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主義變成逃避,結(jié)果竟是如此殘酷,不忍,不舍,不安
有錢沒錢,最后其實生活都差不多,一樣叫外賣,打開飯盒,色香味俱全,都是地溝油和海量味精的魔幻組合。
沒錢的邊吃邊勵志,總有一天創(chuàng)業(yè)成功,邁進億元退休金俱樂部,安心養(yǎng)老,不再叫外賣;有錢的也在給自己鼓勁,再忍忍,且再忍忍,等到更上一層樓,好徹底退休,去加拿大養(yǎng)老,也不用自己一個大老板,還常常為了鼓舞士氣,跟下屬加班,一起叫外賣。
說起來都是辛酸淚,都是滿心的終有一日要愜意歡度晚年的意淫。怕是都很難實現(xiàn),一個是夠不著,一個是舍不得。想的明白的,都是不怎么有錢的,算是小康吧,竟然都早早把工作辭了,每天自然睡,自然醒,看看畫展,喝喝咖啡,偶爾組織一個近郊溫泉游,也是蠻不錯的。
這種類型,我竟認識好幾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手里有那么倆三套房。唉,怎么說呢,若是有時光機器,回到十幾年前,我可能也不會再把精力投入到無限的工作中,先四處借錢貸款,買個十套房。
人到中年,功利主義傾向伺機蠢蠢欲動,要不得啊要不得。還是要不分是非曲直,一門心思,上班打卡去。理想主義在任何時候都值得贊賞,但是逃避,并不是一種值得贊賞的理想。
最近看到一個新聞,一個非常年輕的導(dǎo)演和作家,上吊自盡了,雖然并不認識,但在書店其實翻閱過他的小說,是特別晦暗幽默的一種行文敘述,我曾以為這是作家——新一代的作家抖機靈的調(diào)侃方式,對于貧窮,對于失戀,對于家庭的幻滅,自我嘲諷,無窮哀嘆,現(xiàn)在看起來,其實都不是一種修辭,都是他內(nèi)心的大實話,大白話。是真的無路可走而自我了斷。也只有藝術(shù)家會這么絕望,也是因為理想,也是因為理想的泡沫,一個一個,破了。
要不然有什么活不下去的呢?送外賣一樣自在,比普通白領(lǐng)收入更豐裕。但理想主義變成逃避,結(jié)果竟是如此殘酷,不忍,不舍,不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