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軍1900~1945年間潛艇發(fā)展(D型潛艇)


D級潛艇
排水量:水上為234.23噸; 水下為270噸
全長:35.10米
全寬:4.26米
武器裝備:2枚457毫米口徑的魚雷發(fā)射管;4枚魚雷?
推進186.4千瓦(汽油);111.97千瓦(電池)
速度:水上為10.5海里/1小時;水下為9海里/1小時?
船員數(shù):15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所有潛艇國家的經(jīng)驗,潛艇研發(fā)也出現(xiàn)了更高的追求,設計和研發(fā)的重點逐漸側(cè)重于在災難來臨時確保艇內(nèi)人員的安全通用電船公司的工程師和設計者們通力合作,將一些獨創(chuàng)性的技術(shù)首次運用一到了D1號潛艇上,而該潛艇最初也在1908年下水運行。它也成為美國第一艘為了逃生而特地劃分隔艙的潛艇。每個隔艙之間有防水板相隔,以便在潛艇下潛后防止海水倒灌。實際上,由于防水隔板是緊密相連的,因此基于艇內(nèi)的復雜環(huán)境來安排布局是十分困難的。美國海軍對于D3號潛艇的重新設計只是草草了事,這與最初在安全性上的考量完全是背道而馳。而這樣做的結(jié)果就是艇內(nèi)只有兩個防水隔板,一個位于魚雷艙的末端,另一個則在輪機艙的前端。通過移除防水隔板,控制艙的空間大大增加,可潛艇的隔艙空間過大,一旦潛艇的某部位進水,艇員就無法逃生。根據(jù)一些分析學家的研究,這樣草率的重新設計在20世紀20年代,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潛艇損失,尤其是在潛艇發(fā)生碰撞后。在D3號潛艇上還肩另外一項試驗性的特征,這也引領了日后潛艇的發(fā)展,其中就包括了將兩個潛望鏡放置得十分靠近,這使得它們能夠相互支撐來抵抗晃動,而晃動也是這些潛艇所存在的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而前置潛望鏡則可以充當通風設備。在最初的D3號設計草圖上顯示出一個改良過的便橋,其便攜式的棚架與外部的階梯被一個大箱子保護著。一共有3艘D級潛艇被建造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