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吧垃圾佬的第一臺圖拉丁筆記本:IBM T23

圖吧垃圾佬和 IBM T23的故事
不僅是第一臺圖拉丁筆記本也是第一臺IBM筆記本,從那以后,咱也成了標準的IBM信者,使用IBM THINKPAD的習慣很長時間沒有改變,至今還在用,寫這篇文章也在用。
如果各位觀眾里面有多少年前就追咱更新視頻的就應該會知道,其實咱在很久以前就已經(jīng)在做UP的時候受到了珊瑚大佬的感召,并且十分感動成為了光榮的圖吧垃圾佬。
[人物訪談][C19] MADer - 太陽和珊瑚 2011 節(jié)選
◇能公布一下計算機的詳細配備嗎…=口= 奔騰2-233超頻到300,256M,15G硬盤 顯卡是Neomagic 128XD,顯存只有2M 一些比較大的圖我是備份到軟盤上 T21不能換主板,這個最大可以上的CPU是奔騰3 1.13GHz 我現(xiàn)在用的是奔騰3 800MHz,1999年的處理器(?) 奔騰3 800MHz,還是SD內(nèi)存 這個主板最大可支持的內(nèi)存是1G,但是無法買到單條的512M 現(xiàn)在我的總內(nèi)存是384M,一條256M和128M混插
◇有外接其它硬盤嗎!? 沒有了,我對自己的生活很保守
◇我比較好奇這機子怎么還沒掛... 嗯,你可以百度一下IBM的T21和T23 99%的筆記本計算機都可以使用超過100年
◇但是珊瑚應該不是沒錢換吧?? 使用順手了 嗯,我的確是窮人呢
◇現(xiàn)在的價格掉這么快…應該可以吧 平時看看新聞聽聽歌,晚上編輯一下MAD或者其他的東西 這個筆電我當年是780元買到的 有不錯的獨立顯示適配器 顯存有8M,作圖或者玩游戲都夠用 (流星補充:T21現(xiàn)在的價格是人民幣400上下,換算臺幣約1800元)
↑780收筆記本,真·垃圾佬
◇系統(tǒng)呢? 我的系統(tǒng)是win2000 sp4,裝XP非???本來是用win98,后來覺得藍屏不好就換成了win2000
(事實證明T23上了1G內(nèi)存之后裝XP就很流暢,512就比較卡,和固態(tài)沒啥關(guān)系)
◇所有的MAD都是用這計算機做的嗎?! 是的,以前的比這個稍微差一點,是VA23D
◇太震驚了.... 計算機上幾乎不怎么花錢
◇我覺得我簡直是穿越時空的對話… 可以流暢運行紅色警戒98,暴力摩托 試過植物大戰(zhàn)僵尸,很卡,估計顯卡不支持大游戲
◇這游戲也不大呀...=W= 原來和朋友試過對戰(zhàn)CS,扔了閃光雷就死機了
◇太可悲了吧XDD 因為顯卡內(nèi)存不夠,fps一直都在15-20之間 不過玩仿真器游戲都很好可以到60fps
(CS1.6 最低配置
CPU:500 MHz級別處理器
內(nèi)存:90MB
顯卡:16MB顯存顯卡
T23是可以玩的 不僅如此T23的配置當時的大型游戲都是可以玩的)
◇感覺要把珊瑚搞死機很簡單,只要丟個高清影片就行了XD 確實是這樣 我原來BT下載過高清的藍光影片,拯救大兵瑞恩 在看幻燈片吧,然后CPU一直是100%,看了10幾分鐘后,藍屏重啟了 這影片比我的屏幕分辨率都大,不過可以流暢看租來的VCD
◇那看動畫很辛苦吧? 我的配置的確是這樣,看rmvb都非常卡 有時候bilibili上彈幕一多就直接藍屏重啟了
◇這樣還受的了呀… 屏蔽彈幕即可,原來也遇到朋友相互開玩笑 我的CPU還沒你的內(nèi)存主頻高 硬盤緩存比我的顯卡都大,而且還在用軟盤1.44M
◇我覺得珊瑚實在太神奇了…
也沒什么驚異的啦
現(xiàn)在計算機那么高級,CPU和內(nèi)存顯卡都是GB級別的
也沒見誰能做出1978年的星球大戰(zhàn)的特效,1995年的3D玩具總動員來
1997年的電影獨立日,外星人的特效也很震撼
使用的是64M內(nèi)存的奔騰2做出來的哦
所以聽完這話當時受到了感召,對啊,什么計算機配置都是扯淡,星球大戰(zhàn)咱也看過那會兒哪有現(xiàn)在看來即使是垃圾的計算機,果然創(chuàng)造價值的是人,電腦只是工具
所以當時咱立馬就上魚上下單去買IBM T23去了
就是上圖這個本子
當時來的時候其實還是挺好的,就是后來讓咱暴力拆機給拆掉了一個角
老IBM T系列的本子里面T20是第一代,T30是第二代,T40是第三代,至于T21 T23 T42 T43什么的都是改型,并不能算是完整的換代。所以以IBM玩家的角度來看,T系列的本子絕對是T20最正宗
咱當年的這個本子還煞有介事的配了個鼠標呢,雖然實測發(fā)現(xiàn)并不如指點桿好用 但是這個鼠標是支持PS2的也就是說不占用這機器可悲的唯一兩個USB1.1接口
但是這個網(wǎng)際銳貂的滾球鼠標現(xiàn)在的價格意外的高呢,可能因為是羅技的吧
當年咱撿垃圾收來的時候沒記錯這個鼠標也就不到10塊錢一個
這個當年隨機來的IBM電源是正經(jīng)的真貨,所以現(xiàn)在咱看到咱手上的IBM電源一眼就能看出來是不是假的
遺憾的是這個當年原裝的真電源實際上因為年久的原因,引線接頭有點扭曲,雖然不耽誤用但是看著比較難受
這個機器當年咱是配了底座擴展塢的,當時買的是炸了的機器+擴展塢花了180塊錢,當然底座本身的價值當年就有150塊錢以上所以還是合適的
后來在鼓搗T42 T43的時候我們用了同樣的套路150塊錢收來了個T43和底座+底座專用電源,比單買底座還合適
底座魚上要200砍價之后還要180不包郵呢 所以買東西買全套的永遠比拆開買合適,事實證明這筆買賣還真他娘的合適,T43比T42好用多了雖然帶聯(lián)想標
IBM的ULTRABAY2000光驅(qū)也都在,遺憾的是都不管用了
U2000的光驅(qū)其實現(xiàn)在好用的也有不少,就是看你樂不樂意買了,我是寧可買軟驅(qū)因為這機器更適合軟驅(qū)
光軟互換型嘛
光驅(qū)位電池不太好買這么多年過去了這種老接口的電池好用的存世量不高了,一塊就要180沒啥必要,咱倒是弄來過X60的底座光驅(qū)位電池30一個包郵也玩過了感覺沒啥意思
一般光驅(qū)不是索尼的就是日立LG的
這么多年過去了都不能用了一般都是激光頭老化換一個就好了但是沒什么必要換
光驅(qū)本身并不值錢這種光驅(qū)現(xiàn)在魚上有人出運費送,即使正經(jīng)買的話也就二三十塊錢
U2000老并口的速度并不快,沒比USB2.0快多少所以要說刻錄機的話貌似都是CD刻錄沒見有支持DVD刻錄的,到了T42那一代的光驅(qū)接口就好很多基本DVD刻錄機就很容易買到了28包郵吧
當年咱雖然沒收到U2000的軟驅(qū),但是咱買到了真IBM的USB軟驅(qū)
這個是正經(jīng)IBM的軟驅(qū),分量很重,而且支持USB引導啟動
型號是MPF82E 5V 500mA 國產(chǎn) ASM 08K9835 FRU 06P5223
這個上面也寫了檢磁
這個軟驅(qū)的存世量還挺大,現(xiàn)在應該很容易也能買到
順帶說下,當年買這個本子之前咱還嘗試過盡可能的給鍵盤消音,購買這種軟硅膠鍵盤就是其中一次嘗試,軟鍵盤雖然靜音,但是手感像是敲桌子,即使這樣當年咱也甘之如飴
畢竟手感差比鍵盤吵可能帶來的后果要嚴重多了
右下角是當年咱給咱家的臺式機配的無線網(wǎng)卡,USB150M無線網(wǎng)卡,當時可真的NB壞了,因為在那之前咱家能無線上網(wǎng)的設(shè)備手指頭都能數(shù)過來。
這是當年咱收到的好東西,光驅(qū)位小鍵盤
相比光驅(qū),這東西弄不好真的可以用上100年不會壞
后來(拍這個照片比之前發(fā)文章的時間更早)的作品中咱也展示了,就是這樣的一個東西
日本產(chǎn) 型號26P9388 26P9386
不知道為什么日本產(chǎn)的東西總喜歡標什么檢磁 難不成日本的老百姓也非常怕電磁干擾?說實在的他們是對的 咱是真的見過受大劑量中頻電磁輻射之后精神變得不正常的人而且不止一個。中國老百姓嘛就是這樣的,在面對現(xiàn)實的危險之前永遠都是不知道危險的
這次聽說還有不少老頭老太一開始上街還拒絕戴口罩呢 不過還好我家沒有這種人
所以也難說日本產(chǎn)的東西都標上檢磁是好是壞,總之我認為在面對不確定的危險的時候進行科學驗證是對的。
它的學名叫ULTRABAY PLUS,理論上是擴展性很強的一套平臺,可以接PDA做手寫板
當然實際使用價值來看現(xiàn)在隨便一個WACOM的二手板子都可以吊打它了
順帶說下這個玩意當年咱是20塊錢還是50忘了全包裝買下來的,原包裝都在
要是當時多買點好好存著這會兒都值錢了。不過咱并不是喜歡屯貨盈利的人,只是喜歡囤貨并不喜歡倒賣。
它還給了WIN2000的驅(qū)動,看得出來當時XP以下的系統(tǒng)在面臨新硬件的時候驅(qū)動有多么的無力,XP是第一代集成了常見驅(qū)動的系統(tǒng)。在那之前,電腦插個U盤都得用光盤或者軟盤裝驅(qū)動
說明書:
基本就是這個樣子
點亮
IBM T23的啟動界面非常的經(jīng)典,比后來T42或者聯(lián)想的X60 X200的啟動畫面好看多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長期不上電好像BIOS時間都會跑,不看CMOS電池有沒有電
算了管他呢
電腦這種東西其實和吉他汽車之類的差不多,經(jīng)常使用才是最好的保養(yǎng)
這本子自從我送我小弟之后估計這幾年啟動次數(shù)用一只手都能數(shù)過來
不過它仍然能正常啟動,這是最不容易的地方
其他牌子的機器能放幾年不動還正常啟動?做不到吧,除了IBM沒有人能做得到吧
這本子20年過去基本和新的一樣,貓都能正常使用的
咱這次收的機器貓炸了還得換無線網(wǎng)卡
給20年前的筆記本上固態(tài)安裝無線網(wǎng)卡
基本上這機器還和當年我們做視頻的時候一樣:【b站新垃圾王】100多塊錢的筆記本能干啥
其實現(xiàn)在咱作為圖吧圖釘拍這種視頻的習慣也依然在保留: 【圖吧垃圾王】150塊錢的筆記本大戰(zhàn)GTA5
撿垃圾有風險,但是真的香,就是爽
這個機器其實當年咱也嘗試加到了頂配,但是遺憾的是這個機器當年咱沒上成對的內(nèi)存,所以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開機識別不出來兩條512內(nèi)存只識別一條的情況:
PS:當年咱買硬盤是送系統(tǒng)的,不用自己做,省了不少事的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麻煩 那就是這機器沒有光驅(qū)系統(tǒng)炸了當時咱還真不會修,所以只能不停的買硬盤。
這機器的IDE硬盤原裝是4200轉(zhuǎn)的,但是啟動速度沒啥影響基本穩(wěn)定
30G和40G的原裝硬盤略有不同,包括品牌型號 但是產(chǎn)地都是泰國,無論富士通還是日立
轉(zhuǎn)速應該都是4200轉(zhuǎn) IDE接口 5V1A這樣 據(jù)說這玩意用了IBM的黑科技所以比一般的5400轉(zhuǎn)硬盤速度不慢
5400轉(zhuǎn)硬盤裝上之后提升不大,包括7200轉(zhuǎn)硬盤當年咱試過裝上去不亮
這會兒裝MSATA轉(zhuǎn)IDE固態(tài)倒很成功
這個 機器因為經(jīng)常識別不到1G內(nèi)存所以咱平時也只能開WIN經(jīng)典風格畫面,這樣能稍微省點內(nèi)存
至于跑分來看這臺本子只有1.0幾-1.1幾倍那樣的象棋分數(shù),所以初步估計象棋基準的奔騰3 1.0G應該是圖拉丁奔騰而不是銅礦奔騰
這本子用的圖拉丁P3和臺式機的奔騰比L2有512,是圖拉丁原生高規(guī)格的沒被英特爾砍刀的圖拉丁核心,桌面平臺只有圖拉丁至強有這個規(guī)格
不過現(xiàn)在看來512的L2還是有點小了吧,現(xiàn)在動不動CPU就整個大緩存,十年前的筆記本都有3M L2
就這還被人嫌小呢 我說P8800和P9600價格差好幾倍實際上就L2差了1M啊,有必要嗎
少了1M不還有3M呢嗎
就像一代酷睿I系U,明知道I5 560M和I7 620M 640M核心都是一個規(guī)格的,就差L2緩存和倍頻結(jié)果不少人寧可花大價錢上I7不要I5
要知道I5 560M基本是I3和同時代奔騰之外出貨量最大的U了,I7本身價值高并不是完全因為性能,更多是稀有以及單純的名字好聽,其實很多本子主板限制睿頻都過不了3.0G,要I7有啥用呢I5都撞線。
實際論性能其實25W的P8600就可以大戰(zhàn)GTA5了,所以怎么能說換U沒用呢?咱要是不給Y450上P8800就指望用原配的T4200大戰(zhàn)GTA5?做夢去吧 過會兒干藍屏了你也玩不了序章。
還是說這機器,SDRAM CPUZ之類的檢測軟件是認不出時序之類的參數(shù)的,所以只能憑外觀判斷
這機器也是S3的獨顯,16M顯存當年來看也不小了
可惜并不是3D顯卡,而且S3早就倒閉了但是它的卡過了這么多年還能用
這個本子最大的缺點是喇叭離話筒太近,這個沒的說當年咱最喜歡的就是對話筒吼一嗓子然后整個屋里都是本子嘯叫的聲音
這個z 本子的接口基本全集中在了后方 左側(cè)只有硬盤位和紅外、PC卡、3.5mm以及散熱孔
右側(cè)只有光驅(qū)
后方則集中了大量的串并口包括PS2 S端子網(wǎng)線電話線之類的接口
這機器的底板品相非常好,基本不存在磕碰或者掉漆的現(xiàn)象,唯一遺憾的是原裝的電池被咱拆開換電芯修復之后散架了,所以沒有電池
這機器最好的地方是當年咱給配了一個底座
型號是02K8668 日本產(chǎn)
現(xiàn)在還是能買到的,15美元吧 120來塊錢不算貴
順帶說下,這個玩意是端口1,和T42 T43的端口2大同小異經(jīng)過改造可以安裝正常工作,但是兼容只是理論上的兼容實際上要安裝肯定是要經(jīng)過改造的。對于IBM的的本子來說其實T23和T43這種T系列的本子擴展性還可以,畢竟PC卡和EXPRESS卡都支持,平時想要擴展接口還真就不一定需要底座
尤其是T23,底座把原來的后置接口全部屏蔽了然后底座上還只有一個USB口就非常難受
但是支持SCSI和DVI就比較舒服,然而是24+1的純數(shù)字DVI,和現(xiàn)代顯卡24+5可以硬改轉(zhuǎn)VGA的DVI又不太一樣,好在底座上不是也帶VGA嘛就不用糾結(jié)這些了 底座的音頻口和本子上自帶的音頻孔不沖突
PS2多了鍵盤接口但是IBM本子真的需要外接鍵盤嗎?接鼠標可能是為了打游戲接鍵盤我就不知道了
這臺機器原機帶的貓沒炸,現(xiàn)在還能用所以咱也一直沒打算換。
很可惜咱當年整來的SDRAM兩條內(nèi)存是不一樣的顆粒,不僅品牌連封裝都不一樣所以開機兼容性問題挺大經(jīng)常容易出現(xiàn)不認滿內(nèi)存的現(xiàn)象,現(xiàn)在想想換兩條內(nèi)存不就解決了,把這兩條賣了再買就是了
如果上原裝的IBM內(nèi)存和原機帶的鎂光內(nèi)存的話,兩條內(nèi)存就都能識別出來
所以可以簡單確定就是兼容性的問題不是插槽有問題
IBM的芯片和整機唯一兩個電解電容
后來的T43 X60 X200好像整機取消了電解電容了,設(shè)計雖然沒原來這么先進但是畢竟電子技術(shù)在進步
當年的電腦主板還全是插腳的DIP IC呢 T23已經(jīng)都是全集成了就已經(jīng)相當不錯了
本子扣上蓋之后是這樣的 雙鎖定的屏鉤需要雙手才能打開筆記本 屏幕頂端的攝像頭接口實際上就是變形的USB接口應該也是1.1的 下方筆記本正面的立體聲揚聲器聲音真的不小,確實可以說震耳欲聾
遺憾的是左側(cè)這個地方并沒有什么擴展卡接口
當年咱玩電子DIY的時候留下的存貨很多,什么高阻抗監(jiān)聽耳機 塑料焊槍 可以充滿電冬天啟動汽車的超級電容法拉電容 包括大型散熱器都有,但是現(xiàn)在基本都不用了
咱現(xiàn)在電子DIY的技能只給我們必要的時候提供支持,基本已經(jīng)沒有閑的沒事自己整電子DIY的操作了 需要什么東西我自己會直接買沒有就去畫圖直接打樣的,不需要自己搭電路
手把手教你進入電子DIY的巨坑
順手咱還掏到了之前松下那個破筆記本上的拆機硬盤,這個當年咱打算拆下來改移動硬盤但是不知道松下這個本子會鎖硬盤所以失敗了,還干壞了一個硬盤盒(后來修好了)
所以這個盤咱帶回去了畢竟即使盤不用它數(shù)據(jù)也可以搶救嘛
順便咱還看了下我小弟原來的電腦
這是老希捷的IDE硬盤
微星的主板早就炸了不亮了,不是所有20年前的東西現(xiàn)在插上電都能像沒事一樣點著的
這機器還帶個應該是ATI的獨顯吧 64M DDR顯存 AGP接口
沒有咱家當年的9550厲害
七彩虹……大地一片凄慘紅啊
當年的顯卡散熱設(shè)計是真的簡單,畢竟GPU當年也沒搞堆規(guī)格性能的,顯卡都不需要外接供電能有多少發(fā)熱,不少顯卡還是被動散熱的(比如咱家的9550)
開蓋有獎看看CPU
哇 金色傳說
該不會是含金的硅脂吧
這個CPU的接口很現(xiàn)代了,和咱之前看到的的老圖拉丁奔騰3不一樣
圖拉丁奔騰的CPU還挺大的呢
正經(jīng)的奔騰4 2001 1.8G 512L2 400總線
然而這個玩意估計還是會被圖拉丁奔3超一超直接吊打,我也不知道當初我小弟會有這玩意,記得當年跑WIN2000玩罪惡都市還挺爽的呢
總之基本上就是這么個情況 最后是大戰(zhàn)高清視頻測試:20年前的筆記本大戰(zhàn)1080p(IBM T23 獨顯16M)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