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全套教程】單反相機攝影教學視頻零基礎(chǔ)入門到精通拍照拍攝技巧

P2 介紹攝影:
1.小孔成像
2.德拉羅修得猜想 1760年
3.文藝復興的繪畫 【拉斐爾】【達芬奇-蒙娜麗莎】
4.約瑟夫·尼塞福爾·尼埃普斯
路易·雅克·曼德·達蓋爾
P3 :機身與鏡頭的詳細認識
機身
1.卡口環(huán)(不同品牌不同卡口方式,不是所有鏡頭和機身兼容)注意:手持相機,鏡頭重心要在中間。防止卡環(huán)被拉壞
2.快門鍵
3.快門(反光鏡后方的幾個鋼片)
4.手柄(一般是相機的電池槽)
5.熱靴(在上方連接 外接閃光燈,麥克風,也可以放水平儀)
6.取景器(光學取景器)
7.屏幕(主屏幕)
8.肩幕(查看其它信息)
9.腳架螺口(相機底部)
10.電池艙
佳能鏡頭canon zoom lens ef-s
18-135 1:3.5-5.6 IS
1.CANON(品牌)
2.ZOOM(變焦)
3.LENS( 鏡頭)
4.EF-S(鏡頭卡口類型 )
注:S代表【APS畫幅鏡頭】?非全畫幅相機,不要插入全畫幅相機上,反光鏡破裂)
5.18mm-135mm(鏡頭得最短焦距~最長焦距)
6.1:3.5-5.6(最大光圈)
7.IS VR (圖像穩(wěn)定器,防抖)
8.67mm(鏡頭的口徑,保護鏡頭前端鏡片的UV鏡
等)
NIKON(尼康鏡頭)
1.DX(尼康的非全畫幅相機)尼康的可以全畫幅和非全畫幅切換
2.AF-S(自動對焦) 注:S是安靜的意思,安靜的更快對焦
3.NIKKOR(尼科爾 品牌)
4.18-300mm(鏡頭得最短焦距~最長焦距)
5.1:3.5-6.3G( G型鏡頭(有馬達對焦快),D型鏡頭(無馬達對焦慢)
6. ED(什么什么鏡片)
參數(shù)標記說明
焦距:焦距越長,視角越窄 焦距越短,視角越寬
分類標準:

廣角鏡頭(拍攝全景,強烈的空間感)
焦距范圍在38mm和24mm之間
超廣角 20mm-13mm之間
全畫幅相機焦距小于28mm就是廣角鏡頭
非全畫幅相機焦距小于28÷1.5(尼康)1.6(佳能)才是廣角鏡頭
標準鏡頭(視野狹窄一些,接近人眼,拍攝自然)焦距范圍在40mm和60mm之間
全畫幅相機焦距50mm左右
非全畫幅相機焦距50÷1.6左右
50mm獲得的視角是45° (接近人眼)
中焦鏡頭(背景朦朧化,景深,肖像鏡頭)焦距范圍在61mm和135mm之間
全畫幅相機焦距85-135mm
非全畫幅相機焦距 85÷1.6 135÷1.6
長焦鏡頭(拍攝遠處,不適宜近處拍攝的,背景朦朧,失去空間感)
焦距從135-800mm不等,有的甚至更長
全畫幅相機焦距大于135mm
非全畫幅相機焦距135÷1.6
微距鏡頭(拍攝小玩具,昆蟲)
放大率、比例1:1
大多數(shù)微距鏡頭都是定焦,焦距范圍是從50mm到150mm、180mm。
長焦距微距鏡頭,它們的焦距一般都是在85mm-105mm的范圍,這類微距鏡頭給近距離拍攝較小物體提供了方便,但使用微距鏡頭進行微距拍攝時,景深很小,聚焦要十分仔細,并要盡可能將照相機架在三腳架或翻拍架上拍攝。
移軸鏡頭(將透視關(guān)系矯正過來)
畫幅分為不同尺寸由大至小分大畫幅、中畫幅、全畫幅、APS-C畫幅、APS畫幅等
全畫幅:全畫幅與傳統(tǒng)35mm膠卷的尺寸大小相同,35mm照相機的畫幅尺寸為24*36mm,有時又叫135畫幅(一次性膠片長為35mm的膠片)。
光圈
光圈越小,進入鏡頭的光束越細,近軸效應越明顯,光線會聚的角度就越小。這樣在成像面前后匯聚的光線將在成像面上留下更小的光斑,使得原來離鏡頭較近和較遠的不清晰景物具備了可以接受的清晰度。
光圈越大,光圈值越小,景深越小。光圈越小,F(xiàn)值越大,景深越大
F之后的值越小,孔徑越大,進入的光線越多,照片就越亮,焦平面越窄,主背景越模糊。
F之后的值越大,孔徑就越小,進入的光就越少。畫面較暗,焦平面越寬,主體的前后就越清晰。
景深的三個因素:光圈、透鏡和物體的距離是影響景深的重要因素:
1.光圈越大(光圈f值越?。?,景深越淺,光圈越?。ü馊值越大),景深越深。
2.透鏡的焦距越長,景深越淺;反之,景深越深。
3.物體越近,景深越淺;物體越遠,景深越深。
自動對焦(暗的,物體沒有層次,透過玻璃無法工作,)
STABILIZER(防抖)自動對焦下方
P4:快門、光圈與各種曝光模式
尼康 A光圈優(yōu)先模式
S快門優(yōu)先
T曝光時間
佳能 AV光圈優(yōu)先模式
TV快門優(yōu)先
T曝光時間
光圈優(yōu)先:調(diào)整到光圈優(yōu)先,會優(yōu)先調(diào)整光圈,相機自動分析當前場景設(shè)定快門速度
因為光圈的大小直接影響著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攝中此模式使用最為廣泛
大景深效果是指當焦點對準某一點時,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圍。它能決定是把背景模糊,還是拍出清晰的背景。在拍攝紀念照或集體照的時候,一般會把背景和拍攝對象拍攝的一樣清晰。
快門優(yōu)先:會優(yōu)先調(diào)整快門數(shù)值,相機自動分析當前場景設(shè)定光圈大小
曝光補償
曝光補償只適用于程序自動模式(P檔)、光圈優(yōu)先模式(A/AV檔)和快門優(yōu)先模式(S/Tv檔)。
相機是根據(jù)物體的反射率進行測光的,黑色物體的反射率特別低,白色物體的反射率特別高。不同環(huán)境或不同物體的反射率不同,經(jīng)研究確認日常物體的平均反射率為18%(即18%的灰)。
所以,相機的測光以18度灰為標準,如果讓相機對著白色、黑色和灰色卡片正確曝光后分別拍一張照片,你會發(fā)現(xiàn)得出的照片全部是灰色的。
所以需要曝光補償矯正
P4:像素、白平衡、相對感光度
P模式(程序自動曝光)
在該模式下仍允許攝影者對曝光補償、感光度、白平衡進行設(shè)置和修改
像素值可以調(diào)整,高中低三檔
也可以調(diào)整 壓縮率 三檔
RAW圖片格式,所有的信息源打包(調(diào)整空間大) 圓滑扇形壓縮率低 鋸齒扇形壓縮率高
相對感光度=ISO
白平衡調(diào)節(jié)照片顏色傾向,他是在暖色的基礎(chǔ)上加上冷色,這個原理
“自選“ 讓相機識別一塊白色區(qū)域,自動分析,進行白平衡顏色矯正,對不上焦的問題,可以半按快門,先用反面黑色中心靶區(qū)對焦,再切換到白色區(qū)域,進行自動白平衡識別
需要先拍下一張,再到設(shè)置里手動選擇分析
5200-5500 是白光,不做補償
色溫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