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這么多制作公司,《強襲魔女》依然魅力不減
《強襲魔女 通往柏林之路》終于在今年十月來到了我們的面前。作為《強襲魔女》系列第三部正傳 TV 動畫,如今整個系列已經走過了 12 個年頭。而這 12 個年頭對于《強襲魔女》和動畫監(jiān)督高村和宏來說,確實是磕磕絆絆。因為《通往柏林之路》的制作公司 David Production(代表作品《JOJO的奇妙冒險》《工作細胞》《炎炎消防隊》)已經是承接《強襲魔女》系列制作的第四家動畫公司了。

命運多舛的《強襲魔女》
從“宅社”Gainax(代表作品《新世紀福音戰(zhàn)士》《藍寶石之謎》)出身的高村和宏在 2007 年聯手同樣有著 Gainax 背景的制作公司 Gonzo,創(chuàng)造了一個只有九分鐘的 OVA 動畫《強襲魔女》。
作品以島田文金原案的美少女,搭配取材自二戰(zhàn)時期戰(zhàn)斗機的飛行腳,這種“機娘”的設計一下子打開了“潘多拉魔盒”,讓美少女和軍武元素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這部作品也影響了很多類似作品的出現,最為典型的就是現象級的網頁游戲《艦隊收藏》。

隨著 OVA 的試水成功,高村和宏與 Gonzo 趁熱打鐵,在 2008 年推出了系列第一部 TV 動畫《強襲魔女》。盡管這部 TV 動 畫在世界構建上與 OVA 并不相同,卻并不影響 TV 動畫引爆了市場。作品誕生之初就取得了非常不錯的評價,尤其是手繪的空戰(zhàn)鏡頭,得到了業(yè)內業(yè)外的認可,并引發(fā)新一輪的熱潮。
但遺憾的是,《強襲魔女》的熱播沒有改善 Gonzo 的財務狀況,最后還是改變不了它走向破產的結局。Gonzo 的破產,也開啟了《強襲魔女》系列顛沛流離的生涯。
兩年之后,高村和宏帶著“小褲褲”們來到了動畫公司 AIC,制作了《強襲魔女2》。續(xù)作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制作組于是趁此機會用了兩年時間制作了劇場版??墒敲\與《強襲魔女》、高村和宏又一次開起了玩笑,跟 Gonzo 一樣, AIC 的母公司因為財務問題導致 AIC 大量企劃被其他公司接收。《強襲魔女》就像一個詛咒一樣,所負責制作的動畫公司,都恰巧地趕上了財務困境,盡管這些都不是《強襲魔女》所造成的。

這時候高村和宏可能也是為了扭轉一下倒霉的運氣,找到了 A-1 Pictures 的高圓寺工作室。這家工作室的主創(chuàng)團隊,像錦織敦史、赤井俊文,也都是當年宅社的成員。他們一同做了《Vividred Operation》。這部與《強襲魔女》題材類似的動畫,也是高村和宏自從做了《強襲魔女》之后,所監(jiān)督的唯一一款非該系列的作品。

這部插曲之后,高村和宏又回到了《強襲魔女》這些親女兒的懷抱之中。這第三家動畫公司是 Silver Link,制作了 OVA 動畫《強襲魔女 勝利之箭作戰(zhàn)》。之后就是描寫 502 部隊的外傳《無畏魔女》。但可能是因為準備不足,《無畏魔女》最后呈現出的觀感并不理想。這可能也是讓高村和宏和版權方角川選擇再一次更換制作公司的原因。
之后,高村和宏就帶著《強襲魔女》來到了 David Production,制作出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通往柏林之路》。

或許看到這里的你會問,這樣一部作品反復地更換動畫公司,還依舊能得到觀眾的好評,這個系列究竟有什么樣的魔力,踉踉蹌蹌地做了 12 年還依舊屹立不倒呢?
那就要從它在國內另一個名字說起了——
“飛天小褲褲”。
“飛天小褲褲”
“飛天小褲褲”,這個非常直白的別稱,很準確地概括了《強襲魔女》的特點。
“飛天”指整個作品中角色和他們的裝備(飛行腳,包括作品中角色使用的武器),其原型都是現實中的王牌飛行員、戰(zhàn)斗機和武器。比如桑妮亞·V·利特維亞克正是來自二戰(zhàn)時期俄軍女性擊墜王,莉迪亞·弗拉基米羅夫娜·利特維亞克。她所用的飛行腳 MIG60 原型正是來自現實中的米格 1 與雅克 1 的結合。
動畫中另一個角色艾拉·伊爾瑪塔爾·尤蒂萊南,原型是芬蘭空軍第一王牌飛行員——艾諾·伊爾馬利·尤蒂萊南。其所用的飛行腳 Bf109G-2 也正是以德國的 Bf109G-2 戰(zhàn)斗機為原型的。而到了第三季,主角宮藤芳佳的飛行腳,也換成了“紫電改”。


“小褲褲”則更為直白,在作品的世界設定中,對抗涅洛伊的魔女,全部以內褲形象示人,下身不穿褲子,也不穿裙子。至于為什么是這樣嘛……我們完全可以看作是系列的兩位生父高村和宏和島田文金的特殊癖好。
因此,《強襲魔女》系列可以這么理解,就是一群歷史中真實存在的飛行員性轉(除了桑妮亞)“穿越”到平行世界,并擁有魔法,共同對抗涅洛伊這個人類的敵人。飛行員們拋棄國別,運用著魔法(具體表現在發(fā)動魔法時,會出現動物耳朵和尾巴)和飛行腳,同仇敵愾地進行反抗。

雖然劇情肯定不是這樣的,但是這么理解能方便些。
這樣的設定,也要歸功于《強襲魔女》系列的原作和角色原案——島田文金。
島田作為業(yè)界著名的“蘿莉控”加“軍武宅”,參與了大量的、有軍武考據的 ACG 項目,其中包括了《武裝神姬》《艦隊Collection》和《少女與戰(zhàn)車》等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現如今,他與兩位機設好朋友海老川兼武、柳瀨敬之一起擔任手游《Alice Gear Aegis》的機械設計和人物設計。在模型玩具方面,島田與壽屋合作的《Frame Arms Girl》更是掀起了領域內的“機娘”狂潮。
島田用“美少女(蘿莉)+機械”的方式創(chuàng)造出來一種極為風格化的特征,而且他筆下的美少女有著非常高的辨識度,讓人一眼就能認出。獨特的臉型,對比度偏暗的上色,搭配上非常特殊的光影效果,以及能頂半張臉、可是虹膜上色并不太強調復雜性的眼睛,組成了島田文金的設計特點。

他另一個非常擅長的領域是對軍武的考據?!稄娨u魔女》中的角色原型、飛行腳和武器,都有歷史對應的人物和裝備;《艦隊Collection》他所負責的角色,無一例外地在艦裝上極為考究?,F如今的島田文金更進一步,直接進行虛擬的機械設計,像《Alice Gear Aegis》還有萬代如今主推的原創(chuàng)拼裝模型“30 minutes missions”系列,證明島田文金即便拋開美少女,依舊有極強的創(chuàng)作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島田的構想與設定中,整個世界觀也絕非501“強襲魔女”和502“無畏魔女”那么簡單,《強襲魔女》系列還有這多樣的企劃形式,和極為龐大的世界構建。
The World Witches
《強襲魔女》的世界觀里,不只是有“強襲魔女”。
實際上,整個系列通過動畫、漫畫、小說、設定集、游戲等多媒體企劃,構建出來一個龐大的“世界魔女”世界觀。僅戰(zhàn)斗單元——聯合軍統合戰(zhàn)斗航空團,就有九個部隊,分別是:
第501統合戰(zhàn)斗航空團“強襲魔女”
第502統合戰(zhàn)斗航空團“無畏魔女”
第503統合戰(zhàn)斗航空團“臺風魔女”
第504統合戰(zhàn)斗航空團“狂熱魔女”
第505統合戰(zhàn)斗航空團“幻影魔女”
第506統合戰(zhàn)斗航空團“高貴魔女”
第507統合戰(zhàn)斗航空團“寂靜魔女”
第508統合戰(zhàn)斗航空團“浩瀚魔女”
第31統合戰(zhàn)斗飛行隊“風暴魔女”

這也是《強襲魔女》整個系列的力量,它用了 13 年的時間,打造出了一個異常龐大的異想世界——不穿褲子或者裙子的“小褲褲”們,腳上穿著以二戰(zhàn)時期戰(zhàn)斗機為原型的飛行腳,拿著二戰(zhàn)時期的武器,在浩瀚的藍天中與敵人對抗。
不光如此,僅在動畫領域,算上《通往柏林之路》,《強襲魔女》就實現了“三連發(fā)”。
在明年一月,由 Acca effe 和戲畫 Production 制作的《世界魔女出發(fā)!》也將推出。這部作品是接續(xù)《強襲魔女 501部隊出發(fā)!》的第二部作品,由同名四格漫畫改編而成。
同樣是明年,由 SHAFT 制作、佐伯昭志監(jiān)督的 TV 動畫《光輝魔女》不出意外的話也會放送?!豆廨x魔女》的定位是偶像動畫,也就是這些魔女們都是非戰(zhàn)斗單元。由此《強襲魔女》也進一步拓展了自己的受眾范圍,帶來一個更為特別的“小褲褲”。從作品的主視覺來看,本作的人設非常細致,表現出色的話,可能又會是一個長期的企劃。你我也都清楚,日本對偶像動畫的狂熱。
不光如此,系列同樣還推出了手機游戲《強襲魔女UNITED FRONT》,用大量的角色追趕時尚的前沿。當然,作品就體驗來看,并不十分理想……
總之,如今的《強襲魔女》在經歷了起起伏伏之后,已經變成了一個規(guī)模龐大且具備巨大商業(yè)價值的綜合性企劃。拋開未來的“餅”和國內不太方便玩到的手游,僅就《通往柏林之路》所表現出來的素質,就足以能夠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動畫之中,并補完前作。

是的,即便拋開關于《強襲魔女》系列的一切外延,光說《通往柏林之路》,就已經足夠吸引人了。
新作所展現的
盡管上一部 30 半小時的 TV 動畫《無畏魔女》只能算得上中規(guī)中矩,還是讓我們堅持了 12 年的觀眾無疑調低了預期。同時,新冠疫情的反復,讓日本動畫制作質量變得不甚穩(wěn)定的當下,也讓觀眾對整個作品所呈現的質量著實捏了一把汗。
但就目前來看,其所展現出的素質,是出乎意料的。
在我下筆之時,《通往柏林之路》已經播出了 6 話,都保持著超高的制作水準,尤其是手繪與 3D 的切換。相信細心的觀眾已經發(fā)現,《通往柏林之路》的戰(zhàn)斗中,手繪與 3D 之間的變換非常巧妙,比如在同一個鏡頭中,涅洛伊(作品設定中的反派機體)射出射線,3D 的角色變成了手繪;再一次射出射線,手繪又變成了 3D。
盡管日本動畫的 3D 與手繪變化已經司空見慣,但在同一鏡頭中的反復切換,著實罕見。這也展現出來這部作品的決心,以及這 12 年來,系列即便命運多舛,但依舊向前的品質。

另一方面,則是制作團隊的穩(wěn)定。監(jiān)督和人物設計高村和宏、人物原案島田文金自然不用多說。而另外兩個同時擔任總作畫監(jiān)督的小野田將人和佐藤道雄也是很早就加入到《強襲魔女》的動畫團隊。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強襲魔女》系列動畫所展現出來的特質:一個是 Gainax 動畫一如既往地喜歡吸收新技術,高村和宏和庵野秀明、今石洋之一樣,對 3D 技術吸收并不停地拓展邊界。另一個就是整個動畫制作者多年如一日的熱愛,高村和宏和島田文金一干就是 13 年。同樣的還有從項目初期就參與制作的人員,在更換動畫制作公司的同時,也持續(xù)的堅守與熱愛。

這樣看來,《強襲魔女》系列是幸運的。
幸運的小褲褲
很多人介紹《強襲魔女》系列的時候,都強調了項目的不幸。經歷了兩次制作公司的破產,甚至有了“克動畫公司”的名號,更換制作團隊又要面臨人員重新磨合的問題。
但在我看來,《強襲魔女》又是幸運的。它有著兩個一直堅持不懈的“生父”,即便更換動畫公司也在保持團隊的穩(wěn)定、制作的穩(wěn)定,也在不斷地拓展項目的世界觀和多樣性。它也幸運在有一群從頭跟到尾,或者是從中間加入的粉絲,讓這個跌跌撞撞的企劃持續(xù)綻放著旺盛的生命力。
而這篇文章的意義,就是讓感興趣的讀者也加入到這個行列里來,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