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二舅故事有感
看完視頻后,內心是五味雜陳的,首先是為二舅這么一個堅強的個人感到佩服,然后,為這個視頻的廣泛傳播感到些許欣慰,但最后,心里更多的是對二舅形象廣泛傳播的不安。
首先,為什么二舅這個視頻可以得到如此多的關注與共鳴?因為它真實,反映了許多普通群眾的生活,不像一些宣傳片,極度脫離現(xiàn)實,變成了小布的自我感動,比如某青年宣傳片,里面是滿身名牌的學生,全世界到處旅游的年輕人,各種擺弄昂貴科技的理工男,然后給他們打上“新一代年輕人”的標簽。這樣的宣傳,廣大年輕人顯然不會買賬。宣傳的效果,不在于的口號有多漂亮,而在于你是否深入群眾觀察生活,走群眾路線。
第二,對于二舅這個人,我是敬佩的,他面對各種困難,都以積極的心態(tài)堅持了下來。(接下來所批判的,是二舅所代表的形象,而非二舅本人)這種樂觀的心態(tài)無疑值得我們學習??墒?,他再樂觀,再奮斗,都是個人在溫飽線上的掙扎。最近的許多事件,讓我看到了人與人之間“奮斗”的差距,同樣是奮斗,為什么有人稍作努力即可日進斗金,有些人拼死拼活,稍作抱怨,反而被打成指責型人格?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二舅這個形象(并非他本人,而是他代表的一類人),值得在社會上廣泛推崇嗎?不值得!我覺得這是有害的。二舅這個形象,從更高的層面來講,他的一切努力,都是在泥潭里的掙扎自救,都是執(zhí)著的個人奮斗。
他的故事,讓我想到了駱駝祥子,一個奮斗數(shù)十年,只為可以自食其力,買上一輛車的奮斗者。
(祥子生平)
祥子有一身力氣,通過3年努力奮斗,買了一輛車,當上了自食其力的人力車夫,可是很快,車子在戰(zhàn)亂中被大兵搶走,自己僥幸逃脫,大病一場后重新開始,想著東山再起,兩年之后,辛苦攢下的積蓄又被偵探敲詐一空,只能強忍悲痛,再次重新開始,很快他又被老板的女兒看上,被騙結了婚,靠嫁妝再次買到了車,但是厄運再次降臨,他的老婆難產而死,一尸兩命,被迫賣車安葬妻兒。隨后自己又不慎感染臟病,徹底喪失勞動能力,徹底墮落,最終只能靠給別人送葬哭喪維持生計。
他與“二舅”有著太多的相似點:不幸的命運,樂觀的心態(tài),不服輸?shù)闹練?,以及最重要?-“執(zhí)著的個人奮斗”但是我們要問:“他們的苦難,是不得不吃的嗎?只能靠個人奮斗來解脫嗎?”
答案是否定的,他們的苦難大多不是來源于天災。祥子奮斗的三起三落,三次落,都是因為當時點統(tǒng)治階級即北洋政府的訛詐。二舅的生活史,一定程度上,也和似是而非的社會變革有關。
面對強加于身上的苦難,祥子選擇了默默隱忍,二舅選擇了“從不回頭看”,兩者實質上,就是對于不公的妥協(xié),就是對壓迫的默認,就是對斗爭的逃避。其對于社會的進步是,是及其有害的。古往今來,每一次社會進步的根源力量,都是廣大人民對壓迫階級的斗爭。一次次的人民運動,促進著人類社會朝公平發(fā)展。那些鼓吹妥協(xié)退讓投降的人,阻止社會向前變革的人,簡直其心可誅!
兩者也曾對苦難做出抗爭,但他們的抗爭,都是基于個人個體的奮斗,都是對苦難的逆來順受,而忽略了廣大人民團結的力量。好比鵝城周邊總是有假麻匪出沒,搶劫百姓,搶到了,我只管交出銀子,等大不了等匪徒走了,明天再掙,這樣有用嗎?今天搶完了,明天就不會再搶嗎?只要假麻匪存在一天,鵝城百姓就要被欺負一天。但如果全體百姓帶領張麻子,出城剿了假麻匪,就可以一勞永逸,再也不擔心被搶了。解決苦難的源頭往往比在苦難中掙扎更有效。但是一些媒體卻極力掩蓋苦難的源頭,大力歌頌二舅在苦難中的掙扎,將其描寫的詩情畫意,好像他就樂意吃苦似的。其目的就是混淆視聽,讓斗志昂揚的人們暈頭轉向,找不到真正的敵人。世界上有許多種惡,最惡劣的就是歌頌苦難。
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這些毒雞湯,早晚被識破,早晚會被倒到歷史的下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