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福利|高清電子帖《嶧山刻石》三井藏最早本,A4直接打印。附原文及譯文

今天也有福利喲~

我們現(xiàn)在臨寫《嶧山刻石》多用的是西安碑林藏宋刻秦《嶧山刻石》,是北宋淳化四年(993年)鄭文寶依據(jù)徐鉉本重刻于孔廟的。即我們說的“長安本”。

重刻本為長方形豎石,高218厘米,寬84厘米。兩面刻字,正面9行,背面6行,每行均為15字。秦始皇刻辭四字一句,三句一韻,共144字。從背面第一行“皇帝曰”起,是秦二世詔文,共79字,字體略小。最后刻有鄭文寶題記,共5行,行40字,楷書,其文曰:
秦相李斯書《嶧山碑》,跡妙時古,殊為世重。故散騎常侍徐公鉉,酷耽玉著,垂五十年,時無其比。晚節(jié)獲《繹山碑》摸本,師其筆力,自謂得思于天人之際。因是廣求已之舊跡,焚擲略盡。文寶受學徐門,粗堅企及之志。太平興國五年春,再舉進士,不中。東適齊魯,客鄒邑,登繹山求訪秦碑,邈然無睹。逮于旬浹,怊悵于榛蕪之下,惜其神蹤將墜于世。今以徐所授摸本,刊石于長安故都國子學,庶博雅君子見先儒之指歸。淳化四年八月十五日,承奉郎守太常博士、陜府西諸州水陸計度轉(zhuǎn)運副使、刺緋魚袋鄭文寶記。
關(guān)于《嶧山刻石》的翻刻本也有詳細記載,明代楊士奇《東里續(xù)集》卷二十一收錄《繹山碑》五種翻刻本跋文,其中跋《青社繹山碑》列《嶧山刻石》有七種翻刻本,文曰:
嘗見陳思孝論《繹山》翻本次第云:“長安第一,紹興第二,浦江第鄭氏第三,應(yīng)天府學第四,青社第五,蜀中第六,鄒縣第七?!?/p>
所傳重刻本,一為西安鄭刻本,又名陜本。畢秋帆謂明時石已斷,來見不斷拓本?;驍嘤诿髑?,斷處前面首行字起,至末行首字止,后面自首行以字起,至末行鄭文寶跋諸州水陸四字當斷處。所見最早明拓本少斷一道,前面自首行維字起至五行臣字止,后面自四行盛字起至末行跋承奉郎之郎字當斷處。
清初拓本斷裂字損,先有線斷紋漸損及字,在滬收王壯宏一本,又端方舊藏成親王、徐桐柏等本,后歸黃伯川,有印本。張瑋藏一本,歸北京市文管處藏,以上維字不斷本。稍舊拓鄭文寶踐,末行之諸州水陸等字可見。
今天為大家呈現(xiàn)的為明拓本。碑陽的秦始皇的文書部分我們按照四字一句重新排版,方便大家識記。
圖片保存后A4紙直接打印,即可臨寫使用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秦始皇刻辭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經(jīng)時不久,滅六暴強
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
登于繹山,群臣從者,咸思攸長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
功戰(zhàn)日作,流血于野,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shù),阤及五帝,莫能禁止
乃今皇帝,一家天下,兵不復起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jīng)紀
【譯文】:
始皇帝建立了國家,而在此之前,他承襲了諸侯國的王位。他征伐割據(jù)為亂的各個小國,威震天下,這是一場正義的統(tǒng)一戰(zhàn)爭。將領(lǐng)們遵奉他的命令,用了不長的時間,就消滅了六國諸候的殘暴割據(jù)。在秦始皇二十六年,他被尊稱為“皇帝”,明顯地表示出自己是繼承了先祖的法治道路。偉大的統(tǒng)一事業(yè)已經(jīng)完成,于是秦始皇普降恩惠,親自巡視全國各地。他登上嶧山,跟隨的群臣都思緒萬千,感慨不已。追憶動亂不安的年代,由于國家分裂,請侯割據(jù),因此引發(fā)了天下的戰(zhàn)亂。攻擊與爭奪始終不斷,人民血流遍野,這種情形從上古就開始了。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年代,直到五帝那樣賢明的君王,也都不能制止戰(zhàn)爭。現(xiàn)在秦始皇統(tǒng)一了天下,戰(zhàn)亂不再發(fā)生,災害被全部消滅,百姓安居樂業(yè),利益和思澤將傳之永久。對于皇帝統(tǒng)一國家的偉業(yè),群臣只能陳述一個大略,把它刻在精美的石頭上,作為國家永久的綱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秦始二世詔書
皇帝曰:“金石刻盡,始皇帝所為也。今襲號,而金石刻辭不稱始皇帝其于久遠也。如后嗣為之者,不稱成功盛德?!?/p>
丞相臣斯、臣去疾,御史大夫臣德昧死言:“臣請具刻詔書金石刻,因明白矣。臣昧死請。”
制:“曰可?!?br/>
【譯文】:
皇帝(秦二世)說:“各地的金石刻都是始皇帝所刻的。現(xiàn)今我承襲了皇帝的稱號,但各地的全石刻中并不稱‘始皇帝’(只稱‘皇帝’),到了將來,后人看到這些刻石會以為不是始皇帝而是后嗣所刻,那就無法顯現(xiàn)出始皇帝的偉大功績了?!?/p>
左丞相臣李斯、右丞相臣馮去疾、御史大夫臣德冒死上奏:“臣等請求將皇帝(秦二世)的這篇詔書完整地刻在各地始皇帝的刻石后面,那么后世就會明白金石刻的歸屬者了。臣等冒死請求。”
皇帝(秦二世)下制文說:“可以。”



更多福利,請咨詢教務(wù)長,教務(wù)長微信(daningshufang)大凝書房小寫全拼,快去添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