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注冊5年以來想說的一些話
感謝嗶哩嗶哩記住了我的注冊日期——2016年8月18號,就在前幾天收到了嗶哩嗶哩官方的注冊5周年感謝信。當(dāng)時只是為了看番的我很難想象5年后的自己居然也加入到了浩瀚的up主隊伍中,開始在音樂區(qū)摸爬滾打。5年來很多人給予我的批評與鼓勵,都認真的全部的收到了哦。一些老朋友離開了,但也認識了更多的新朋友,希望離去的前程似錦,希望結(jié)緣的共同進步,是我的心聲。
我沒有超高的技巧,更沒有被非常非常多的人關(guān)注,但是我本人是一個傾聽的平臺,對這里的絕大多數(shù)人(或是光遇的絕大多數(shù)人)而言,我只是一個陌生人,被關(guān)注也僅僅是因為一架真實亦或虛擬的鋼琴和一首不那么好的曲子罷了,二者都注定不會激起多大的波瀾,但我確信自己可以做一個很好的傾聽者,或者說——樹洞,正因為沒有多少人關(guān)注這樣一個人,這個傻瓜才會加倍珍惜所有關(guān)注他的人。試看如今,互聯(lián)網(wǎng)之速度越來越快,視聽元素碎片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鍵盤俠杠精反串黑等諸多宮斗戲碼無時無刻不在包括這里在內(nèi)的所有主流的非主流的媒體論壇平臺上輪番上演以至于“出圈”,使得瓜棚的瓜下蛋似的茁壯生長被天下所知曉,天下人的瓜攝入量都被包圓了——可惜我不吃這一套,我深知那不是我該吃的,我的溫室里只有幾個自己瞎種的小小的歪瓜裂棗,但是那是我的,我覺得這就夠了,自己的瓜可以果腹甚至還有點甜啊,何必還要加餐呢?被世界溫柔以待終究是一個夢想,但倘若對自己而言的世界只是一個人,那便是觸手可及的現(xiàn)實了,這是我的理念之一。
被批評了且有里有據(jù)肯定就是自己的錯了呀,自己的錯就要認嘛,然后知錯就改唄,有什么大不了的?這是我的理念之二,大人的世界是一個殘酷的灰暗的充滿著謊言與好面子的修羅場,某種意義上成長不就是忘掉了自己曾經(jīng)是一個生活在色彩斑斕幻想中的孩子嗎?孩子知道犯錯了就要說對不起,犯大錯就要受懲罰,大人卻忘了呀……
我不能忘記,我也不敢忘記,自己曾經(jīng)作為一個孩子生活著。曾經(jīng)也被欺負過,被謾罵過,被羞辱過,也笑過,也奔跑過,也幻想過當(dāng)個公交車司機,因為一個人可以載著那么多人橫穿城市,當(dāng)時想想就很威風(fēng),大人們只是笑笑,嘲笑的笑。不曾想過曾幾何時自己的父輩小時候挎在鄉(xiāng)下的四角長板凳上幻想著自己以后騎著大白馬威風(fēng)凜凜的砍殺敵人,自己也曾經(jīng)坐在搖搖車里幻想著開飛機開坦克,誰沒成為過孩子呢?萬物都有過兒時,連宇宙都是從一個火球般的胚胎中孕育而生的,誰都成為過孩子,不論自然界的生物之實物還是鬼神思想概念公式定理討論法律此類虛無縹緲之存在,都有童年,都曾是小孩子,可是歷史記住的終究是成熟的它們,成熟的我們,沒有任何他物記得住別物的童年,唯一能記得住童年的只有經(jīng)歷過童年的人——我們,我,你,你自己。
如今早已不是小孩子了,19了,成年一年多了,也越來越認的清楚現(xiàn)實了——開飛機需要超級清澈的眼睛,我曾有過,但失去了,開公交車需要大車駕照而且開車路怒癥這個問題非常嚴重——我曾幻想,但害怕了。絕望的時刻給你做支撐的甚至還不是自詡把你看透的家人,反而是朋友,陪你瘋陪你散心陪你犯錯的朋友,是派大星式的人物,曾經(jīng)笑他的我們,如今誰不羨慕派大星呢?我很希望自己有一個死黨,可是事與愿違,我與他人格格不入,男孩子喜歡的是野,怎么野怎么來,籃球足球滑板上房上樹野泳野釣,英語絕對不及格數(shù)理化絕對樣樣拿得出手……這種stereotype居然完美的繞開了我,跟我作對似的,我爸都哭笑不得,小學(xué)籃球老師在教學(xué)生時我是唯一一個去樹下玩螞蟻的存在。唯一的興趣愛好便是英語了,在五年級成為合唱團成員然后接觸聲樂和鋼琴之前,英語一直是我的全部的興趣愛好,我一聽人家說什么什么背單詞難背呀句型難記呀什么的心里直跳腳,英語歸根到底是一門語言,語言是要用的,不是用來供的,試問諸位誰學(xué)中文特意背過中文單詞呢?誰學(xué)中文特意背過什么中文固定句式呢?現(xiàn)在聽說英語要被取消高考資格了,不知是真是假,但我著實震驚,若用我們學(xué)中文的方式和態(tài)度去面對學(xué)英語,還會有那么難嗎?要是真心打心底里喜歡英語而非絕對反對,去發(fā)掘英語的趣味性與實用性,然后與中文對比發(fā)掘文化差異,然后去詮釋填補這樣的文化差異,這個流程的周期將是人的一生,甚至遠遠不夠,對于母語者也不例外,英國人詹姆斯·穆瑞到死都沒有詮釋完T類英文單詞,他的繼任者去世時也才編篡到V類單詞,要知道那個時候查個單詞沒有知網(wǎng)沒有互聯(lián)網(wǎng)更沒有百度翻譯,純靠手工。41萬詞,三代人,12卷,才撐起了第一版牛津,我們做的只是在前輩開拓好的疆域上漫步,即使要繼續(xù)開拓也比前輩方便多了,這是一個好的時代,若時代的人能跟時代一樣好的話真的就太棒了。
我喜歡鋼琴這個有著深厚底蘊的樂器,在我的認知里,音樂是一篇文章,一部書,一部作品,空的樂譜是紙,樂器則是書寫的筆,鋼琴和小提琴屬于最特殊的兩只筆,音樂可以有章節(jié),于是有了樂章,音樂可以有編者按,前言,烘托,過渡,高潮,低谷,反復(fù),轉(zhuǎn)折,終章,更可以欲揚先抑,欲抑先揚,所以才有題詞,前奏,和弦,間奏,華彩,行板,柔板,重復(fù)(±),轉(zhuǎn)調(diào),完結(jié)(fin),各類情緒形容詞,好的音樂就像世界名著,壞的音樂就是會計用的流水賬簿。所以我喜歡音樂,因為五線譜和簡譜某種意義上也是一門語言,而且會說這門語言的并非歐美國家,而是全世界。音樂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在彈琴,某種意義上是在書寫自己的故事,在訴說自己的經(jīng)歷,唯有經(jīng)歷過的人才能演奏好屬于肖邦和李斯特的愛國情懷和貝多芬的面對耳聾的絕望,我不能彈古典,不僅因為自己技術(shù)不行,而且自己還沒有經(jīng)歷過,也不可能在人生中經(jīng)歷過屬于他們的故事,我坦白,對我而言古典樂算是文言文,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自己不能彈,彈了也一定彈不好,也永遠不可能彈好。他們已是作古之人,樂曲正如我們的《廣陵散》和《霓裳羽衣曲》一樣,已成絕響。
我們將自己的幻想的美好畫了出來,于是有了美麗的油畫,水彩畫,水墨畫,版畫……畫面動起來了便是動畫,動畫有了聲音,于是有了專門為動畫而作的配樂,翻看我們那位鄰居的動畫史,曾經(jīng)效仿的是迪士尼類的美國動畫模式,20世紀后期才有了自己的初步風(fēng)格,而且這種風(fēng)格竟最后成為了影響世界動畫史的動漫,而為此也誕生了動漫音樂,包括OP,ED,插入曲,角色曲,印象曲甚至“處刑曲”等等等等,跟現(xiàn)在的許許多多流行音樂一樣,它們是來自生活,來自大眾的,是寫給大眾的,宣揚的是愛情,親情,兄弟情,同學(xué)情,戰(zhàn)友情,因為他們曾經(jīng),甚至現(xiàn)在,骨子里是冷血而充滿征服欲的,他們?nèi)狈Σ⒖释@樣的情,這些曲子是來自他們的幻想,但是對于我們,則是共鳴。
為何《伴隨著你》能成為廣為傳唱的經(jīng)典以至于大家都用電影的名字《天空之城》替代了它?因為它是對戰(zhàn)爭的反思,也是一個天空王國從發(fā)展到興盛再到衰敗的整個過程;為何包括我在內(nèi)的大家都喜歡《穿越時空的思戀》?因為天底下找不到只用20個音符就可以概括一場千年虐戀的曲目??催^《犬夜叉》的孩子應(yīng)該聽了心里就會流淚吧……為何我們喜歡《灶門炭治郎之歌》?因為出現(xiàn)這首歌的《鬼滅之刃》19集片尾,在親妹變成鬼還被敵人摧殘的絕望中,作為哥哥的他拼了命的揮劍砍向敵人的咽喉,這首曲子再配以絕佳的運鏡特效,無不催人淚下,讓大家為這般親情羈絆而唏噓不已……類似的例子太多太多了,因為親情的共鳴所以我們選擇了《團子大家族》,因為友情的共鳴我們選擇了《Secret Base》……我們被這些故事感動,因為我們地大物博,生活中總會找到相關(guān)記憶映射。這樣的共鳴,在我們的動畫配樂也開始有了起色,來自《大魚海棠》的《大魚》,來自《我的世界:三體》的《夜航星》,《羅小黑戰(zhàn)記》的短插曲和片尾曲……我們的動畫史也曾有過輝煌,多少首兒時動畫曲目被我們爛熟于心,我們現(xiàn)在要做的,便是找回文化自信心,專心做出更好的動畫與音樂。
音樂的魔力,在于認真傾聽后,自己便成了孩子,在于過程,在于演奏者能與作曲家聊天,在于理解,在于鼓瑟和鳴,在于遇見知音。我想,這就是我為什么永遠不會去考級的原因吧。
因為熱愛的級別遠超過專業(yè)10級或者演奏級,熱愛的級別是一個橫過來的8——無窮大,而我,熱愛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