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第二部) 》【法國】巴斯夏 第二部分 經(jīng)濟學與生活(五)
第二十七章? ? 貿(mào)易保護主義四幕劇
1
四幕表演劇?
第一幕?
這一幕發(fā)生在市議員彼得的公館。窗外環(huán)繞著翠綠的樹叢,三位紳士在熊熊燃燒的火爐邊促膝長談。?
彼得:我說,雖然大家都吃飽喝足了,但不會有任何東西能像火爐那樣使人感到溫暖。你們不得不承認,這真是一種愉快的享受。唉,然而,有多少人像洛伊德維奧特一樣:“要靠哈氣來溫暖雙手, 因為沒有生爐的柴火! ”可憐的人類?。】隙ㄊ巧仙n讓我的腦海里突然浮現(xiàn)出了一個行善的想法。你們可以看到那些看著長勢還不錯的樹木吧?我想把這些樹砍了,免費分給窮人用來生爐火,而且等砍完之后把砍樹的斧頭也一并送人。
鮑爾和約翰:什么!免費??
彼得:也不是全部免費。假如我要這樣做善事的話,很快就會將我的財產(chǎn)揮霍一空的。我估算過,這片樹木的總價約為1 000里弗,砍下來之后獲得的收入,將比原來多很多。
鮑爾:不可能的。如果你不把樹木砍掉,獲得的收入肯定比你鄰居的要高,因為你給樹林做過保養(yǎng)而他們沒有。如果樹木被砍掉,就只能當作廢柴,燒火用,這就與其他的樹木沒有區(qū)別,每車樹木的價格也就不可能比其他的高出一個里弗。
彼得:行了,別說了!各位理論家先生,請記住我是個實干家。我會很好地維護自己商人的聲譽,不會讓人把我當成傻瓜的。你覺得我會以漂木的價格來銷售我的木頭,并且還樂在其中嗎?
鮑爾:你只能按這個價格出售。?
彼得:你們想的太簡單了!假如在巴黎銷售漂木不被允許呢??
鮑爾:那情況就不一樣了,然而你如何才能阻止銷售漂木呢??
彼得:給你說實話吧。漂木想要進入這個城市,必須每要繳納10蘇斯才被允許。明天我就說服議員們把關稅提高至100、200、300里弗——簡單地說,讓關稅提高到一根圓木也別想進入?,F(xiàn)在你明白了吧?如果那些幼稚的人們不想被凍死,就必須從我的木場購買柴火。他們持續(xù)不斷地來我這里買木頭,我會按重量出售,定價堪比黃金。雖然這是一場經(jīng)過周密規(guī)劃的看起來很不錯的慈善活動,但我將掌握絕對的主動權。
鮑爾:真是個絕妙的計劃!它倒是給我了啟發(fā),使我想到另一個同樣有效的方案。
約翰:請告訴我們是什么方案,也是所謂的慈善活動嗎?
鮑爾:你認為諾曼底盛產(chǎn)的黃油怎么樣??
約翰:特別好吃。?
鮑爾:或許吧!剛吃到嘴里的前幾分鐘覺得還可以。但是吃這種黃油你會不會覺得嗓子像被灼燒???我準備在巴黎生產(chǎn)質量更好的黃油。我準備飼養(yǎng)四五百頭奶牛,把牛奶、黃油和芝士分給窮人。
彼得和約翰:什么?你也做慈善??
鮑爾:別胡說!我們始終都要維持良好的慈善形象。這是一個很好的形象,就算是假面目,但對好多事情來說,這是最好的借口。我將我的奶油賣給人們,人們支付給我金錢。你覺得這是正常的銷售行為嗎??
約翰:按照《貴人迷》里面的說法,這就不能算。然而無論你用哪個詞來稱呼,你都會葬送了自己。巴黎在飼養(yǎng)奶牛方面怎么能跟諾曼底相提并論呢?
鮑爾:我的優(yōu)勢是能夠節(jié)省運輸成本。
約翰:那好吧,然而即便加上這項成本,諾曼底還是比巴黎強很多的。
鮑爾:你認為只要在價格上占有優(yōu)勢就可以戰(zhàn)勝他人嗎?
約翰:這是常識。實際上,你就是被別人戰(zhàn)勝的人。
鮑爾:沒錯,跟堂·吉訶德有一樣的下場。但是桑喬也有不走運的時候。約翰,我的朋友,你怎么能忘了入市稅呢??
約翰:入市稅?這與你的黃油又有什么關系呢?
鮑爾:從明天起,我要申請保護。我要游說公社禁止諾曼底、不列顛的奶油進入巴黎。如果公社能夠同意的話,人們就只有兩種選擇:選擇不吃黃油;如果想吃的話,就只能到我這里來買,并且價格由我來掌控。
約翰:先生們,我必須要承認,我已經(jīng)深深地佩服你們的人道主義行為。俗話說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我已經(jīng)做了決定,不會有一個人認為我是個微不足道的市議員。彼得,熊熊烈火已經(jīng)燃燒了你的激情;鮑爾,黃油也激發(fā)了你的聰明才智;現(xiàn)在,我認為我的靈感也被這塊臘肉喚醒了。明天,我要提議,不干凈的動物不可以進入希伯來,由我獨家經(jīng)營管理,既包括生豬也包括豬肉。這樣一來,我要在巴黎市中心建造最好的豬圈,我將變成養(yǎng)豬戶和屠夫。我倒是想見識一下,善良的巴黎人怎么能不到我的店鋪買豬肉。?
彼得:不要著急,先生。假如你通過這種方式提高了黃油和臘肉的價格,你會減少我從木頭中獲得的利潤。?
鮑爾:是啊,這會讓我的方案失色不少,因為我的受益會使你們的木頭和火腿收益減少。
約翰:假如你們以高價將柴火和黃油出售給我,我再以高價將臘腸出售給你們,哪里還有什么利潤可掙呢?
彼得:好了,我們不要再為此爭論不休了,我們可以進行合作和協(xié)商。另外,只看重一己私利并不是明智的做法,還應該考慮到整個人類。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是充滿熱情的,難道不是嗎??
鮑爾:說的很對,人們在吃面包時應該有可以涂抹的黃油。?
約翰:毋庸置疑,人們的餐桌上還應該有一些臘肉。
全部:為慈善歡呼!人道主義萬歲!明天在市政廳將掀起一場風暴。
彼得:噢,差點忘記了。補充一句非常重要的話。我親愛的朋友們,在這個自私自利的時代,沒有什么是值得信賴的了,最純潔的動機常常遭到誤解。鮑爾,你搞定本地木頭的事情;約翰,你解決本地黃油的事;而我,將竭盡所能做好本地豬的供應。這樣的話,就可以免遭惡意的猜忌了。?
鮑爾和約翰(起身離開):絕對是個聰明的家伙!
2
第二幕?
市議會會議?
鮑爾:各位同仁,每天都有數(shù)不清的木頭像潮水一樣涌入巴黎境內,這導致了巨額的資金外流。這樣下去,用不了三年的時間我們就會陷入崩潰境地,到那時候,窮人們的情形又會是什么樣呢?(人們的歡呼聲)讓我們禁止進口所有木頭。我之所以這么說,并不是為了自身的利益,是因為我全部的木頭加起來還不夠制作一根牙簽。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完全不帶有一點兒個人利益色彩。(聽聽!聽聽!)而彼得所擁有的一批樹能使巴黎市民的燃料供應得到保障,巴黎就不必再依賴約納的木炭商人了。你有沒有這樣想過,假如這些擁有森林的外國人突然不再給巴黎提供木頭的話,我們就將被凍死。所以,我們應該禁止從國外進口木頭。如此一來,我們既不會把錢流失掉,也可以在國內建立木頭砍伐產(chǎn)業(yè),為工人的就業(yè)和收入提供新的途徑。(掌聲響起來)?
約翰:對于前面這位優(yōu)秀發(fā)言人所提的建議,我非常贊同,他是一個很重視人道主義的人,就像他說的那樣,沒有任何利益關系。只不過不能再讓這種肆意妄為的不受約束的出入維持下去了,這會給我們的市場帶來諸多競爭,因此,那些在任何商品的生產(chǎn)中處于弱勢的群體就沒有任何保護可言,鋪天蓋地的競爭就會把我們淹沒,巴黎的工業(yè)也將會毀于一旦。政府要做出明智的決策,通過征收選擇性關稅,使生產(chǎn)條件趨于相同,允許生產(chǎn)成本比巴黎高的外地商品流入巴黎,這樣我們才能免于不平等競爭。比如,我們怎樣才能讓產(chǎn)自于巴黎的牛奶和黃油與產(chǎn)自不列顛和諾曼底的一較高下呢?先生們,不要忘了,布里多尼人在土地、草料和勞動上的花費遠少于我們,難道為了使機會均等我們不應該征收城際保護關稅嗎?我提議牛奶和黃油的關稅應提高1 000%,假如有必要的話還可以更高。盡管這樣做會支付更多的錢,但他們的工資也相應提高了。我們應該看到牛圈和奶制品增加了,奶油產(chǎn)業(yè)獲得了迅猛發(fā)展,新工廠也應運而生。我從來就沒有出于利益的考慮要求你們贊同我的提議。我不養(yǎng)牛,也不會養(yǎng)牛,我只是盡量幫助那些勞苦大眾。(歡呼,掌聲)?
彼得:在這次會議中,能看到各位政界要員如此純正的居心、如此振奮人心、如此費盡心機地從人們的最大利益出發(fā),我感到十分欣慰。(歡呼)我對他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感到無比敬佩,這實在是再高尚不過的情操了,我別無他法,唯有向他們學習。在他們的提議之后,我還要再加一個提議,就是不允許普圖瓦的豬進入巴黎。我并不準備自己養(yǎng)豬或賣豬肉,因為如果那樣的話,我會因自己的臉面而保持緘默,然而這并不是一種使人丟臉的做法。先生們,不然的話我們就得向普圖瓦的農(nóng)民支付酬金,他們毫無顧忌地進入我們的市場,控制一些原本由我們自己經(jīng)營的產(chǎn)業(yè),在把他們的臘腸和火腿傾銷給我們之后,他們怎么不從我們這里購買一丁點兒東西呢?難道還不夠清楚嗎?假如這個產(chǎn)業(yè)從普圖瓦遷到巴黎,就能給巴黎工人帶來新的工作機會。那么,先生們,很有可能,就像萊蒂布杜瓦具體而微的見解,我們的全部臘肉都是從普圖瓦買來的,而我們卻沒有把任何物品出售給他們,而是提供了資金。這樣下去的話,我們可以支撐多久?所以,我們堅決反對這幫欲壑難填、心腸歹毒的競爭對手在我們這里傾銷商品,導致同樣的商品我們自己都無法生成。議員們,巴黎給了我們充分的信任,讓我們不要辜負了這份信任。人們需要工作,我們就為他們創(chuàng)造工作的機會;假如要他們?yōu)榕D肉多支付一點錢,我們至少能以大局為重,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來成全大部分人的利益,履行一個具有清晰頭腦的議員應盡的義務。(雷鳴般的掌聲)
一個聲音說:我聽你們談到的很多事情都是關于窮人的。然而,為他們提供工作是要付出代價的,他們被剝奪的木頭、黃油和豬肉的價值遠非工作所能帶來的。?
彼得、鮑爾和約翰:需要對我們的提議進行投票表決,投票決定我們的提議是否被采納,遠離烏托邦、理論家和形而上的思想家,投票決定!投票決定!
(三個提議被通過了)
3
第三幕?
20年以后:
雅克·波霍姆和他的兒子
兒子:父親,做決定吧,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離開巴黎了,這里已經(jīng)沒有我們的安身立命之地了。不僅沒有工作,而且商品的價格也高得承受不起了。?
父親:孩子,一個人顛沛流離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你是不會知道的!
兒子:那總比餓死好吧。?
父親:孩子,你走吧,去尋找一個適合生活的地方居住吧。而我自己無論如何也不會離開這里,因為你的母親、兄長和姐妹全部都長眠于此。我希望與這些先我而去、留我一人在這個凄涼之地死去的親人們做伴。?
兒子:親愛的父親,振作一點。我們會在別的地方找到工作的——普瓦圖、諾曼底或者不列顛。聽人說,所有巴黎的工廠正在逐漸轉移到這些遙遠的城市。?
父親:這不難理解。因為不能把木頭和食物繼續(xù)賣給我們,這些地方的人就不會生產(chǎn)超出自身需要的產(chǎn)品。無論時間和資金是否充裕,原先由我們提供的商品,他們都會自己來生產(chǎn)。
兒子:如同巴黎不再繼續(xù)生產(chǎn)精致的家具和精美的服飾,轉而去種樹、飼養(yǎng)豬和奶牛一樣。盡管我年齡還不大,但還對大商場有些印象,還記得那些優(yōu)雅的左鄰右舍,碧草連天、樹木繁茂的塞納河畔以及繁忙的碼頭。
父親:當內地的一座座城市相繼興起,而巴黎卻變成了一片荒涼之地。倒退得令人深感意外!這一切后果都是由三個議員的誤導造成的,再加上公眾的愚昧,我們才會面臨這樣的滅頂之災。
兒子:父親,跟我說說這段往事。?
父親:這件事并不復雜,為了提供新的就業(yè)機會在巴黎建立三個新的產(chǎn)業(yè),進口木頭、黃油和豬肉都會遭到他們的禁止。他們硬是授權給自己為公民提供商品的權利。首先,他們讓價格不斷上漲,任何人都沒有購買這些商品的充足的收入,購買了少量的商品就已經(jīng)囊中羞澀了,再也沒有額外的錢去買其他物品。這給巴黎的所有產(chǎn)業(yè)帶來了致命的打擊,沒多久,當其他城市的所有市場都不再接納巴黎的產(chǎn)品時,這些產(chǎn)業(yè)的衰落速度就更快了。貧困、死亡和移居等使巴黎人口減少。?
兒子:這種狀態(tài)什么時候才能停止?。?
父親:當巴黎變?yōu)樯趾痛蟛菰瓡r。?
兒子:這三個議員一定賺得盆滿缽滿了吧。
父親:一開始他們得到的利潤確實是很豐厚,可是好景不長,最后也難逃厄運。 兒子:為什么會這樣呢?
父親:你眼前的這片廢墟曾經(jīng)是一棟綠樹成蔭的豪華公館。假如巴黎一直擴張下去,彼得可以收取遠比今天的賣價高很多的租金。?
兒子:那現(xiàn)在的狀況又是如何發(fā)生的呢?是因為他的競爭對手不存在了嗎?
父親:賣者之間沒有了競爭,買者之間的競爭也日益衰弱,直至巴黎變?yōu)榛臎鲋兀说媚切┝值氐膬r值也就當于邦迪森林中面積相當?shù)囊粔K林地而已。如此一來,與其他所有的不公正沒有什么分別,壟斷也為自己埋下了自我毀滅的禍根。?
兒子:對于你所講的內容,我還是不太懂,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巴黎衰落了。難道一點都沒有辦法取締這個20年前彼得和他的伙伴們在市政會議上確定的不公正的法律嗎?
父親:讓我來給你講一個秘密。在巴黎我就是干這件事的。我要得到人們的幫助,要在他們的幫助下把關稅恢復到以前的狀態(tài),鏟除在他們頭上轉嫁的致命法規(guī),這些法規(guī)就像寄生蟲一樣仍在潛滋暗長。?
兒子:你可以肯定這樣做就能成功嗎?
父親:呃,正好相反,這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彼得、鮑爾和約翰之間很有默契,為了不讓其他地方的木頭、黃油和豬肉出現(xiàn)在巴黎,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何況還有很多人的支持,對于這三種受保護產(chǎn)業(yè)給自己帶來的工作,這些人看得非常清楚,他們知道需要多少伐木工人和牧牛人,他們都可以去應聘。然而,他們不可能清楚地知道,在貿(mào)易自由的條件下,自己能提高多少就業(yè)率。?
兒子:假如他們想要的就是這些,你應該給他們講明白。
父親:孩子,像你這么大的人總會自以為是。就算我寫下來,也沒有人會去看我所說的話,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閱讀的時間。他們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廢寢忘食地工作,才能維持生計。一旦我說出來,我就會遭到議員們的封口。所以,人們會長期在歧途上跋山涉水,那些政黨對公眾的熱情只增不減,他們更愿意面對未來的問題而不是糾正之前的錯誤。所以,我將要解決一個問題并對付當前的兩大力量——民眾和政黨。哦!我似乎已經(jīng)感覺到了,有一場可怕的風暴正面目猙獰地盯著膽敢質疑植根于國家制度的那個莽撞的人,一旦有什么風吹草動就會把他吹得頭昏眼花。?
兒子:公正和真理將與你同行。?
父親:但武力和輿論都掌控在他們手中。要是我還年輕就好了!然而歲月不饒人,我的全部力量已被苦難所耗盡。
兒子:那么,父親,拼盡你余下的所有力量為你的國家效力吧。為了這項解放事業(yè)而努力奮斗吧,我會毫不猶豫地繼續(xù)完成您未完成的事業(yè)的。?
4
第四幕
群眾起義?
雅克·伯霍姆:巴黎人,讓我們去向議會要求實施城市關稅改革;要求將關稅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所有的公民都應該擁有自由,自主選擇去合適的地方購買木頭、黃油和豬肉。?
群眾:自由萬歲!?
彼得:巴黎人,千萬別受那個詞的誤導。假如你連錢都沒有,自由又從何談起呢?假如你沒有工作,本錢又是從哪里來呢?巴黎可以生產(chǎn)像邦迪森林那么便宜的木頭、像普瓦圖那么廉價的肉以及像諾曼底那么物有所值的黃油嗎?假如不顧成本放任這些頗具競爭力的商品大量涌入的話,我們的伐木工人、養(yǎng)牛工人和豬肉商販又會有什么樣的處境呢?離開了保護,巴黎將沒有他們的立足之地。
群眾:保護萬歲!
雅克·伯霍姆:保護?真正得到保護的是工人們嗎?經(jīng)營木頭的商人也應該面對競爭,難道你們不需要與別人展開競爭嗎?他們不具備立法提價的權力,除非同時要求立法提高工資報酬。難道平等不是你們追求的目標了嗎??
群眾:平等萬歲!
彼得:千萬別相信這個鼓吹者的鬼話。我們確實提高了木頭、黃油和豬肉的價格,但我們這么做是為了給工人帶來更高的待遇。我們這樣做完全是出于慈善之心。
群眾:慈善萬歲!
雅克·伯霍姆:假如你可以通過城市關稅來提高工資,就不應該通過關稅來提高商品價格。巴黎人民需要的是公正,而不是慈善。?
群眾:公正萬歲!
彼得:正是商品的高價格才能帶來高工資。
群眾:高價格萬歲!
雅克·伯霍姆:假如黃油的價格很高,究其根本不是因為你們支付給工人的工資高,甚至也不是你們得到的利潤高,主要是由于巴黎糟糕的產(chǎn)業(yè)布局,因為那些本該在鄉(xiāng)下生產(chǎn)的商品,你卻堅持讓人們在城市里生產(chǎn);而那些本該在城市里生產(chǎn)的商品,你卻堅持讓人們在鄉(xiāng)下生產(chǎn)。這并沒有帶給人們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僅僅是調換了工作種類罷了。不是人們的工資提高了,而是他們不能再以低廉的價格來購買任何商品。?
群眾:低價格萬歲!?
彼得:這個人企圖用花言巧語來蠱惑人心。讓我們更直接地來審視這個問題。難道不是嗎?假如允許黃油、木頭和豬肉進入的話,我們就會被淹沒在這些商品中,難道這些過量的商品就不會拖累我們嗎?所以,要脫離這種新型入侵,別無選擇,只有將我們的大門鎖得緊緊的;要想保持商品高價格,也只能通過人為地制造稀缺來實現(xiàn)。?
稀稀拉拉的幾個聲音:稀缺萬歲!?
雅克·伯霍姆:讓我們來對這個問題的正確性商討一番。把巴黎的全部物品都分配給巴黎人民,假如巴黎的肉、黃油和木頭全部都變少了,那么每個巴黎人所能得到的數(shù)量就會相應地隨之減少?,F(xiàn)在,假如我們禁止進口這些商品,與允許進口時相比,商品的數(shù)量就會減少。只有商品總量充足了,我們每個人能夠得到的商品才會更多。
群眾:充足萬歲!
彼得:他說什么都無所謂了。他永遠都不會讓你們知道,限制競爭是對你們有利的。?
群眾:反對競爭!
雅克·伯霍姆:雖然說得滔滔不絕,他們不可能與你們共享由限制措施帶來的好處。?
群眾:反對限制!
彼得:對我來說,假如讓貧窮的牧牛人、養(yǎng)豬人的日常生活無法維持下去,如果讓他們成為理論的犧牲品,那么正常的公共秩序將無法得到維持。工人們,那個人是不能相信的,他是無情無義的諾曼底人的代理者,他從那里得到命令。他是個叛徒,應該對他處以絞刑。
(群眾默不作聲)
雅克·伯霍姆:巴黎人,我今天講到的所有事情,早在20年前就已經(jīng)講過了,當時彼得正準備通過犧牲你們的利益借助城市關稅的幫助來牟取私利。我不是諾曼底人的代理者。你們要是愿意的話,就對我施以絞刑吧,但這絲毫不會使你們的處境有所改善。朋友們,問題的關鍵并不在于雅克·伯霍姆或彼得誰更該死,而在于你們是不是真的對自由貿(mào)易感到害怕,你們是否受到了限制的傷害。
群眾:我們需要的不是絞死哪個人,我們需要的是個人自由。
第二十八章? ? ?魯濱孫與星期五的爭論
1
“什么是限制???”?
“限制就是部分禁止。”
“那什么又是禁止?”?
“禁止就是絕對限制?!?
“那這兩個詞之間的關系又是怎樣的呢?”?
“這兩個詞之間僅僅存在著程度的不同而已。它們之間的關系可以用圓上的弧與圓本身的關系來表述?!?/p>
“所以,如果禁止是不利的,那么限制也必然不會帶來什么好處?!?/p>
“圓上的一段弧實質上也就是圓的一部分啊?!?
“那么籠統(tǒng)地用來稱呼限制和禁止的詞語是什么呢?”?
“保護主義?!?/p>
“保護主義最終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呢?”?
“人們?yōu)榱说玫酵瑯佣嗟某晒枰母嗟膭趧?。?/p>
“人們?yōu)槭裁磿ΡWo主義制度如此情有獨鐘呢?”
“因為,當在自由貿(mào)易下人們?yōu)榱说玫降攘康某晒枰母俚膭趧訒r,人們會因表面上的勞動減少而感到害怕。”
“為什么說是表面上的勞動呢?”?
“因為節(jié)省下來的勞動可以用在別的事情上?!?
“別的事情,什么事情???”?
“這不能確定,也沒有確定的必要?!?
“為什么?”
“因為,假如只用原來9/10的勞動就可以生產(chǎn)法國消費者所消費的全部商品的話,至于人們將節(jié)省下來的那部分勞動去獲得哪些新的滿足,誰都不會知道。有人或許想穿得更體面一些,有人或許想吃得更營養(yǎng)一些,有人或許想得到更好的教育,還有人或許想得到更多的快樂……”?
2
“請對保護主義的作用和效果進行一番解釋和說明吧。”?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對復雜的案例進行考察之前,讓我們先從一個很簡單的事例開始吧?!?
“請簡單舉例說明吧?!?/p>
“知不知道魯濱孫·克魯斯是怎樣在沒有鋸的情況下制作出一塊木板的?”
“知道,他先把一棵樹砍倒,接著分別從兩邊開始用斧頭修整樹干,終于修整出了一塊厚木板?!?
“這樣他是不是耗費了很多勞動?”?
“足足兩個星期?!?/p>
“那段時間他靠什么生活啊?”
“他的儲備啊?!?
“斧頭有沒有發(fā)生變化???” “有啊,斧頭最后變得很鈍了?!?
“一點沒錯。也許你對這件事并不知情:就在魯濱孫·克魯斯準備拿起斧頭砍樹時,他看到海浪把一塊厚木板沖上了沙灘?!?/p>
“呵,真是太幸運了!他是不是趕緊跑過去撿了呢?”?
“這是他最初的想法,然后他打消了這個念頭并進行了下列推理: 假如我去撿那塊木板,只要花點力氣把它扛回來就可以了,所需要的時間只不過是在沙灘和山崖之間走一個來回而已。 然而,我要是自己用斧頭制作一塊木板的話,首先,所花費的時間肯定要足足兩周;其次,這會讓我的斧頭會變鈍,我還得經(jīng)常磨斧頭才能保持鋒利;此外,我的儲存也將被我消耗,我必須要花時間來充實我的儲存。如此一來,勞動就是財富。很明顯,假如我去海灘把那塊飄來的木板撿回來,只會使自己的利益受損。目前保護我的個人勞動才是最重要的,幸好我很清楚這一點,我甚至不惜多跑幾步路把那塊木板踢回大海里去!”
“多么可笑的邏輯??!”
“也許是吧。那些通過禁止進口外國商品的方式來對自己的國家實施保護的推理與上述的推理方法沒有什么區(qū)別。他把能減少自己勞動的木板踢走了,其目的只是讓自己付出更多的勞動。所有這些勞動都不會帶來利潤,甚至海關官員的勞動也是如此。魯濱孫把漂來的木板踢回到大海當中所耗費的辛苦勞動就是很好的說明。只要把國家當作一個整體來看,你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些國家的邏輯推理與魯濱孫的思路如出一轍?!?/p>
“難道他不明白可以用節(jié)省下來的時間做些別的事情嗎?”
“別的什么事情呢?”
“只要一個人還有未能實現(xiàn)的愿望并且時間允許的話,他總是有事情做的。我沒有必要在這里逐個列舉出他可能會做的事情?!?
“我可以非常確定地說出他可能忽略的事情?!?
“我始終都認為,任何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他混淆了勞動與成果,最后又混淆了勞動與取得方式,我馬上就證明給你們看……”
“沒這個必要了。真實的情況是,以最簡單的方式揭示限制或禁止制度會造成某種錯覺。假如人們通過這個例子,認為事情看上去很荒唐,其原因在于這個例子中消費者與生產(chǎn)者其實是一體的。”
3
“因此,接下來,我來舉一個稍微復雜一些的例子?!?/p>
“好的。過了一段時間,在魯濱孫遇到了星期五后,他們把各自的資源集中起來,聯(lián)合經(jīng)營一家‘公司’。
上午,6小時打獵的成果是4筐獵物;
晚上,在園子里工作6小時,采摘了4筐蔬菜。
有一天,有一艘大船造訪了絕望島。從船上走下來一個英俊的外國人,在得到許可后,他坐到了這兩位獨居者的旁邊。他品嘗了園子里生產(chǎn)的蔬菜并認為非常不錯,主人送別他的時候,他對主人說: ‘慷慨大方的島主,我居住的地方出產(chǎn)的獵物比這里還要多,但是那個地方的人對園藝一竅不通。假如你們愿意用2筐蔬菜進行交換的話,我每天晚上都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給你們帶來4筐獵物?!?
聽了這些話,魯濱孫和星期五要回去好好商量一番,他們的討論非常有意思,下面是他們討論的全部內容。?
星期五:朋友,你怎么看待這件事?
魯濱孫:千萬不要上當!假如我們答應的話,我們就毀了。
星期五:真的是這樣嗎?我們認真地計算一下。
魯濱孫:我都已經(jīng)計算過了,得到這樣的結局是毋庸置疑的。這種競爭只會讓我們的狩獵產(chǎn)業(yè)衰亡。?
星期五:我們要是接受獵物的話會產(chǎn)生哪些不同呢??
魯濱孫:你的書生氣太重了!這不再是我們勞動的產(chǎn)品。
星期五:沒有關系,因為如果要得到這些,我們必須付出一部分蔬菜作為代價!?
魯濱孫:我們能得到哪些好處呢??
星期五:我們需要花費6小時的勞動才能得到4筐獵物。這個外國人只要我們用2筐蔬菜進行交換,我們只需花3小時就能生產(chǎn)出這2筐蔬菜。所以,我們獲得了額外3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
魯濱孫:你還不如說他們使我們的生產(chǎn)活動減少了,這正好是我們所損失的。勞動就是財富,假如節(jié)省了1/4的工作時間,我們相應就會減少1/4的財富。?
星期五:朋友,你犯下一個很大的錯誤。在進行交換之后,我們會得到同樣多的獵物、同樣多的蔬菜,但多出了3小時的自由支配時間。這就是我所謂的進步,否則世界上完全就不存在任何進步了。?
魯濱孫:你是站在總體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情的!我們怎樣利用多出的這3小時?
星期五:我們可以做些別的事情。
魯濱孫:啊!我找到你的癥結所在了。你不能具體說出能做哪些事情,別的事情、別的事情——只是這樣一說罷了。
星期五:我們可以釣魚,可以對我們的小屋進行裝飾,可以讀一讀圣經(jīng)。
魯濱孫:烏托邦!誰知道我們應該做其中的哪件事情?還是每一件我們都應該做呢?
星期五:嗯,假如沒有尚未得到滿足的事情的話,我們還可以好好休閑一下。休閑對人不是有很多好處嗎??
魯濱孫:然而,假如人們整天都無事可做的話,將會被餓死。?
星期五:我親愛的朋友,你走進了一個危險的怪圈。獵物和蔬菜的供給并不會因為我所說的休息而有絲毫的減少。你是不是忘了在國際貿(mào)易下,我們每天進行9小時的勞動所獲得的食物與我們以前勞動12小時所得到的食物一樣多。?
魯濱孫:你很明顯不是在歐洲長大的。你看過《主導產(chǎn)業(yè)》嗎?這本書中講道:‘節(jié)省下來的全部時間都是損耗。最重要的是生產(chǎn),而不是消費。假如我們所消費的不是我們通過勞動直接生產(chǎn)的,就不存在任何價值。你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很富裕嗎?其衡量標準不是你欲望的滿足程度,而是你的努力程度?!@就是《主導產(chǎn)業(yè)》向你講述的道理。對我自己來說,我不是空泛的理論家,我只看到我們失去了狩獵業(yè)。
4
星期五:多么深刻的見解啊,然而……
魯濱孫:不存在什么然而。而且,就算考慮到政治原因,也不應該讓這些來自貪得無厭的外國人的商品踏入國門一步。?
星期五:政治原因!?
魯濱孫:沒錯。首先,他們給我們提供的這些商品是他們的優(yōu)勢產(chǎn)業(yè)。
星期五:這樣不是挺好的嗎,反過來,我們對他們來說也是一樣的啊。?
魯濱孫:那么,時間長了之后,我們就會對他們很依賴。?
星期五:而他同樣會依賴我們啊。我們需要他們生產(chǎn)的獵物,他需要我們生產(chǎn)的蔬菜,我們的友誼將一直維持下去。
魯濱孫:你所說的內容都太抽象了!你想讓我叫你永遠閉嘴嗎?
星期五:走著瞧吧。我還是期待能得到一個更好的理由。?
魯濱孫:這個外國人如果懂得了園藝,而他居住的地方又比我們肥沃。你認為會產(chǎn)生怎樣的結果呢?
星期五:沒錯。我們與這個外國人之間的關系會變壞,他可以在自己那里以更少的勞動獲得蔬菜,他以后將不再需要從我們這里進行交換。他也不需要再給我們獵物,因為我們沒有什么可以與他進行交換的東西了,因此,我們就會回到今天你所喜歡的這種狀況。
魯濱孫:真是頑固不化!難道你沒有看到,他會通過傾銷他的獵物來毀掉我們的狩獵業(yè)?他還會向我們傾銷他們的蔬菜,使我們的園藝業(yè)一敗涂地。?
星期五:然而除非我們能給他別的東西,也就是我們能夠找到生產(chǎn)可以節(jié)省我們的勞動的其他東西,這種情形會發(fā)生。
魯濱孫:其他東西、其他東西!你說了半天無外乎這個。你太脫離實際了,我的朋友。你的腦子都被不切實際的想法占據(jù)了。
這場爭論持續(xù)了很久,雙方各執(zhí)己見,勝負難分。然而由于魯濱孫可以對星期五產(chǎn)生影響,所以他的觀點就占了主動。
當那個外國人來詢問是否可以接受他的建議時,魯濱孫對他說:‘外國人,如果要我們接受你的提議,必須向我們保證兩件事情:第一,你們的獵物一定不能比我們島上的還多,因為我們要保證同等條件;第二,在這筆交易中造成的損失你們要接受。因為不管是哪筆交易,總會出現(xiàn)一方得利、另一方受損的情況,如果你不承擔損失的話,就會使我們的利益受到損害。你覺得怎么樣?’
‘這可不行?!鈬苏f。接著,他大笑著走回了他的大船。”?
5
“要不是魯濱孫的想法如此荒唐的話,故事也不會有這樣一個令人遺憾的結局。”?
“歐特維爾委員會甚至比他還要荒唐。”
“哦,他們的情況特殊。在你講述的這個例子里,首先,這個人過的是獨居生活,然后(結果是相同的),兩個人生活在同一個國家。這離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的世界很遙遠,由于勞動分工、商人和貨幣的存在,都會使情況變得不同。”?
“這些條件并不會改變交易的本質,但確實會讓交易變得更復雜?!?
“什么?簡單地以貨易貨的交換方式怎么能與現(xiàn)代商業(yè)相提并論呢?”?
“商業(yè)只不過是在一個更大的范圍內的以貨易貨而已。從本質上來說,商業(yè)和以貨易貨是相同的,就像小規(guī)模勞動與大規(guī)模勞動本質上是相同的一樣,或者就像在重力的作用下,一顆原子的移動與一顆星球的移動本質也是相同的。”?
“那么,如同你所看到的,魯濱孫的觀點毫無說服力可言,我們的貿(mào)易保護主義的觀點不也是無憑無據(jù)的嗎?”
“是的。由于所處的環(huán)境變得更復雜導致錯誤變得更隱蔽了?!?/p>
“那樣的話,怎么不用當前的情況做例子呢?”?
“很好。在法國,由于傳統(tǒng)習俗和氣候的影響,衣服是不可缺少的物品。制作衣服和擁有衣服兩者誰更重要呢?”
“這個問題問得太好了,為了有衣服穿,你必須要先制作衣服?!?
“這倒未必。得有人做衣服,你才有衣服穿,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這并不意味著,消費衣服的國家和個人一定要親自做衣服。你穿的華麗的衣服并不出自你之手,法國人早餐喝的咖啡也并不產(chǎn)自于法國?!?
“然而我買了衣服,法國人買了咖啡?!?/p>
“確切地說,是用什么來買這些東西的?”
“用貨幣買的啊?!?
“然而你并不生產(chǎn)用于制造貨幣的金屬,法國也是一樣。”?
“我們購買金屬?!?
“用什么購買???”
“是通過賣給秘魯?shù)纳唐方粨Q的?!?/p>
“所以,事實上,你用自己的勞動換來了衣服,而法國人則用勞動換來了咖啡。”
“確實如此?!?/p>
“所以,消費什么并不是就要親自生產(chǎn)什么吧?”?
“不會啊,假如我們生產(chǎn)用于交換的其他東西的話?!?/p>
“換句話說,法國可以通過兩種途徑來為自己提供需要的衣服。一種是自己生產(chǎn)加工;另一種生產(chǎn)別的東西,再用別的東西去交換衣服。哪一種才是更好的途徑呢?”
“我并不確定這個問題的答案?!?/p>
“那種在付出等量勞動的情況下,可以得到更多衣服的途徑不就是更好的途徑嗎?”
“話是這樣說沒錯,似乎是這樣?!?
“通過自由選擇的方式來獲取衣服或者通過立法來加以確定,這兩者哪一個更有利于國家呢?不妨確定一下哪一個會更好?!?/p>
“在我眼中,自由選擇會更有利于一個國家,其原因在于,人們在這種情況下做出的選擇總是明智的?!?
“法律禁止進口外國的衣服,這意味著法國要想獲得衣服,就必須由自己來生產(chǎn),禁止生產(chǎn)別的東西去換取外國衣服?!?/p>
“的確是的?!?/p>
“由于國家用法律強制要求人們生產(chǎn)衣服、不允許生產(chǎn)別的東西,其原因是別的東西需要消耗較少的勞動(要不然就不需要用法律手段進行干預了),所以,實際上也就是說,如果法國自行生產(chǎn)一定量的勞動的話,只能產(chǎn)出1米的布料,而用相同的勞動生產(chǎn)出的其他東西通過交換可以得到2米的布料?!?/p>
“這是可以做到的??晌乙廊挥行模鈬嗽谙蛭覀兂鍪哿瞬剂现髸粫碣I我們的其他東西,如果不買的話,我們將承受更嚴重的損失。不管怎樣,站在你的立場上來看,這是個進行反對的理由。你完全贊同,法國通過生產(chǎn)其他東西進行交換而得來的衣服所消耗的勞動,要少于自己生產(chǎn)衣服吧?”?
“毋庸置疑,確實這樣。”?
“所以,法國的一部分勞動力將會面臨失業(yè)?!?
“沒錯。但這并不會讓法國人穿得更差——世界上的一切變化都是積少成多的。這些是魯濱孫從來沒有意識到的,也是保護主義者視而不見、坐視不理的。這塊漂來的木板減少了魯濱孫兩周的勞動時間,至少他可以不用再花費兩周的時間制作一塊木板了,但這并不意味著他不能利用這兩周的時間進行其他勞動。所以,我們一定要對兩種意義上的勞動的減少做出區(qū)分:一種作為貧困的結果,另一種作為滿足的原因。這兩者之間的差別太大了,假如你認為它們是類似的,你的思維水平也就和魯濱孫差不多了。在最復雜與最簡單的情形下,謬誤都是按照持續(xù)的時間和強度來判斷的,而不是按照勞動結果來對勞動的效用。這就使經(jīng)濟政策更注重勞動的持續(xù)時間和強度的提高,從而忽視了勞動效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