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盡甘不來,絕處不逢生(生存現(xiàn)狀)


希望這兩個字,對于普通人的生活而言,早已不是什么所謂的目標了。
現(xiàn)如今看待希望的價值,更像是一種基于生存需要的說辭,我們需要希望,是因為“有人要我們充滿希望”,我們認同希望,是因為“不認同希望就不合群,就會被排斥”。
希望不再成為一個美好的代名詞,而是一種諷刺的現(xiàn)象:
如果希望這兩個字是對別人說的,
那么絕望這兩個字,
就是對自己的“鞭策”。

我認識的一個朋友評價我寫的文章(我并沒有告訴他文章是我寫的,避免為了交際關系說好話)他說這文章寫的太殘酷了,太消沉了。
他認為現(xiàn)實生活雖然不是事事順利,但總歸各有各的出路。
在他眼中,大多數(shù)人的生活是吃得飽飯,有地方住,能存下錢,雖然吃的住的不是那種最頂級的享受,但這樣的生活就可以了。
沒必要再去強調什么“疾苦”之類的事情。
我這位朋友不是什么富二代,只是工作是爹媽那邊幫忙“調整”的,他有車有房,沒有貸款,日子過的談不上多奢華,但吃喝不愁也有自己可以花點小錢玩一下的愛好。
在他眼里,他最瞧不上的就是整天說什么人間有多難的文章,因為他覺得,人總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現(xiàn)狀,即便受一點苦和遭點小罪,最終也能讓自己自得其樂的活著。
我這位朋友的觀點很典型,或者說,這是一群人看待人間疾苦的共識:
他們并非有著什么挑弄是非的惡意,只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太平穩(wěn)了,他們有非常全面的生存保障,他們想要的,想玩的,想得到的東西,雖不能說是想要就有,但他們只要付出一定的金錢就能夠得到,
所以在他們看來,一切付出都是有回報的,所謂苦難,都只是無病呻吟的矯情。
我以前很不能理解這樣的人,有些關注我時間較長的讀者可能知道,我就是從底層一點點做起來的人,我吃過很多的苦(也得過差點要了我的命的疾?。┳屛胰ダ斫膺@些一輩子沒遇到過大風大浪的人,
除非是“工作需要”,否則我對他們的態(tài)度只能用嗤之以鼻來形容。
而現(xiàn)在,我能理解他們的想法,這并非是因為我的心態(tài)變了,而是我越來越覺得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早已跨越了所謂理解二字的概念。
通俗的說,不同層級的人,尤其是上層對下層的理解,不僅淺薄,而且固執(zhí)。
他們根本不知道,那些吃了一輩子苦,越吃越多,越吃越苦的人是根本不會去接受什么“樂觀論”的,他們不說,只是因為他們被絕望洗禮了一輩子,他們所經(jīng)受的痛苦也許并非是什么天崩地裂的,
有一種苦,起初就像是一根針,扎你一下,你疼一下,你想解決這種刺痛,但是你發(fā)現(xiàn)你根本沒有能力阻止那個扎你的“存在”,后來,扎你的頻率越來越高,扎的越來越深,你受不了了,拼了也不想在這么活著了,但是現(xiàn)實打的你頭破血流,你不反抗了,是因為沒力氣了,
結果,你還是干著,低著頭干著,針扎下去的時候,還是疼,但是你知道,這就是命,可這不該是你的命,只是這種疼痛強行讓你“認命”。
我見過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這輩子都沒有真正抬起過頭,他們不相信的東西太多,不是因為他們的戾氣太重,
是的,那些真正遭受著痛苦的人,其實如果你深入接觸他們的話,會發(fā)現(xiàn)他們其實沒什么戾氣,因為他們的戾氣。
都讓現(xiàn)實的“針”,給扎的“泄了氣”。

我一直認為,如果一個人能從低谷之中爬回他的人生巔峰,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情。
我為什么不提他的能力?為什么不提他的堅持?因為我知道,太多太多的人,他們的能力不差,他們的堅持不弱,但是他們爬不上巔峰,
他們在谷底能活下來,能活著,就已經(jīng)是難能可貴的事情了。
所以,后來的后來,我不再質疑那些不能理解苦和難的人們,因為沒經(jīng)歷過的他們,是無法通過想象去理解那些扎在身上的痛,究竟能讓他們失去什么:
在我們這個社會中,有那么一群人,
他們不想麻木,
但是他們更不敢清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