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瘋了,40℃的北方高溫會懲罰每一個嘴硬的南方游客
誰也沒料到,當(dāng)初嘲笑“非洲人來了都得熱暈在廣東”的粵語人民,居然被北方的高溫給教育了。
受夠了廣東“水煮天”的深圳小伙威仔,前幾天一咬牙、買了張千元機票飛離了南方。
不幸的是,他把目的地選在了北京。

六月啊,離三伏天都還有大半個月。
威仔做夢都想不到,在這廣東都嘩嘩下雨了的日子里,太陽神勢力卻一個急轉(zhuǎn)彎、殺到了京津冀地區(qū):
一波接一波的40℃高溫,愣是把北方熱成了南方的樣子。

北方現(xiàn)在熱到了什么程度?
明明一個月前,聽說了“廣州公交車玻璃熱到爆炸”的新聞時,威仔的帝都朋友還勸他速來北上避暑。

一個月后,北京一戶人家的玻璃一個沒頂住,當(dāng)著主人的面上演了一出“原地自盡”。

@超級乖巧熱愛工作
受厄爾尼諾現(xiàn)象影響,今年北方的高溫天早早地走向了“無法無天”。
哪怕時間表上都寫了,7月11日才進入初伏!初伏!
京津冀:懂了,這就為您搬來太上老君的煉丹爐。

根據(jù)氣象臺監(jiān)測,自6月20日以來,北京、天津、河北、山東等地21個“日最高氣溫”突破歷史極值。
“全國最高溫天氣城市”排名,更是一次次被京津冀地區(qū)屠屏。


一些上班后看著“高溫紅色預(yù)警”終于解除了的打工人,前腳還沒高興上幾天,后腳就驚聞了氣象臺的最新通知:
注意,注意。
從6月27日起,京津冀地區(qū)新一輪超40℃高溫又將上線!預(yù)計到月底都難以擺脫酷熱!

怎么說呢,刷到這個消息的一刻,我眼瞅著隔壁工位的北方同事緩緩閉上了眼。

其實早在6月23日起,中國氣象局針對京津冀地區(qū)持續(xù)高溫天氣就啟動了高溫預(yù)警:
天津、山東高溫紅色預(yù)警;河南重大氣象災(zāi)害(高溫)四級應(yīng)急響應(yīng),連北京市氣象臺都升級發(fā)布了高溫紅色預(yù)警信號——
而上一次,北京發(fā)布高溫紅色預(yù)警還是2014年。

本地人見狀,不僅紛紛識相地關(guān)上了門,還在好友群拉響了警報:“這天氣,大家就先別來玩了哈?!?br>末了不忘附上一份《高溫勸退式天氣預(yù)報》。

北京一鄰居大爺養(yǎng)在樓道里的小河蝦熟了,@Deadline
只是誰能勸得過,一個一生頭鐵的外地朋友?。?/strong>
頂著40℃的高溫,這個端午期間,一批批南方朋友是箭一樣地往京津冀?jīng)_。
“香山、頤和園必須去,天津、河北也順風(fēng)?!?br>

北方人覺得難以置信,但細(xì)想想也很好理解,畢竟機票都買好了、好不容易等到假期,換誰也不愿輕易放棄。
所以端午節(jié)前,你會在社交平臺上看到各地友人狂妄的發(fā)言:
“開玩笑,再熱它還能熱過廣東嗎?”“看看我的IP,勒是霧都。”

事實證明它顯然可以,北方40℃的高溫,會懲罰每一個嘴硬的人。
一位特地從廣東逃到承德的朋友,本以為去了避暑山莊,沒想到是“中暑山莊”。

回憶了下之前這時候跑川渝玩,也只是平平無奇的“頭頂烈日”啊。
怎么這一趟,走在河北40℃的太陽底下,卻覺得整顆腦袋都像被放進了100℃電流的燙發(fā)機——它超暖,烤你一整年。

至于從東北飛去山西云岡石窟打卡的沈陽老哥,走在萬里晴空下都懵了,簡直以為到了自己家門口的洗浴中心。
路上走的都不是行人,是一塊塊行走的烤肉。

如果說今年端午還敢在戶外活動的都是勇士,那么敢跑去京津冀地區(qū)旅游的——堪稱“死士”。
一位去北京玩的新疆朋友,飛機落地的一刻,就陷入了疑惑:蒼天啊,我這是到火焰山了嗎?

眾所周知,雍和宮素以“只要你足夠虔誠、許愿就很靈”享譽全國。
只不過端午期間跑去那里的信女們,大概會對“虔誠”倆字又有了新的認(rèn)知:
“在雍和宮,千萬不要看到?jīng)]人排隊的跪墊,就抓著香啪地往下跪?!?/strong>
“因為你永遠(yuǎn)不知道,自己會以何種形式、和神明傳達(dá)自己的愿祉?!?/strong>
倘若說一個太陽直射的墊子,對于見慣了高溫天的南方朋友來說,還只停留在初級教訓(xùn)。
無所謂,故宮會出手,一拳懲治一個“高溫戰(zhàn)士”。
排隊長就算了——不少人原以為趕早去,就可以暢通無阻,誰成想從8點排到了10點,整整曬了倆小時。

而且到了故宮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兒幾乎沒有一棵綠植,排隊沒有一處遮蔭,皇城的陽光普照、讓你無路可逃。
更氣人的是,在軍機處平方對面,居然還設(shè)置了一片座椅區(qū)——是光有坐椅沒涼棚啊。
目光掃到它的一刻,很多人瞬間明白了,什么都明白了:
怪不得過去臣子犯了錯,皇上都罰他們在外頭站著,“我看故宮里這些椅子就不是給人休息的——是給人受刑的?!?/strong>

每一個在故宮拉練完的年輕人,內(nèi)心都會反復(fù)播放起一首bgm:
“紫禁城的風(fēng)水養(yǎng)人,必不會叫你玉減香消?!?br>

連救護車都出動了。
皇城里的太醫(yī)是來了一趟又一趟。
為了防止中暑,不少游客在抵京第二天,自覺帶上了藿香正氣液。

更有甚者,居然“膽大包天”沖去了長城。

然后臉被曬成了猴屁股。
僅露出的一小截腳踝,都被曬成了鹵煮鴨掌。

狂炫荔枝楊梅飲也就是傷錢,部分廣東人被北京的高溫?zé)岬谩?strong>都開始炫豆汁了。
咋說,這可能是傷到了腦瓜子(X。

人出門被阿波羅直接干趴下,甚至連食物也在劫難逃。
一位做足了功課、跑去吳裕泰買茉莉花甜筒的游客,想著可以美美拍照發(fā)朋友圈,實際卻會發(fā)現(xiàn):
從她拿到手的那一刻,它就會跟開了水龍頭一樣感動地都哭了。
就這假期,十條胡同里有九個年輕人在局促地拿嘴接冰激淋,貴婦也在劫難逃,在路人異樣的眼光中實力演繹什么叫“一臉狼狽”。

第二幅作品則出自環(huán)球影城,來,請君共賞《論北京能有多熱?你看我買的巧克力蛙》。

哦不好意思,放錯了,是這個↓↓↓

@草莓小果咚
一個機智地在端午去了環(huán)球影城的哈迷,會幸福地發(fā)現(xiàn)自己因禍得?!焯珶?,沒人排隊。
然而,當(dāng)她帶著買到的巧克力蛙回家,卻發(fā)現(xiàn)89的大洋變成了“一坨稻香村的豬肝”,估計她也很難再笑出來。
“蛙蛙!你怎么了蛙蛙?!”

只有去阿那亞的游客贏麻了——秦皇島,一座在夾縫中獨自涼快的島。

前方朋友圈送來的避坑指南,成功引起了一批外地朋友的恐慌。
旅行社最近收到最多的消息是:那個,自由行的定金交了,不知道能不能退?。?br>
但總有人不信邪,在痛經(jīng)和中暑之間,她們選擇了救護車。

文旅部和一些旅游平臺后來公布的數(shù)據(jù),刷新了全網(wǎng)對特種兵的想象,無數(shù)“蹲家族”對他們肅然起敬:
就這個端午假期,國內(nèi)旅游出游高達(dá)1.06億人次,同比增長了32.3%,跨地市游客日均消費同比增長190%。
這其中,北京消費規(guī)模穩(wěn)居全國第一。
正是這群人,貢獻了五年來最“火”端午的盛況,也誕生出了第一批被北方高溫暴打的“大冤種”群體。
和南方那種濕熱還不同,屬于魔法攻擊;北方的熱是干熱,純物理攻擊。
我問一位端午期間跑去越南避暑了兩天的同事,“胡志明熱還是北京熱?”
她沒有猶豫,簡煉地甩給了我倆字:of course北京。
因為頻繁降雨,氣溫降到了約25度,整個端午期間,連熱帶風(fēng)情的越南都涼爽到不行。
反倒是北京,經(jīng)過了高溫和干旱的雙重作用,地表溫度甚至直奔到了71.8℃。
就這天氣,還偏有一些傻狗子,哼哼唧唧非要跑出去遛。
最后在炙烤般的京城大地上被燙過一次,才學(xué)會了不再死倔。

當(dāng)然,高溫天也不是全無好處。
坊間傳聞,一些端午去北京玩的廣東人濕氣都治好了——沒毛病,都烤成干烤馕了。

一并出現(xiàn)的帖子,還有北方石墩子治痛經(jīng)。

甚至還有人說什么“皮膚都變好了,毛孔細(xì)膩了,毛都生長緩慢了。”
不是沒可能,畢竟這個天你去汗蒸房,汗蒸房也才41℃。
而現(xiàn)在,干汗蒸的都得失業(yè),因為北方的大馬路就是一整個免費露天汗蒸大廳。

這波興沖沖地來、然后被北方高溫?zé)岬脚e手投降的游客,很大一批是剛高考完的畢業(yè)生群體。
今年端午假期趕上和暑期挨得近。
據(jù)馬蜂窩的報告顯示,親子游、畢業(yè)游搜索量持續(xù)拉升,站內(nèi)平均熱度漲幅分別為135%和115%。

中華大地上的特種兵永不眠,北方的高溫天教他們收斂。
然而不幸的是,隨著高溫天氣的發(fā)酵,遭罪人群儼然已經(jīng)輻射到了本地人。
很多人對南方的夏天還有心理預(yù)期,但北方高溫如此兇猛,實在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早在廣東人抱怨北京熱暈的時候,一大波在天津玩兒的大冤種就表示了不服氣:
“知足吧你,赤道都搬天津來了?!?/p>
天津人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有一朝買機票飛三亞,竟然是為了避暑。

隔壁河北緊跟其上。
據(jù)河北日報,前幾天一位女子洗個衣服,早上把衣服丟盆里,忘了加水,結(jié)果出門倆小時的工夫,回來一看盆兒里都冒煙了。
用本地人的話說,河北都熱成了炣北(kě běi)。
至于東北,一位土生土長的長春朋友告訴我,因為他們一般一年也就熱那么一周,很多人都不裝空調(diào)。
然而這幾天坐在馬桶上稍微沉吟一會兒,都得用掉好幾張紙——
九張擦汗一張擦? ??。

沒空調(diào)、沒風(fēng)扇,甚至只有一個窗戶、連穿堂風(fēng)都沒有,不少學(xué)生熱得活像在渡劫。
“吉大,你要不要看看你在干嘛吉大?”

隔壁東北師范大學(xué)一位熱得在窗邊剛剛坐了一整宿的廣西人聽到后立馬跟上:
“要死一起死。”

就這,很多學(xué)校居然還要軍訓(xùn),熱氣哦,一腔鬼火蹭地一下它就上來了。


整個北方從未如此期待蕭敬騰過來開演唱會,但他們沒想到的是,連蕭敬騰都不管用了。
幾天前臨沂舉辦北緯音樂節(jié),網(wǎng)上各種哭訴,從蕭敬騰入臨開始,直到演唱結(jié)束,愣是一滴雨都沒下,熱得爆炸。
“我宣布,“雨神”的稱號在北方被徹底終結(jié)?!?/strong>

看,急得他都開始翻找龍王電話了。

一位置身現(xiàn)場的網(wǎng)友當(dāng)場就開始許愿了:
有男朋友的女孩子能不能行行好,讓你們的男朋友發(fā)誓一輩子只愛你???

玄學(xué)在北方的高溫天里失去了效力,科學(xué)也未必顯靈。
6月23-24日,梁靜茹的巡回演唱會在沈陽站開唱,結(jié)果呢,她剛唱了幾首,臺下觀眾就熱情地?fù)]舞起熒光棒開始高喊:“太熱了!”“開空調(diào)!”
敢情花千把塊的門票錢,進的還是桑拿房。

要說最機智的,可能還得數(shù)去博物館和商場逛的朋友。
這幾天,北京國家博物館7萬平米的大廳,就跟菜市場似的,站滿了來看(蹭)展(空)品(調(diào))的人。
雖說一個個跟下餃子似的,但是該看的文物看到了,空調(diào)費還省了一大筆。
同樣地,這也成為了一大波本地人這個天還堅持出門的不二原因。

只是這其中,又怕熱又擅長無效省錢的中國寶寶又占了一大批。
在一個白嫖了一天空調(diào)的夜晚回到家,發(fā)現(xiàn)家里好像也不是很熱,成為了新·北方恐怖故事。
一個所有人都會受傷的世界它達(dá)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