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浪淘沙始見金,風云際會玉龍吟,中國汽車競爭新格局已然開啟
2023年可謂是新能源汽車的元年,上半年度合資燃油車抱團大幅度降價,希望以此來搶奪部分新能源汽車用戶,但新能源汽車面對燃油車的圍堵依然取得驚人的成績,眾多消費者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中國汽車競爭新格局已然開啟。

過去的幾年,中國市場上不斷涌現(xiàn)出許多新能源汽車品牌,可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大洗牌,部分品牌已然開始退出競爭,一線品牌也逐漸拉開差距。

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比亞迪2023年上半年度共銷售125.56萬輛,達到其2022年全年銷量的2/3,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新能源汽車銷冠,今年上半年,比亞迪汽車海外銷量7.43萬輛,已超過去年全年5.59萬輛的海外銷量。截止目前,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已進入日本、德國、澳大利亞、新加坡、泰國、巴西、新西蘭等53個國家和地區(qū)。

很多人要問比亞迪出海到底能否成功?在以色列比亞迪連續(xù)七個月在新能源電動車市場獲得銷冠,在泰國比亞迪憑借BYD ATTO 3(元PLUS)在純電市場連續(xù)五個月銷量奪冠,比亞迪ATTO 3更是多次獲得新西蘭純電的銷冠。

而比亞迪能有今日的成就,歸功于其先見性的多品牌部署和技術(shù)的儲備。

繼推出王朝、海洋、騰勢、仰望之后,比亞迪再度推出新品牌方程豹,一方面秦宋家族顛覆10-20萬元汽車市場,另一方面漢唐家族逐漸站穩(wěn)20-30萬元市場,而騰勢N7則進一步向30-40萬市場發(fā)起沖鋒,還有方程豹、仰望等高端品牌向40萬元以上的市場發(fā)起挑戰(zhàn),從而使得比亞迪實現(xiàn)了10-100萬的全覆蓋。

并且比亞迪在技術(shù)及人才儲備上也不斷投入,從前期的刀片電池、DM-i、CTB到易四方、云輦技術(shù)以及即將亮相的DMO,這都是比亞迪工程師實實在在研發(fā)才能擁有的成績。

大浪淘沙始見金,風云際會玉龍吟,面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突飛猛進,中國車企的也迎來了百年難遇的出海窗口期,眾多的中國品牌紛紛摩拳擦掌,而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也必將作為此次中國品牌出海的主力,從中國銷冠到全球銷冠,比亞迪已經(jīng)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