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帶著自己的問題和挑戰(zhàn)而來,選擇了現(xiàn)在這個時代、家國、環(huán)境
點擊關(guān)注 Mae有光療愈 2023-06-01 18:10 發(fā)表于北京收錄于合集#賽斯資料31個
高靈陪伴成長
陪伴你慢慢成為你自己
來源:公眾號 Mae有光療愈(yaoyoulight)
賽斯資料
你經(jīng)常評判這個世界嗎?
你經(jīng)常羨慕別人的能力嗎?
留意這里你投射了什么
留意喚起你這樣做的信念
有些讀者可能非常確信人類情況的悲慘,而貫注在所有“較黑暗的”面上,認為這個世界的毀減愈來愈迫在眉睫,而沒有真正的去檢查是哪種信念喚起了這些感覺。
他們也許發(fā)現(xiàn)自己很容易去責(zé)備那些明顯的狂熱者——大聲呼求上帝的懲罰,希望世界在硫磺與灰燼中毀減。然而,他們自己也許同樣確信人類基本上是無價值的,因此,當(dāng)然也確信他們自己的無價值。
在日常生活里,這種人會集中注意力在負面的事情上,把那些事積存起來,而很不幸地,這造成了個人的經(jīng)驗確也的確如此,而這似乎又進一步加強了他們原先的想法。
以一個不同的方式,這些人其實同樣在對地球經(jīng)驗的價值和完整性給予否定。把所有人性中的優(yōu)美加以放大而向外投射為一個神或“超級意識”的是人類,把所有較不可愛的特點都被留給了人類自己的也是人類。
個人剝奪了自己的許多能力,是因為他不認為那些能力是自己的;而當(dāng)別人表現(xiàn)出那種更高超的能力時,他就會大為吃驚。
你帶著自己的問題和挑戰(zhàn)而來
選擇了時代家國環(huán)境
信念在時代文明的更迭演化中此消彼長。在某個時期,西方的文明將理性思考強調(diào)到一個扭曲的程度,而在另一個時期,社會文明開始強調(diào)其他的部分。
在任何一個特定的“時代”,人類對于他所創(chuàng)造的那種特定的世界經(jīng)驗,都會有一個很強烈的概念。
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類,帶著他們自己的問題和挑戰(zhàn)而來,而這個選擇與國家和世界層面的信念——被大家發(fā)動而成為主宰性的——有很大關(guān)系,那些信念成為一個背景,在其中,各種不同的經(jīng)驗被測試。政治、宗教、社會環(huán)境的選擇同樣如此。
個人與促使他選擇了作為自己身處情境的整體信念系統(tǒng)之間,永遠有一個交互作用。
以生病為例,有一個關(guān)于生病的信念是:生病是對道德錯誤的懲罰;而另一個相反的信念則是:疾病可以使人高貴、提升人,而且在靈性上是好的。
這些價值判斷極為重要,因為它們將反映在你與任何疾病的經(jīng)驗上。
動物的確也有思想和心理活動
只是與人類的模式不同而已
人給了他自己這個物種豐富的心理活動,卻否認其他的動物也有。有多少不同的物種,就有多少華美與不同的心理活動。
人是非常依賴語言的,因此很難了解其他的族類。因為其他的族類是用一種不同的概念叢(idea-complex)。
在其中,沒有涉及如你們所以為的思想,但有一個同等的東西存在。
打個比喻,就好像是“概念”不是由藉著內(nèi)在視象所加強的句子結(jié)構(gòu)組成的,卻是由觸覺與嗅味組成的精神性模式組成的——換言之,那的確是一種思想,只是在一個與你們完全不同而你們很陌生的架構(gòu)里——本能的架構(gòu)里。
你們是可以闖到那個架構(gòu)之外的,因為你們是以言辭來表達思想的。
這就是你們與動物之間的一個主要的不同。就自由意識來說,這個不同有重要的意義。
動物了解疾病的益處和必要性
人類害怕疾病
人類對自己生命的有限性
比動物的感受更深
動物不以善、惡的說法來想疾病。就整體而言,在動物中,疾病扮演著一個“給予生命”的角色,并且在物種之中及在物種之間維持了平衡。疾病本身在那個層面上是生命存活過程的一部分,也是一個制衡的系統(tǒng)。
動物了解疾病有益的教育性,而循著自己本能的方式去處理。本能總是會引導(dǎo)野獸到那些適合生存條件的疆土。
健康與疾病都是身體試圖維持穩(wěn)定的證據(jù)。對動物而言,身體的健康加強了它們的受寵感,健康就意味著“在適當(dāng)?shù)臅r間活動在適當(dāng)?shù)牡胤健保?strong>能夠進行大規(guī)模的遷徙就是健康的一個實質(zhì)證據(jù)。
健康與疾病的周期循環(huán)被各種不同的動物感覺為身體的節(jié)奏,甚至對它們而言,疾病在另外一層面也有救命的特質(zhì)。
例如,一些動物會透過你們稱之為“集體自救”的方式造成它們自己的毀減;在遷徙中,少數(shù)同伴的疾病可以使整群的動物遷到安全的處所,并獲得一個新的食物供應(yīng)處。因為動物在生物層面永遠和“一切萬有”有一種深深的聯(lián)系,它們清楚覺知自己在自然之鏈內(nèi)的延續(xù)。
(賽斯例舉的第一點,動物通過“集體自救”的方式造成自己的毀減,讓我想到了旅鼠。曾經(jīng)看到過一篇文章介紹旅鼠這種成群結(jié)隊“奔赴死亡”的現(xiàn)象,非常令人震撼和感動。有興趣可以點擊鏈接,閱讀體驗:一位癌癥病人在追隨旅鼠奔向死亡的途中,頓悟了生命的真諦 | 向死而生(19))
動物也理解,壓力是對肉體活動的一個必須的刺激。例如,在觀察一只貓的時候,你會注意到它奇妙的完全放松,然而它也會對刺激有即刻的全然反應(yīng)。因此,常常會看到被人類關(guān)起來的動物打架,這是在通過打架提供它們自己必須的、促進健康的壓力。
由于人類有比動物更復(fù)雜的意識心,包括強烈的個人化的情緒和記憶等,人類對自己生命的有限性比動物的感受更深。
人類變得害怕疾病,尤其是瘟疫,忘記了疾病教導(dǎo)與治愈的成分,反之貫注于那個討厭的經(jīng)驗本身。
到某個程度,這種變化相當(dāng)自然的,因為人類就是不再“盲目追隨本能”而進化發(fā)展的物種,要改變意識的本質(zhì)去追隨一個實相,并以強烈的個人焦點將肉體的經(jīng)驗個人化。這些經(jīng)驗先前是在另一種不同的模式下。
人有一個比動物遠為多的余地,來而按照有意識的信念形成自己的實相。即便人的信念的基礎(chǔ)仍然是深藏在生物界“無意識的本質(zhì)”,“我是”(l am)的屬性還是會將他導(dǎo)入價值判斷中,從而覺得自己似乎是與自然分開的。
但不管怎么說,“我是”的屬性仍然是作為一個人所必要的一種意識上的特性,雖然這種特性使得人與其他物種擁有的那種“深深的內(nèi)在確定性”有點分離了。
不同群體對疾病的看法可能不同
面對疾病,人必須去檢視
自己的想法和信念
在某個社會/部落中,疾病被體驗為“惡”的。一個人病了,就可以置整個部落于險然地。在某些社會或部落里,老弱的人會被殺掉,使那些身體好的不致因為花太多心思去照料他們,而使整個團體有危險。 與此同時,隨著人類心智的發(fā)展,狡猾與記憶變成了非常有用的存活工具。
在另一些社會/部落中,例如那些死亡率高的部落里,老人因他們隨著年齡而累積的智慧受到了尊重。這是非常的實際的,因為歷史的發(fā)展和團體的延續(xù)就靠著這些老人對過去事件、經(jīng)驗的記憶來傳承下去。
一個患過很多疾病卻沒死的人被視作是一個哲人,因為這種人常常觀察動物和自然本身以知曉一些自然的治療法。
當(dāng)一個動物生病時,它無意識地并立刻知道該怎么做,以改善這個情況——它自動地開始對自己的治療。它不會花腦筋去想你們所謂的善惡好壞,也不會去懷疑自己做了什么才落到這步田地,更不會認為自己是比人家差。
但人需要面對更復(fù)雜的情況。生病本身仍然是身體要維持平衡的一個健康的努力。因為概念正在他的肉體中具體化,因此他必須檢視自己的想法、信念。此外,自身狀況也與世界情況相聯(lián)——即人類在這個行星上的地位,在其中,好比說,人口過剩的問題將帶來死亡,以保證新的成長。
動物的恩寵感(sence of grace)是天生的,它們無意識的知道自己是獨特的,并且在存在的藍圖中有其地位;而人類卻可能因為自己的信念而“感覺”喪失了恩寵。
因為人是一種有自我意識的生物,因此你擁有創(chuàng)造并秉持任何信念的自由,包括那些說你是“沒有價值的”“沒有存在權(quán)利”的信念。
曾經(jīng),人和動物彼此學(xué)習(xí)
物種的界限沒有那么清晰
在某些時代,物種之間的界限還沒有完全劃清,人和動物混在一起,而彼此學(xué)習(xí)。人的想像力使他成為一個偉大的“迷思”(myth)創(chuàng)造者。
如你們所知的迷思,代表了心理活動的橋梁,而相當(dāng)清楚地指出感知和行為的模式,經(jīng)過它,人類旅行到他現(xiàn)在的情況。
“神話”(mythology)連接起在“本能知識”與“概念的個別化”之間的空隙。
如果你誤解了神話,可能會相信人自身的存在本身就受到了詛咒,認為是人類自己掙得了恩寵。這種情形下,你就不會信任自己的身體或容許它“自然地”啟動自療(self-therapy)模式。
在這里,珍通過其它“頻道”獲得的資料:
久遠以前,人類不只是觀察動物,而且去找它們幫忙。這跟驚嚇治療(shock treatment)有關(guān)。例如:在一次戰(zhàn)斗之后,若有人在一種驚呆的狀態(tài),那個“動物醫(yī)生”(animal medicine man)就故意的去嚇那個人,使他產(chǎn)生情緒上的反應(yīng),而把他帶出那個驚呆的狀態(tài)。
我想這些動物醫(yī)生是猿類祖先的一支,不是像我們所想像的那種猿,卻是在動物和人之間的一個橋梁,身高和我們差不多,而不是四尺高。我看見直行走的動物——多毛的,有著發(fā)亮充滿了同情心的眼神……”
羅注:這使我想到了種族的記憶以及我們對半人半獸、鳥或爬蟲的神明的那些古老傳承。
你有處理自己的信念的
責(zé)任和必要性
記住“你不可能失去恩寵”
以你們的話來說,為了要讓意識可以發(fā)展,必須要讓人有個別地或整體地去探索所有的概念的自由。
你們每一個都是活生生的存有,向著你們自己的發(fā)展成長。因此你們的每一個信念有它自己的獨特的來源和情感模式。
因此,為了你自己,你必須向回溯,旅行過你的信念和自己的情感,直到理性上與情感上,你了悟到你自己的完整及你在時空中完全創(chuàng)始性的存在。 這覺悟會給你帶來有意識的知識,那是和動物無意識的理解相對的東西。
也因為你們有自由意志,所以你們就有了處理信念的責(zé)任和必要性,以及按你的欲望選擇創(chuàng)造什么樣的個人實相、從中獲得什么樣的禮物和喜悅的責(zé)任和必要性。
我先前告訴過你們,你們不可能失去恩寵的狀態(tài)——你們每個人必須在理性與情感上去接受這個事實。
雖然這也許像是一個極端樂觀的說法,但是不管怎么說,基本上而言,沒有“惡”的存在。
這并不表示你不會碰到一些看起來是“惡”的現(xiàn)象。但是當(dāng)你們每個人獨自旅行過自己意識的各個層面時,你會了解到,所有你相信是相反的東西,其實是一個朝向“創(chuàng)造”的極大“驅(qū)策力”的不同面貌而已。
動物不需要“良心”這個東西
人類為了自己的理由而需要
不管怎么說,一個動物不需要良心。
然而,因為你們本質(zhì)上的偉大彈性,人類需要一個架構(gòu),在其中,我以前曾提到過的那個所謂的“正常的、健康的罪惡感”的分支才能夠被考慮。
你們所認為的良心,常常是由外而來的是非感,那是在你們年幼時灌輸給你們的。一般而言,這些概念代表了你們的父母用他們自己的信念把“自然的罪惡感”加以扭曲后的觀念。
無論是個人的或集體的,你們?yōu)榱艘粋€自己的理由而接受那些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