充電樁市場的王者!華為600kw超級快充顛覆新能源市場 京能充電樁

最近,600kW華為液冷超充充電樁亮相深圳街頭,雖處于內測階段,但在業(yè)內依然引起了熱烈討論,甚至影響了國內股市的走向。

根據樁體上的銘牌信息顯示,華為這款型號為DT600L1-CNA1的超充樁,輸出電壓范圍為200-1000V,最大輸出電流為600A,最大輸出功率為600KW。業(yè)內專家及各大媒體紛紛評論:華為布局千伏高壓超快充,技術水平已遙遙領先。

眾所周知,目前市面上超充樁的功率普遍在300KW左右,華為該款超充樁的功率一下子翻了一番,這意味著什么?銘牌上的這些數字代表著什么?為什么說華為這款超充樁已代表了業(yè)內zui高技術水平?要制造一臺這樣的大功率超充樁,需要具備哪些苛刻的條件?
今天我們就站在消費者的角度來簡單聊聊,讓你即使作為一名沒有學過物理的小白,也能完全看懂。
充電5分鐘,續(xù)航300KM?!
600kW最大功率充電有多快?
理想狀態(tài)下,以充電時間(h)=電池容量(kWh)/充電功率(kW)來計算,意味著一小時能夠充600度電,電池容量為50kWh的新能源車,在600kW的功率下,只需要5分鐘就可以完成補能。一般而言,14-18度電可以續(xù)航100KM,也就意味著,充電5分鐘,續(xù)航300+KM。
當然,前提是你的電動汽車是搭載千伏高壓平臺的車型。

大功率超充是什么?
新能源汽車存在續(xù)航、充電焦慮等核心痛點。
為延長續(xù)航里程,各大廠商紛紛擴大電池容量,續(xù)航焦慮漸漸被降低,但充電焦慮開始浮出水面。
于是,大功率超充順應而生。

根據“功率=電壓X電流”(即P=UI)可得知,當電壓P和電流I任意一者提高,功率P就會提升,充電速度就越快,充滿電所耗費的時間就越短。所以,實現大功率超快充的方式主要分為大電流快充和高電壓快充兩種。
大電流快充,主要是通過提高電流以提高功率。然而,在國標2015的制定下,通用第三方充電樁的最大輸出電流被限制在250A(但車企自建的超充樁可以順利突破250A電流限制,實現更高的電流輸出)。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充電企業(yè)建的快充樁,都達到了符合 2015 國標建議的 250A 電流上限,只是在最高充電電壓上有不同。

電流通過電阻時,在電阻上消耗的電能將全部轉化為熱能,通俗來講就是,充電樁在給汽車充電時,充電樁肯定會發(fā)熱。根據焦耳定律(Q=I2RT)可得知,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和電流的二次方成正比,和電阻成正比,和通電時間成正比。常規(guī)情況下充電樁的最大輸入電流在250A,但是華為該款超充樁的電流則在600A,在電阻和時間同等的前提下,常規(guī)充電樁產生62500焦耳的熱量,華為超充樁則產生360000焦耳的熱量,如果華為的技術沒兩把刷子,能研發(fā)出能承受如此高熱的充電樁么?

除了國標的限制,大電流快充也帶來了熱效應的顯著增加,這也讓大電流快充技術的門檻呈指數級增長。所以,相比大電流快充,市面上高電壓快充更具優(yōu)勢也更為主流。
高電壓快充,即通過提高電壓以提高功率。高電壓快充的技術壁壘比較高,因為提升電壓會帶來安全問題,同時會對零部件的要求增加很多。市面建設好的直流快充樁,所支持的電壓一般是200-750V,2022年以來才開始推出200-1000V的超充樁。目前,200-1000V的超充樁行業(yè)應用還比較少。
液冷技術:未來超充的主流方向
華為超充樁單樁單槍設計,采用了目前最先進的液冷技術。
前面提到,大電流快充帶來熱效應的顯著增加,持續(xù)的高溫非常容易損害充電裝置的電子元件,甚至會引起燒毀的安全事故。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則必須要降低充電槍線纜的發(fā)熱量,這主要是通過風冷和液冷兩種方式。

傳統(tǒng)風冷快充充電樁采取加粗電纜的方式來散熱,但這樣導致傳統(tǒng)的快充充電樁異常龐大、笨重。而使用了液冷技術的充電樁,通過電子泵驅動冷卻液流動,使冷卻液在液冷電纜、儲存冷卻液的油箱、散熱器之間循環(huán)流動,從而實現散熱效果,所以液冷充電樁的電線電纜很細但卻又很安全,這就是為什么華為超充樁盡管是600kW的超大功率,但是其充電線并不粗的原因。

此外,傳統(tǒng)的風冷充電樁工作過程中還會產生巨大的噪音。風冷散熱模塊采用高轉速風扇強力排風,再加上樁體的散熱風扇,噪聲疊加起來甚至>70dB。而液冷充電樁的充電模塊沒有散熱風扇,充電模塊自身零噪聲,主機則采用大風量低頻風扇,噪聲低。
總體而言,液冷超充充電樁具有充電效率高、發(fā)熱量低、安全性高、噪音低等特點。從某種意義上講,液冷超充對于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重要性堪比5G網絡于互聯網產業(yè),必定是未來幾年的發(fā)展主流。

京能新能源2022年已推出960kW液冷超充
目前液冷超充技術的推廣程度低,因為其技術門檻很高,需要投入大量的研發(fā)人才和資金,國內掌握液冷超充技術的企業(yè)寥寥無幾。所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華為、特斯拉這種超巨頭才有如此雄厚的實力。
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作為物聯網新基建領域的新銳品牌、“2022中國充電設施行業(yè)十大影響力品牌”的京能新能源,早在2022年,就憑借著專業(yè)的研發(fā)人才、過硬的研發(fā)技術、雄厚的資金、強大的產業(yè)供應鏈整合能力,推出了自主研發(fā)生產的480/960kW的分體式直流液冷超充終端,輸出電壓200-1000V,單槍電流可達600A,單槍功率可達600kW,在理想情況下,就能實現10分鐘補電100度。

生產充電樁的門檻并不低。充電模塊是充電樁最關鍵的零部件,其內部結構復雜,單個充電模塊內含超過2500個電子元件,是影響充電樁整體性能與安全的重要部件。隨著電壓等級和充電等級的提高,則要求充電模塊必須具備更強大的耐高壓性能和功率,進一步提高了充電模塊的技術門檻。

對比傳統(tǒng)的風冷散熱充電模塊,液冷充電模塊是全封閉設計,有效隔絕灰塵、易燃易爆氣體,有更高的防護性,液冷充電樁采用的電纜也都需要經過耐高溫、耐腐蝕、抗爆破、耐高寒、耐低溫等測試,所以液冷超充的技術壁壘、生產成本都更高。
高昂的生產成本、高企的技術壁壘,導致了并不是所有的充電樁品牌都有自己的研發(fā)團隊和生產車間,也導致了并不是所有有研發(fā)團隊和生產車間的充電樁制造廠商都能制造出液冷超充。

京能新能源,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è),充電樁源頭廠家,具有30多人的專業(yè)研發(fā)團隊。京能新能源深耕充電設施行業(yè)11年,自主研發(fā)生產了包括600/720kW大功率快充樁、480/960kW大功率液冷超充樁在內的充電樁,是重卡巨頭三一集團的充電設備產品指定供應商、國家電網2023年供應商以及小鵬汽車、廣汽集團、徐工機械等世界500強企業(yè)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成功案例遍布全國32省/直轄市,產品暢銷歐美亞太地區(qū)。是一家集充電樁的研發(fā)、生產、銷售、建設、運營、運維為一體的新能源綜合產業(yè)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華為600kW液冷超充樁的出現,無疑將掀起充電基礎設施行業(yè)大功率液冷超充技術的研發(fā)熱潮。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市場的不斷擴大,液冷超級充電樁將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京能新能源將一如既往,深耕大功率快充技術、液冷超充技術,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快捷、舒心、安心的充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