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心理師》:楊紫選對角色了!29歲的她,不再是“傻白甜”女主

楊紫主演的《女心理師》正式開播了,這是楊紫時隔兩年的新劇,也是一部顛覆她形象的電視劇。楊紫以往的熱播作品,總給人一種錯覺,她好像只適合演“傻白甜”的角色。不管是《歡樂頌》的邱瑩瑩,還是上一部《親愛的,熱愛的》的佟年,楊紫飾演的角色都是“戀愛擔當”。

但是,《女心理師》這部劇,對于楊紫來說,就是撕掉“傻白甜”標簽的好機會。因為《女心理師》這部劇的題材,楊紫需要飾演的是一個非常理性的心理咨詢師,心理咨詢師的職業(yè)特點,就注定了女主角和“傻白甜”無緣。觀眾自然也不會將心理咨詢師和“傻白甜”聯(lián)系到一起。所以,從選角來說,楊紫這次非常成功,對于已經(jīng)29歲的她,是時候該轉型了。

《女心理師》是一部需要有耐心看的電視劇,你需要看完整個案例,你才能明白,編劇到底想告訴你什么?例如,章若楠飾演的女高中生尤娜,這個案例真的很有意義,不管是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父母教育兒女的方式,還是夫妻之間的相處方式等,看完真的可以引發(fā)觀眾的深思。導演的拍攝手法也能抓住觀眾的心,不愧是《誤殺》的導演,把懸疑劇的精髓,都用在了該劇上。

尤娜的案例,處處充滿了反轉。原本以為是一場可怕的“校園暴力”,可是后來觀眾隨著劇情的發(fā)展,又開始懷疑尤娜是不是有“妄想癥”。甚至,尤娜的父親和別的女人私底下見面時,很多人都以為是狗血的“出軌事件”。觀眾得看到最后,才知道尤娜想要的,只是一個完整的家庭,她做的所有傻事,都是為了阻止父母離婚。眼見不一定為實,看劇的過程中,導演和編劇就給你好好上了一課。

還有,把這每件事從復雜變簡單的,就是我們的女主賀頓(楊紫飾演)。劇情把治療過程,演得很生動,通過一種“案件還原”方式,讓觀眾可以更直觀的了解,為什么尤娜會出現(xiàn)心理問題。這就是為什么說,導演把懸疑劇的精髓用在了該劇上。治療的過程,如果都按照專業(yè)知識,一步一步細講,難免會變得很枯燥,但是把這一切變成生動的“破案”過程,觀眾就瞬間了解到事情的來龍去脈,甚至可以提出自己不同的見解。

尤娜之所以會變得反常,原因還是出在父母身上,因為尤娜的父母感情破裂,卻為了尤娜可以安心高考,選擇隱瞞離婚的事實。但是,善意的謊言,最后演變成了無數(shù)的誤會,最終受傷害的還是尤娜。尤娜父母的爭吵過程,也是非常有記憶點的。如果單純告訴觀眾,尤娜父母的相處是“追逃模式”,相信很多人都不理解。但是,通過情景再現(xiàn),最后告訴你這就是“追逃模式”,是不是大家瞬間就懂了。

《女心理師》總算是給國產(chǎn)“職業(yè)劇”開了一個好頭,從目前來看,沒有無腦的讓男女主談戀愛。導演非常會利用男主和男二這兩個“工具人”,井柏然飾演的男主錢開逸,是一個緩解緊張氣氛的“搞笑擔當”。至于,男二葉家輝,則是“恐怖擔當”,當觀眾覺得沒啥事的時候,他就會及時出現(xiàn),刷刷存在感,把觀眾的緊張感給提起來。

楊紫飾演的女主,最大的難點不是各種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名詞,反而是她要如何塑造出一個理性,卻能夠溫暖人心的女心理師。這對演員的演技要求就很高,因為稍微有點偏差,這個人設就瞬間崩塌。不過,從目前來看,楊紫的表現(xiàn)很令人滿意,至少她在面對不同情況,不同人物時,都會有明顯的差別。她既是專業(yè)的心理咨詢師,也是一位好閨蜜,也是一個好女兒。

當然,《女心理師》這部劇也并不是完全沒有缺點,有時候鋪墊的東西太多,觀眾接受能力有限,反而會勸退不少觀眾。例如,尤娜的案例,已經(jīng)牽動了不少觀眾的心,卻突然開始穿插許多無關緊要的劇情。還有,頻繁的廣告植入,還是有點影響觀看體驗,可以看出廣告的植入,已經(jīng)盡可能的自然化了,但是當演員多次刻意念出“廣告詞”,就有點跳戲了。

總之,《女心理師》總體來說,還是一部值得一追的電視劇。它并不像劇名一樣,聽起來好像非常的嚴肅。也并不會因為演員都是帥哥美女,就變成一部“狗血”的偶像劇?!杜睦韼煛凡荒苷f十分的完美,但是至少讓觀眾看到了誠意,給拍攝“職業(yè)劇”,又多了一種全新的思路。該劇雖然講述的是心理健康問題,但是每個案例的最后,都是滿滿的正能量,你看完之后不是壓抑,而是滿滿的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