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包蛋的蛋黃什么時候戳破才好?》:我吃甜粽子這件事很重要

各位好啊,我是大米。
由C媽推薦給大家的動畫電影《大護法》雖然在當(dāng)年上映時并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但從意義上講,大護法做到了脫離傳統(tǒng)神話故事,完全原創(chuàng)故事情節(jié)。這一做法無不體現(xiàn)不思凡導(dǎo)演的大膽?yīng)毜降难酃猓竺滓蚕嘈?,這樣的作品無論其口碑、票房如何,它都可以在近幾年的中國動畫上記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那么,輪到我給大家推番了……
前期,大佬們都推薦了種類多樣的作品,有的番劇觀眾社會現(xiàn)實,有的番劇側(cè)重平和日常,有的番劇熱血沸騰……總的來說就是——好看,特別好看。打個比方,如果把這些番劇比作餐桌上的硬菜的話,那么光是這次暑假推番就可以組成一份饕餮盛宴了。所以相對應(yīng)的,大米準備了一道開胃小菜,請準備好零食和飲料,來享用開學(xué)之前最后的愉悅吧~

本次推薦的番是《荷包蛋的蛋黃什么時候戳破才好》,改編自大日向豪繪制的同名漫畫作品,于2014年8月4日播出。番劇長度為四集,放松時每天播放一集,每集18分鐘,(劃去)跳過ED每集時長約16分鐘,所以只要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可以補完這部作品,而且因為這部作品的本質(zhì)是美食番(并不是啊喂?。源朔c下午茶的相性極佳……
不好意思,這部番雖然名字是叫這么個名字,但相對于美食,這部作品探討更多的問題是享用美食的人。
你以為我是美食番?其實我是神經(jīng)病番噠!
《荷包蛋的蛋黃什么時候戳破才好?》(以下簡稱《蛋黃》)在設(shè)計上比較像是單元劇,每一集分為AB兩部分,每一部分只講述一種食物。番劇主要講了這樣的故事:男主角二郎是一個在吃飯問題上特別……軸的人,他的軸主要體現(xiàn)在吃東西的方式上,比如他會聲稱自己不會吃咖喱,因為在他吃咖喱的方法總能讓他想到摩西分紅海。

男主和女主美冬本來是一對恩愛小情侶,某天早飯吃煎荷包蛋的時候,男主和女主在吃飯方式上產(chǎn)生了分歧,導(dǎo)致二人之間出現(xiàn)了諸多矛盾……
這部番只是看起來像美食番,因為一般套路的美食番,都會把描寫的重心放在對美食的探討和刻畫上,或者會把描寫的重心放在人們在享用美食的時候會露出的各種表情上(比如吃飯吃到爆衣的X藥之靈)。
相比之下,本期推薦的《蛋黃》將重心落腳在了享用美食的人,以及享用美食的不同方法上。所以番劇中出現(xiàn)的菜都是在日本常見的菜式。這樣處理的話,觀眾就不會特別關(guān)注番劇內(nèi)的某些菜做的好吃與否,而是劇中每個角色的吃飯日常。
但是這個日??雌饋泶蕾赓獾?,非常沙雕。動畫在塑造男主形象的時候,大概也是為了彰顯他的獨樹一幟,所以把男主的飲食習(xí)慣放大化并加以夸張。比如劇中男主在面對女主飲食習(xí)慣與自己不同時,就會顏藝,并朝著可憐的女主大發(fā)脾氣(所以你是怎樣找到對象的)。
在這里不得不提一下聲優(yōu)的演繹及良心字幕組的走心翻譯。本作男主的聲優(yōu)在情感渲染上采取的是比較夸張的處理方法,比如該咆哮的時候會咆哮,而咆哮時總會出現(xiàn)男主顏藝的畫面,這就讓番劇變得富有了喜劇效果。
而這種喜劇效果在字幕組走心的翻譯下,更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也就是說變得更沙雕了)。這部番的字幕組在翻譯這部作品的時候時不時的會搭配顏文字,甚至還為男主說明自己飲食習(xí)慣的時候翻譯出一首打油詩(給大佬下跪.gif)。


整部番,有吃的也有沙雕的風(fēng)格,所以在空調(diào)房里一邊喝著快樂水,一邊嚼著薯片,一邊擼著貓主子再一邊看這么沙雕的番——這可是五倍的快樂??!
不過,這部番雖然可以這么沙雕的看,但若細細品味,這部番也可以讓人沉下心來好好思考的。
?
你以為我是神經(jīng)病番?其實我也能好好講道理噠!
吃飯這件事是要有儀式感的。這種儀式感既體現(xiàn)在餐桌的禮儀上,又體現(xiàn)在自己的飲食習(xí)慣上。餐桌禮儀這個很好說,像我們家最重要的一條餐桌禮儀就是要等家里人全到齊了才能開飯——這就是禮儀的儀式感。
飲食習(xí)慣上的儀式感具體又有些不同的說法:一來是飲食方法的不同,比如我在剝香蕉皮的時候一定只會剝成三塊皮,不多也不少;二來是飲食習(xí)慣的不同,比如吃粽子這件事,我既可以只吃甜粽子,也可以只吃咸粽子,也可以選擇“我全都要”。
其實縱觀這部番劇,男主這么軸的原因并不難理解,假設(shè)劇中男主是個甜粽子黨,那么他就會認為“吃甜粽子很重要”,或者更進一步“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吃甜粽子非常的重要”。
那么當(dāng)他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還有咸粽子的時候人,或者遇到了在中秋節(jié)吃咸粽子的人的時候,男主就會感到疑惑(仿佛自己的三觀崩塌了),進而像是遇到異教徒一般,開始否認別人的飲食習(xí)慣,鉆牛角尖。
由于動畫將男主的人物刻畫得過于夸張,劇中的男主會就飲食觀念的不和而勃然大怒,最后總會懟到女朋友離席而去。

存在矛盾就要解決矛盾,劇中承擔(dān)解決矛盾這一任務(wù)的人叫近藤,他是男主的上司兼人生導(dǎo)師。男主在吃飯問題上糾結(jié)的時候,人生導(dǎo)師就會出馬,為男主指點吃飯的迷津。但人生導(dǎo)師的哲理總結(jié)起來最終要的一句便是:“那就按你喜歡的方式去做就好了?!?/span>
我現(xiàn)在是甜粽子黨,這對我來說很重要;你是咸粽子黨,我可能并不能接受,但我知道這個飲食習(xí)慣對你來說很重要。這便是人生導(dǎo)師近藤桑的哲學(xué)。
如果將這句話再提升一點就是:我雖然不接受你的一些想法,但我可以理解你這樣選擇的理由,并且尊重你。這就是人與人之間能夠互通往來的大前提,即求同。
劇中男女主性格差異巨大,日常生活方式畫風(fēng)迥異,彈幕里一直都在刷“女主甩了男主跟我走”,那如此不同的兩個人剛開始又是怎樣走到一起的呢?
因為找相同——草莓蛋糕上的草莓留在最后吃這件事,讓二人產(chǎn)生了信任。盡管他們選擇最后吃草莓的原因不一致,但在吃草莓這個習(xí)慣上,他們是一致的。
短短的四集,本劇從吃飯這件小事入手,刻畫了一個鉆牛角尖的男主變化的過程,他從一開始的總是難以接受轉(zhuǎn)變到后來的學(xué)會理解,既讓人欣慰,又鼓勵看番的人們?nèi)?nèi)省。

總結(jié)一下:
這部短短的美食番雖然并沒有把重心放在美食上面,但番劇本身質(zhì)量不差,內(nèi)容也很夸張幽默,字幕組宛如神來之筆一般的翻譯更是讓番劇在喜劇性和思考性上更上一層。
如果說這部番還有什么亮點的話,就是這部番中有一個角色是由劉婧犖擔(dān)任的配音哦(對的,就是言和的爸爸?。?/span>

那么本次的番劇推薦也就接近尾聲啦,暑假即將結(jié)束,剛巧翻到本文的讀者老爺們可以在看完本文之后馬上回到開頭,點開番劇卡,就可以即刻欣賞這部沙雕美食番啦。
不過在走之前請一定要記得留下一個三連呀,你的支持是我更新最大的動力~
如果還想再坐一會兒的話,那我們可以聊一聊自己不吃的東西或者無法接受的飲食習(xí)慣呢,歡迎在評論區(qū)內(nèi)和大家分享。
順帶一提:我甜咸粽子皆可(愛咸口),甜咸豆腐腦皆可,還沒吃過咸湯圓,討厭大塊的青椒——厭惡的那種討厭。
?

哦哦差點忘了,最后的最后是下一次猜謎的猜謎圖,下一次推薦番劇的猜謎圖如下:

十一天連更終于結(jié)束了,我是大米,我們下期專欄再見ww
PS:往期補番列表活動文的傳送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