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名言29[人間詞話]
1.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xué)問者,必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dú)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王國維 《人間詞話》
2.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有我之境也;“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鳥悠悠下”,無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王國維 《人間詞話》
3.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王國維 《人間詞話》
4.詩人對(duì)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nèi),又須出乎其外。 入乎其內(nèi),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 入乎其內(nèi),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風(fēng)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王國維 《人間詞話》
5.大家之作,其言情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嬌柔妝束之態(tài)。以其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也。詩詞皆然。
?——王國維 《人間詞話》
6.一切景語皆情語
?——王國維 《人間詞話》
7.詩之境闊,詞之言長
?——王國維 《人間詞話》
8.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風(fēng)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王國維 《人間詞話》
9.稼軒之詞,多見炫目之色、發(fā)聵之聲,以輔拔峭之言,慷慨之氣。
?——王國維 《人間詞話》
10.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xué)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王國維 《人間詞話》
11.自然中之物,互相限制。然其寫之于文學(xué)及美術(shù)中也,必遺其關(guān)系,限制之處。故雖寫實(shí)家,亦理想家也。又雖如何虛構(gòu)之境,其材料必求之于自然,而其構(gòu)造,亦必從自然之法則。故雖理想家,亦寫實(shí)家也。
?——王國維 《人間詞話》
12.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fēng)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而來一人而已
?——王國維 《人間詞話》
13.詞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王國維 《人間詞話》
14.四言敝而有楚辭,楚辭敝而有五言,五言敝而有七言,古詩敝而有律絕,律絕敝而有詞。蓋文體通行既久,染指遂多,自成習(xí)套。豪杰之士,亦難于其中自出新意,故遁而作他體,以自解脫。一切文體所以始盛終衰者,皆由于此。故謂文學(xué)后不如前,余未敢信。但就一體論,則此說固無以易也。
?——王國維 《人間詞話》
15.客觀之詩人,不可不多閱世。閱世愈深,則材料愈豐富,愈變化,水滸傳,紅樓夢(mèng)之作者是也。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王國維 《人間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