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圖FREE 10月交付量1006輛,老牌國企造電車何時能趕上新勢力?
隨著政策的推動,以及車企的努力,新能源的滲透率已經越來越高,我們最直觀的感受就是身邊買新能源車型的朋友越來越多,反應在市場的宏觀數據上便是新能源板塊的市場份額逐漸變大,比如在9月份中國乘用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板塊實現銷售325737臺,環(huán)比增長近36%,同比增長182%。

不過縱觀當下國內的新能源車企,相對造車新勢力而言,新能源中的“國家隊”在這場造車馬拉松中似乎暫時落后一程。比如東風汽車集團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嵐圖,近日對外公布了旗下首款車型嵐圖FREE 10月的交付量,共1006輛,環(huán)比增長近10.8%,自嵐圖FREE今年8月正式交付以來,該車累計交付了2322輛新車。
看到嵐圖的銷量數據,估計不少網友會覺得納悶:為什么“國家隊”打造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賣不過蔚來、理想、小鵬等等造車新勢力?

其實對于一個成立僅3年的品牌來說,嵐圖的發(fā)展速度已經算是比較快的了。現在身處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蔚來、理想、小鵬也經歷過平均每月交付不到千臺的日子,只不過它們現在熬過來了。

當然新能源國家隊里確實也有一直不溫不火的品牌,比如北汽集團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極狐,比起嵐圖它算是搶占了市場先機,早在2016年開始便著手布局,資料顯示,極狐目前已上市阿爾法 T(αT)、阿爾法 S(αS)兩款高端純電動乘用車。根據銀保監(jiān)會上險量數據顯示,阿爾法S從4月上市到9月,其6個月的時間共交付857輛新車,今年前9個月,極狐累計上險數據為2582輛。
為什么與嵐圖有著相似身世的極狐,卻與之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呢?

其實就產品來說,有百度、華為背書的極狐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然而差就差在品牌建設方面。相比造車新勢力為用戶建立起的品牌歸屬感,北汽新能源在用戶運營上有不少差距,就拿最基本的營銷渠道來說,目前極狐的直營店數量較少,銷售渠道太薄弱,而且新車發(fā)布后后續(xù)市場推廣也沒跟上,品牌最終沒能形成自己的獨特閃光點,較高的定價沒有品牌力的支撐,自然很難讓消費者買單。
反觀嵐圖,其首款車型嵐圖FREE定價也不低,增程版車型起售價為31.36萬元,純電版其售價為33.36萬元,卻能夠在短期內獲得不錯的交付量,這得益于其品牌運營能力。

首先,在營銷渠道方面,嵐圖更多地借鑒了造車新勢力的成功方法,新車上市之后緊鑼密鼓在全國中心城市核心商圈建立直營店。報道顯示,截至10月23日,嵐圖在全國20城共開設33家直營店,據悉今年年底,嵐圖汽車的直營渠道將超過50家。除了直營店,從今年9月開始,嵐圖還在全國鋪設展廳。

其次,在用戶運營方面,除了在直營門店的服務外,嵐圖還在10月份為用戶舉辦了“知音話嵐圖”首屆VOYAH NIGHT嵐圖用戶之夜等活動來增強用戶黏性。作為一個初創(chuàng)品牌,“種子用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暫且不論嵐圖的用戶運營做得到底怎么樣,至少它有這個動作。
據悉,嵐圖第二款車型將于廣州車展正式亮相,該款車型定位高端MPV,會推出純電動版和增程式混動版,嵐圖用戶擁有優(yōu)先品鑒資格。嵐圖計劃從2021年起,每年將向市場投放至少一款新車;今后5年,嵐圖汽車的產品將涵蓋轎車、SUV、MPV等多個細分市場。
其實對于“國家隊”來說,豐富的造車經驗既是寶貴的財富,也可能成為思想的桎梏,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競爭愈演愈烈,在互聯網流量為王的時代,造勢是品牌推新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如何立好“車設”也是嵐圖需要去不斷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