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成長始于家鄉(xiāng)
有一種成長始于家鄉(xiāng)
我的家鄉(xiāng)——漳州,雖不如廈門富裕,卻深得我的熱愛。那里大多是一副鶴怨猿驚的景象。人們處事淡泊,不慕名利,不似大城市里的紙醉金迷。
我還在上小學的時候,每周都會去古城里溜一圈,風雨無阻。我一直很好奇:為何一座古城會坐落在一個現(xiàn)代城市的中心,與四圍的高樓大廈顯得十分格格不入?我爸說這大概就是漳州人念舊的體現(xiàn)吧。一座蘊藏著千年文化的古城,如一顆白晝的月亮,不淆世俗的浪潮,不慕炫目的浮華。我想,做人不是如此嗎?人當有做自己的能力與勇氣,不隨波逐流,不哺糟歠醨。在漳州古城,夏時會有燒仙草、四果湯以解暑,冬時有鹵面、鍋邊糊以暖胃。當然,對于一個久居漳州的人來說,這吃的是一份閑適。每一種小吃,附帶著漳州人的悠然自得,以及對美好未來的一份盼望。
我記得,家父曾拍過一部紀錄片。內(nèi)容是講述一個日本女留學生來漳州考察當?shù)氐倪B佳川文化,并學習了閩南語,融入當?shù)貪O民生活的故事。片中記錄了這樣的幾段話:“晚上的漁村歌舞升平,白天的海上風歌浪舞,安寧與漂泊,激蕩著漁村人的一生。”“當?shù)氐臐O民,從未有離婚的先例,這在現(xiàn)代社會中極為罕見。”盡管生活總有勞碌奔波,卻有人依舊能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得意,賦予生命以溫情。正如月常缺尚少圓,如此理解人生,我們就會很快通達起來,苦惱與晦暗自然就散去了。
上了初中,回家鄉(xiāng)的機會就少了,每一次歸鄉(xiāng)尤為珍貴。在家鄉(xiāng)的每一天,我都會倚在九龍江畔額的石欄上,看著太陽落山。天邊一道金光逝去,滿天的淺絳堪堪染上酡紅,再慢慢成了深邃的暗黛。幼時看這樣的景象是十分快樂。如今卻暗藏著三分的憂愁,只剩下七分的快樂了。我憫然長嘆,掩面囁嚅。人生如夢,時不我待,從前的歲月再也回不去了。
我終要與家鄉(xiāng)揮手道別,去闖一闖新的天地。離鄉(xiāng)的那一刻讓我明白了人生有得必有失,有得選擇令人為難,卻不得不做出抉擇。
我對家鄉(xiāng)漳州有一種難以言說的癡迷。文學大師林語堂也深愛著家鄉(xiāng)漳州。他言:”我的家鄉(xiāng)是天下最好的地方。”或許外人并不這么認為,但對于我而言,家鄉(xiāng)真乃天下最好的地方!家鄉(xiāng)哺育了我,亦造就了我的人格。
在家鄉(xiāng)成長的路,是一段風光旖旎的旅行。家鄉(xiāng)里的舊歲月,如今在我心里漾開。我仿似一片葉,緩緩地,飄向了廣袤的海。
(寫于2021年秋,廈門市集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