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蓮聚焦」蛋白質組學FAQ蛋白產品相關問題(五)
蛋白質組學(英語:proteomics,又譯作蛋白質體學),是以蛋白質組為研究對象,研究細胞、組織或生物體蛋白質組成及其變化規(guī)律的科學。這個概念最早是在1994年,由Marc Wikins首先提出的新名詞。
上次分享了蛋白產品相關問題(四),本周二將分享蛋白產品相關問題(五)~

現在小編將帶您進入今日主題
為什么DIA的實驗路線中,需要先進行library構建?
答案:DIA的全掃描方式獲得的數據過于復雜,其每張二級譜圖中混合了來自于多個一級信號的信息,通常難以直接進行理論庫匹配。一般需要先構建圖譜library,然后利用該library對DIA數據進行高效、準確地解析。目前spectronaut 14版本支持DIA數據直接搜庫,檢出數據相對較少,最佳實驗策略仍然推薦建立DDA數據庫后再進行DIA分析。
22.?為什么DIA定量分析能力接近PRM、MRM等靶向技術?
答案:DIA定量原理與靶向技術相似,都是采用二級碎片離子進行定量。
23.?DIA還需要后續(xù)驗證嗎?
答案:雖然DIA定量能力出色,但畢竟是非靶技術,結果最終還需要進行靶向驗證。但DIA的高準確性,能夠使后續(xù)靶向驗證的銜接性、一致性更高。從某種程度上來說,DIA實現了篩選與初步驗證的合二為一。
24.?全息掃描DIA是什么?(原理)
答案:DIA技術是相較于傳統DDA技術而言的,傳統的DDA技術依賴于一級母離子的峰強度,選擇信號排名在前幾位的另外,DIA技術將質譜整個全掃描范圍分為若干個窗口,對每個窗口中的所有離子進行選擇、碎裂、檢測,從而無遺漏、無差異地獲得樣本中所有離子的全部碎片信息。
25.?DIA適用于什么類型的實驗設計?
答案:DIA是全息掃描模式,能全面記錄樣本信息,定量準確性大大提高,重復性好,缺失值少,樣本采集時加入了保留時間校正同位素肽段,適合大樣本量,上機時間間隔可以較大,數據可回溯。
可用于不同因素影響下的差異蛋白篩選,不同組織蛋白表達譜繪制,疾病分型等等。
本周的FAQ就到此結束啦~
有任何困惑或見解歡迎在公眾號對話框或者掃描下方二維碼跟客服進行交流哦!
我們下周不見不散~
by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