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講堂:孤獨癥兒童進入幼兒園前要具備哪些能力?
“老師,我們孩子現(xiàn)在能夠說一些話了,可以去幼兒園嗎?”
“我們孩子不喜歡與別的小朋友玩耍,是不是去了幼兒園就會好一點呢?”
“我們還要干預多久才能去幼兒園呢?”
“我們的孩子去幼兒園會不會被欺負呢?”
......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越來越多的孤獨癥譜系障礙孩子的父母開始為孩子的入學感到焦慮:孩子能否適應集體教學環(huán)境?能否和其他同學和平相處?
如果孩子還不具備上學的能力的話,提早送去學校,只會適得其反。今天佑寶就來分享一下孤獨癥譜系障礙的孩子入學前需要做哪些準備吧~
01、什么是孤獨癥?
孤獨癥俗稱自閉癥,是廣泛性發(fā)育障礙 (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的代表性疾病。該病一般起病于36個月以內,主要表現(xiàn)為三大類核心癥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
通常孤獨癥孩子往往會因為在溝通和社交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而不被一般幼兒園接收,有的孩子就算去了幼兒園也會被勸退,沒被勸退的孩子家長可能經(jīng)常收到老師的投訴:孩子上課老是亂跑、坐不住、大喊大叫、打同學、丟東西......
所以家長了解患孤獨癥的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需要具備哪些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02、孤獨癥兒童上幼兒園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
上學考驗的不是孩子的知識和技能水平,而是孩子的社會性。因此,家長在送孩子進入學校之前一定要教會孩子認識、理解自己和其他同學以及老師的關系,培養(yǎng)孩子根據(jù)人際關系認知來把握和調整自己行為的能力,比如:不擾亂教師教學、不攻擊他人。
聽從指令的能力
能夠聽從指令也是在孤獨癥兒童進入幼兒園之前需要考慮的基礎能力之一,也是言語溝通最基礎的能力之一。孩子能聽懂簡單的集體指令、知道學校的重要規(guī)范、自己找到教室、找到自己的座位、識別鈴聲的意義、知道上下課的區(qū)別、模仿回答簡單的問題、肢體運動基本協(xié)調等等。
因此,家長在孩子上學前一定要充分發(fā)展孩子的認知,減少孩子入學后的課業(yè)困難,也為入學以后其他問題的解決留出時間和精力。

基本的生活自理或者半自理能力
在準備送孤獨癥兒童上幼兒園之前,父母應該看一下孩子是否能夠獨立大小便、是否能夠獨立吃飯、是否可以穿脫衣服或者鞋子等等。當然這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并非是要求孩子做到熟練、完美的程度才能夠送去幼兒園。
因為在幼兒園的融合過程中,有些孩子原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不夠強。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融合,這方面的能力也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但這些需要家長提前告知老師,做好溝通工作。
安坐能力的建立
一個孩子不能融入幼兒園或者學校,往往不是學習能力的問題,而是學習品質沒有建立好,導致出現(xiàn)行為不當?shù)膯栴}。從孩子進入課堂開始,第一件事就是能夠安坐在椅子上。
如果一個孩子進入教室后時不時離開座位站起來走動,甚至走出教室,影響到其他同學的正常學習,他可能就不會被老師及同學接納。
在孩子入學前,我們可以做以下動作:
√ 通過訓練塑造孩子的安坐行為:從最開始的0秒安坐開始區(qū)別強化安坐行為直到孩子能安坐一節(jié)課為止;
√ 幫助孩子保持良好的行為:例如嘴巴安靜、手放好等,達到穩(wěn)定的安坐品質。
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在上學前需要理解時間作息并且能夠遵守,這時候自我約束和管理能力就非常重要。自我管理能力包括:
情緒控制——在開心、難過、生氣、煩躁的時候依然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什么;
安全意識——了解什么是危險的,并且能有效阻止自己去做危險的事情。
當然,孩子上學需要具備的技能遠不止這么多,但以上幾點是最基礎的技能,并且每一個技能的訓練都需要時間,所以自閉癥兒童在入學前,家長就必須對孩子的能力進行評估,如果有能力不夠的地方,就要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讓孩子順利融入學校生活。

03、給予過渡期以及繼續(xù)堅持康復訓練
當孩子具備了上述能力后,父母可以嘗試著將兒童送去幼兒園,如果依舊不放心,可以與老師溝通,先嘗試一個月,觀察孩子是否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再為下一步的決定做打算。此外還需要注意,并不是孩子順利入園了就萬事大吉了,持續(xù)的康復訓練仍然有必要。如果孩子暫時還達不到入園的標準,也請家長不要著急,繼續(xù)康復干預,等到更加合適的狀態(tài)再送入幼兒園。
孤獨癥兒童的融合教育是一條非常艱難的道路,并且在融合之路上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需要家長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同時也希望社會給予孤獨癥孩子更多的包容與理解,才能真正的促進孤獨癥兒童的融合之路。
廣州天使兒童醫(yī)院
健康一個孩子,幸福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