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西山古八景中的“六月雪”已落地
大暑將至,而極高的溫度已如波浪般襲來,在猛烈陽光的炙烤下,口舌總有津液生出,想吃點什么,甜蜜,多汁。
往往在這種時候,會想到去年夏天曾有幸嘗過的“西山島翠冠梨”。
“西山島翠冠梨”,顧名思義,生長在蘇州太湖西山島——一座停泊在太湖上的“花船”。
“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遼闊?!笔俏魃骄皡^(qū)最真實的寫照,景區(qū)內(nèi)湖水滔滔,群島錯列,山水縈抱,物色清幽。而每年4月,即使在如此嫵媚的山水之間,依然有一片奪目的“白”在眾多名勝中脫穎而出,吸引游客無數(shù)——翠冠梨樹所結(jié)的梨花雪海。亦即“西山古八景”之一,甪里梨云。
“翠冠梨”就是在這片如詩般美麗的雪海中脫胎而出。
俗話說“夏瓜秋果”,但對于蘇州太湖西山島上的島民來說,“冰鎮(zhèn)西瓜”并不是他們的第一選擇。在汗水黏膩的三伏天里,摘下一顆散發(fā)著清新甜味的翠冠梨,抱含著一種種滿期待的心情一口咬下去,充盈的果汁便隨著牙齒的咬合像噴泉一樣,在唇齒間綻開,在此瞬間,透徹的涼意也會在口腔內(nèi)爆開,又灌滿整個心田?;蛟S,對于西山島島民而言,這才是他們在夏天無與倫比的體驗。
島民愛梨,一方面出于西山島梨果皮細薄、肉脆汁多、口感潤甜、核小無渣,在酷熱的夏天,生津止渴、清熱降火,堪比炎夏里的一抹“白雪”,而甜度又高——這也是為什么翠冠梨被稱之為“六月雪”:肉白如雪,同時在酷暑期間,又能給人帶來宛若冬雪的涼意。
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經(jīng)過歷史長河的不斷催化,西山島梨已經(jīng)成為西山文化的一部分,與西山島無法分割。早在《山海經(jīng)》中,就有“洞庭之山,其木多柤梨”的記載,明代王世懋的《果蔬》和徐光啟的《農(nóng)政全書》上,也有關(guān)于洞庭山用竹箬包裹幼梨以防蟲鳥之害,及利用梨來進行柿子脫澀等情況的記載。清代甪里遍植梨樹,著名的“甪里梨云”這一大勝景就是在此時形成。
作為國內(nèi)最早成熟的蜜梨新品種,翠冠梨比北方的鴨梨及碭山酥梨早2至3個月上市,果實近圓形,果形黃綠色,果肉雪白,果皮細薄,肉質(zhì)細嫩 、柔軟多汁,有「百果之宗」的美譽。被稱之為“梨中之極品?!?/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