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詩《四時》以詩當畫 勾勒出一幅真實傳神的四季風光畫
陶淵明(365—427),名潛,字元亮,別號五柳先生,潯陽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東晉杰出的詩人、辭賦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zhèn)軍參軍、彭澤縣令等職,最后一次出仕為彭澤縣令,八十多天便棄職而去,從此歸隱田園。田園生活是陶淵明詩的主要題材,相關(guān)作品有《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有《陶淵明集》。

四時
[東晉]陶淵明
春水滿四澤,夏云多奇峰。
秋月?lián)P明暉,冬嶺秀孤松。

這首詩緊扣四季的特點,用形象鮮明的文字勾勒出一組真實傳神的四季風光畫。
“春水滿四澤”:春天寫水,春水碧綠,滋潤萬物復(fù)蘇。隆冬過去,春天來了,一泓春水溢滿了田野,呈現(xiàn)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夏云多奇峰”:夏季寫云,變幻莫測,來回漂浮不定。夏天的云則是變幻多端,如奇峰驟起,一座座的排列游動,千姿萬態(tài),看起來非常奇特迷人。

“秋月?lián)P明暉”:秋季寫月,月光如水,撒下迷離的色彩。秋天到了,秋月朗照,月光下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層迷離的色彩,顯得純凈而優(yōu)美。

“冬嶺秀孤松”:冬季寫松,大雪壓松,松樹依舊挺拔。到了冬天,高嶺上有一棵青松不畏懼嚴寒挺且直,展現(xiàn)出勃勃生機。

全詩純以自然為宗,觀察洞達幽微,語言清新質(zhì)樸,創(chuàng)造出“詩中有畫”的藝術(shù)境界,表達詩人悠閑、豁達、快樂的心情。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