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教你看懂天問一號發(fā)布的合影

上圖為2020年7月27日,天問一號探測器在距離地球約120萬公里處拍攝的地月合影照片
看到這張圖片不少小伙伴肯定會疑惑哪一個是地球,哪一個是月球?下面有我逐一講解。
我們先看哪一個是地球,哪一個是月球
當(dāng)離得足夠遠的時候弦長可以代替弧長求解弧度,因此用距離判據(jù)可以得知一個方面

地球的直徑是12756千米(來自百度百科),照片拍攝位置距離120萬千米,1'2756/120'0000=0.0106,換算為角度為0.607°
月球的直徑是3476.28千米,月球與地球中心的平均距離是385,000公里,即使在月球在地球和探測器之間的情況下,即距離1200000-385000=815000 km 時,(圖片見下文)
照片所拍攝到的弧度也為3476/(120'0000-38'5000)=0.0043,換算為角度為0.244°,
小于地球觀察角,在其他的位置下角度會更小,因此通過大小一定可以判斷小的那個是月球,大的那個是地球。
接下來看這一天的地月位置關(guān)系
今年的7月28日是農(nóng)歷的初七,下面我放幾張月相圖對照
?

月相與農(nóng)歷的關(guān)系圖
?

月球的共轉(zhuǎn)方向是由西向東,由初一到十五漸盈,十六到三十漸虧,因此初七時在地球的日落方向。
接下來我們再判斷探測器的位置


相信玩過坎巴拉太空計劃的童鞋們都知道軌道模擬這回事。
如圖,環(huán)繞一顆星球的軌道一開始是橢圓,加速后先變?yōu)閽佄锞€再變?yōu)殡p曲線中的一條,
可以看到,逃逸軌道加速點速度切向和逃逸出去的速度方向一定成銳角。因此朝地球軌道之外發(fā)射探測器時需要在日落方向加速以方便利用地球的引力,朝地球軌道之內(nèi)發(fā)射需要在日出方向加速,因此這張照片到底是在什么時候拍攝的還要進一步看。
先把圖旋轉(zhuǎn)一下,讓太陽在右邊

現(xiàn)在太陽在右邊
從windows自帶的畫圖軟件量取,小的那個直徑大約14個像素,大的那個直徑大約62個像素因此地月視角比例是62/14≈4.43
前面已經(jīng)提到不少距離關(guān)系
(1)假設(shè)地球在月球和探測器之間,
地球的視角弧度為12756/1200000=0.01063,月球的視角弧度為3476.28/(1200000+385,000)=0.00219
地月視角之比為?(弧度)0.01063/0.00219=4.85
(2)假設(shè)地球和月球到探測器相等,
地球的視角弧度為12756/1200000=0.01063,月球的視角弧度為3476.28/1200000=0.0029
那么地月視角之比為?(弧度)0.01063/0.0029=3.67
(3)假設(shè)月球在地球和探測器之間,
地球的視角弧度為0.0106(前面已經(jīng)計算過),月球的視角弧度為0.0043(前面已經(jīng)計算過)
那么地月視角之比為(弧度)?0.0106/0.0043=2.47

圖中的大圓由新聞報道的距地球1200000公里得來。圖中橙色指的是太陽。
對比上述視角比例和圖片中的比例來看,此時探測器應(yīng)該距離地球近一點,而且與日出方向夾角為大約56.46°(先聲明一下,由于是測量圖片,這個誤差可能會非常大)
以上是基于大家都在同一個平面內(nèi)的假設(shè),如果要連軌道傾角也考慮進來,對不起,小編真的無能為力了,而且看這個圖肯定是有軌道傾角的。
?
初次創(chuàng)作不易,記得三聯(lián)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