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認自己不是個好相處的人
昨天看到一個觀點,和菜頭的成年人是修煉手冊里提到的一個概念叫伴侶。怎么理解伴侶呢?跟我之前的觀點有什么不一樣?
我之前覺得,伴侶是一起生活的人,婚姻中的另一半。在找伴侶的時候,要對方家世好,模樣好,品行好,更愛我。

但是菜頭的觀點給我?guī)砹艘粯拥母杏X和啟發(fā)。引子是傅雷家書中傅雷寫在給兒子的話,他覺得最主要的是本質(zhì)的善良,天性的溫厚,開闊的胸襟。
這段話的本質(zhì)是,在人世之中,“我自己”才是最難相處的那一個。所以在找伴侶的時候,才不斷的要求對方善良溫厚,大度不計較。
這個世界上最難的事情,就是跟人相處。傅雷作為一個父親,一切圍繞兒子的利益出發(fā),提出針對伴侶的要求,而不是針對孩子自身的要求。
但菜頭覺得,如果要成為伴侶,最好應(yīng)該先考一下試。而且不應(yīng)該先考對方,應(yīng)該先考自己,看看自己的得分是多少,是不是值得老天爺安排一名伴侶。
在找伴侶之前,先照照鏡子,看看面目可憎的我,是不是值得老天安排一個伴侶來到我身邊。
接下來我發(fā)現(xiàn),菜頭提出了對自己的心理學(xué)要求。提出了三個讓我感覺很有意思的標準,看看自己配不配有個伴侶?
首先一點,就是情緒是否穩(wěn)定。會不會是一個感情上的暴君?一切按自己的心意來,處處需要別人遷就照顧。

我在想生活中,身邊那些20歲就走入婚姻的人,他們生活質(zhì)量怎么樣?我不知道,我只是感覺30歲了,有時還沒有辦法好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會暴跳如雷,失控說一些不合適的話。
不怕一個人暴跳如雷,怕的是不知道他什么時候為了什么而暴跳,也不知道有什么辦法可以讓他消停。
可能兩個人磨合,就是這樣磨合的。更多的了解到哪些點會讓對方愉悅,哪些會讓對方不爽。
其實根本指的是,自己什么時候會暴跳如雷,什么時候會情緒穩(wěn)定。這些情緒的變化是為什么?背后有什么需要?怎么做可以很好的安撫自己,平靜下來。
對自我的這些了解,可以大大增加自己生活的幸福和快樂程度。越了解,越擁有幸福和快樂的能力。
第二點我認為是自我擁有合適的尺寸。在此前也有一個感知自我的練習(xí)。你的自我是什么樣的?是皮質(zhì)的,木質(zhì)的,金屬的。跟周圍人的關(guān)系怎么樣?偏大還是偏???
自我的尺寸大小很重要,剛好能夠自立自全,又不至于強橫到凌駕于對方之上,這樣的人才應(yīng)該得到一位伴侶,否則就沒有必要在別人生命里以懲罰的面目出現(xiàn)。

什么叫自我?我搜索了很多書籍和課程,想找一個合適的答案,發(fā)現(xiàn)一方面難,另一方面麻煩費時間。于是說自己的理解,一個人對自己的認識,和與周圍人的關(guān)系。
一個人自我太大,他跟周圍人的關(guān)系就會出現(xiàn)問題,容易凌駕于他人之上,一個人的自我太小,容易依附別人,無法平衡的關(guān)系一定是不長久的。
我需要時常探查一下自己的自我,是過大還是過小。增加對自己的了解和支持,這樣的我能夠自立自全,又不至于和其他人相處出問題。
最后一點,菜頭認為是樂觀。我此前一直希望有一個樂觀的人能夠感染我,但現(xiàn)在覺得這么稀缺的品質(zhì),如果需要別人來提供,那可能對別人要求太高。
我想自己成為一個樂觀的人,可以給周圍的人,帶來支持幫助。讓一個人變得更好,也讓自己和周圍人的關(guān)系變得更好。
很多時候,我們是通過他人的激發(fā),而產(chǎn)生面對生活的勇氣。如果要相處一輩子,那最好自己是個樂觀的人。否則,哪怕是才想到“一輩子”這三個字,一個人就已經(jīng)頹然倒地。
可能樂觀是一項,我迫切需要修煉技能和能力。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值得擁有的人。這些努力是值得的。

當我們承認自己很難相處的同時,也就能和他人相處得更為融洽一些。不相信的話,你大可以去試試。
承認這一點對我來說,真的并不難,雖然是別人經(jīng)常說我是個好相處的人。
謝謝你的欣賞,歡迎留言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