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新腦洞“領軍技”(4)第一緝完結篇

《三十六計》一計曰:“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龍戰(zhàn)于野,其道窮也”。
此計名為十八目“擒賊擒王”。
兩軍決戰(zhàn),為何擒賊先擒王?
必然是因為決戰(zhàn)時攻打敵軍主力,俘虜或斬殺敵人首領,就能瓦解敵人的整體力量。
軍隊一旦失去指揮,自然就會不戰(zhàn)而潰。
所以說,將領,便是軍隊的穩(wěn)定劑。



馬氏西涼鐵騎和董卓西涼鐵騎的最大區(qū)別,便是馬氏軍隊更受于羅馬軍隊的影響,更注重突擊性與防御力;而董卓軍隊更受到匈奴等游牧民族軍隊的影響,更注重機動性與破壞力。



公孫瓚本有一群善射之士,后與胡人的對戰(zhàn)中,深深的感覺到騎兵的重要性;以這些善射之士為原形,組建了一支輕騎部隊;由于部隊清一色全是公孫瓚所愛的白色戰(zhàn)馬,而部隊為表達忠心,均高喊:“義之所至,生死相隨!蒼天可鑒,白馬為證!”因而得名白馬義從。

“領軍技”第一緝完結。
往期回顧:
之后會慢慢推出第二緝。
歡迎加入空琴書香閣
群聊號碼:859971815
求評論、點贊、關注三連!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