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茶人三部曲》有感

? ? ?? 這部由作家王旭峰創(chuàng)作,分上中下三冊來撰寫的以“茶人”家族—杭州城內(nèi)忘憂茶莊主人杭家為敘述主體的小說,可以說是在我讀過《平凡的世界》后又一部令我印象極深的文學作品。我真心愛這部書,真心為讀過這部書而感到快樂。
? ? ?? 家族的興衰榮辱、人物的多踹命運與中國這個近代以來飽受苦難折磨的古老國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或者說作者想借以這個家族為鏡子來為讀者展現(xiàn)近代中國社會各方面的時代變遷。我國的作家喜歡這種將特定人物與特定時代相結(jié)合來展現(xiàn)時代巨變與發(fā)展中的國家性格與民族精神。路遙的《平凡的世界》是以孫少安、孫少平兩兄弟及眾多人物來寫剛剛改革開放前后二三十年間中國的變化;陳忠實的《白鹿原》亦是這樣。我喜歡這種方式的表達,因為它更有代入感,更能讓我進入作者筆下的世界,讓我真正讀出作者費勁心力想要呈現(xiàn)出來的東西?!恫枞巳壳返谝徊俊赌戏接屑文尽穼懯攀兰o末到抗戰(zhàn)前夕中國社會的風云變幻。第二部《不夜之侯》寫抗戰(zhàn)中面對國仇的眾生本色。第三部《筑草為城》主要寫文革時期眾多角色的命運歸屬與國家悲哀。時代的風云際會就在作者神奇的筆下一一到來,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又那么真實,真實到我深信在杭州就有這么一家忘憂茶莊,就有這么一家杭姓家族,讓我真的為每個人物的遭遇或開心或疼苦,讓我為中國所受的苦難而落淚。
? ? ??

? ? ?? 既然作者以“茶人”為書名,書中內(nèi)容自然與“茶”無法分離。茶,這種原先生長在我國西南原始森林里長成參天之木的植物,在經(jīng)過智慧中國人的人工馴化后,成為江南丘陵地上的矮小灌木。陸羽《茶經(jīng)》開篇“茶者,南方之嘉木也?!逼湫我财胀ǎ兑嗖煌怀?,但當它被苦苦追尋君子品格的中國人擬人化后,其所蘊含的各種特性就被中國人看做是完美君子美德的物化,由抽象而變得具體。何以謂之“嘉”,善,好之意,不僅因茶有清熱解毒提神之效,更是因為這種神奇的樹葉要經(jīng)歷采摘、殺青、揉捻、烘焙等多道工序,最后方可與熱水相遇,泡出一杯水色清亮的散發(fā)淡淡幽香的茶。這種香味是清正的,是因為自身完美品格不經(jīng)意間散發(fā)出來的,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式的。茶之入口先苦,但之后卻回甘無窮??嗯c甘是符合中國人的陰陽哲學的,它們是一個過程的兩種結(jié)果,是相互依存,可以互相轉(zhuǎn)化的,是在每一種狀態(tài)下最好的平衡,是中庸。茶的品格,是中國人的理想品格。茶經(jīng)歷種種苦難磨練,最終成就一杯茶水,以自己潤物細無聲式的行為積極影響著周遭的一切,以自己的努力去感化勸善他人,這不正是中國人從孔子時代就苦苦追尋的君子之行嗎?
? ? ?? 杭嘉和是全書里我最喜歡的人物。他是五四運動中的激進青年,他是無政府主義的倡導者,同時實業(yè)救國的踐行者,但他的所有期望在時代前進、人生命運和自身性格的影響下,一次又一次落空,最終他退回了忘憂茶莊,退回了“茶人”的身份,成為這個在國家風雨飄搖中艱難存活的茶莊的主人。在國家危難一次又一次考驗下,在親友的生離死別后,他依然帶領的這個“茶人”家族緩緩前進,絕不向困難低頭。他是一個沉穩(wěn)內(nèi)斂的人,是個在國家危難之際發(fā)出怒吼的人,是個情愿丟掉一只胳膊也不喪失民族自尊的人,是個一生只愛一個人的癡情人,是個在不斷磨練中成為擁有完美品行的中國人。他是我的偶像!
? ? ? ?

? ? ?? 最后摘錄幾段原文送給大家。
“內(nèi)清明,外方正,吾與爾偕藏”;“我陶醉于溫馨的氣息,恍然見到你的音容笑顏,我知道,往昔的一切全已失去”;“忘憂茶莊的人們,便在這生命的隱忍中,漸漸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