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家族是一個英雄家族?用史料揭露禽獸家族慕容氏之惡。



上面是苻家人的事跡統(tǒng)計,下面我將列出慕容家族的事跡,大家看看究竟哪個家族正常。
本來今天心情很好,結果有位小姐姐給我發(fā)來了私信,大致內(nèi)容是慕容粉在微博造謠“苻堅為了泄憤淝水之戰(zhàn)的損失,屠殺鮮卑四萬戶”“苻堅和慕容沖都是惡人”



然后我看了一下造謠者的微博主頁,居然還在說慕容風評被害,因為慕容被冉閔粉造謠吃人。
首先,慕容徒何的確不吃人,吃人事件確實是冉閔粉的造謠,但不吃人不代表你們風評被害了,徒何粉深諳洗白之道啊,舉個例子:某明星有黑點,公關為了洗白,編出更加離譜的謠言,然后去辟謠,搞得這個明星黑點都是謠言一樣。
慕容家吃人的確是造謠出來的,可是慕容屠城、亂倫、大興人力,發(fā)動戰(zhàn)爭導致百姓死亡、不去賑災,還把賑災者罷官等名場面都是真的啊。辟謠慕容不吃人,然后說一句慕容家被黑的好慘,可重點是慕容被黑的慘嗎?其他的黑點不都有嗎?



要說黑,也是北齊被黑的慘,北齊只是君王大多荒唐,但制度律法可是周齊梁之最,并且宗室成員大多正常,就算是暴君高洋平定兩淮后免除當?shù)匕傩帐曩x稅,人家高氏一次性就免十年賦稅,其他免稅賑災記錄就不提了。請問你慕容家所有君王加起來的免年賦稅能超過兩位數(shù)嗎?(反正苻堅可以)
最可貴也最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北齊還沒有大規(guī)模屠殺漢地城池的記錄(高洋屠過山胡)。不過北齊坑殺倒是有,但也沒啥好說的,畢竟本身就是封建社會,不要拿圣人標準去衡量。
徒何吹總喜歡拿著別家的一些事占據(jù)道德高地,自家真正沒底線的事就不管不顧,仿佛很正常一樣。


徒何粉是不是覺得污名化前秦,慕容燕就是十六國第一了……不好意思,苻堅就算沒了,后趙皇帝石勒和后秦皇帝姚興依然穩(wěn)壓慕容家任何一個皇帝,前秦皇帝苻健、后秦皇帝姚萇、前趙皇帝劉淵等人照樣不比你慕容家皇帝差,廢話不多說,讓我們看看所謂“中國史上最強家族”干了什么事
1:徒何慕容皝
?《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弱冠,以高才,廆拜為遼東國侍郎。皝嗣位,遷平州別駕。時內(nèi)難連年,百姓勞瘁,真議欲寬減歲賦,休息力役。不合旨,免官。
(慕容皝剛剛繼承汗位時候,慕容部已經(jīng)百姓窮困,皇甫真提議慕容皝減免賦稅徭役,皇甫真與其說是為了百姓著想,不如說是為了慕容皝著想,慕容皝剛剛即位,必須要廣施仁德以攬民心,可慕容皝看不出來,慕容燕重在窮兵黷武,以減免賦稅對國情不合,直接罷免皇甫真官職,后面恢復皇甫真官職了,但有什么用?)
?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以牧牛給貧家,田于苑中,公收其八,二分入私。有牛而無地者,亦田苑中,公收其七,三分入私。
(慕容皝官收八、七分,民收二、三分的名場面,我知道有人要說慕容皝后面聽從下屬建議改了,他是聽從了,但史料可沒記載改了后賦稅,滄浪知舟說的很對,這里慕容皝絕對也是貼著底線改的,但凡慕容皝這里改成民的收入大于官,《燕書》絕對會記錄下來,彰顯慕容皝之仁德)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皝將圖石氏,從容謂諸將曰:“石季龍自以安樂諸城守防嚴重,城之南北必不設備,今若詭路出其不意,冀之北土盡可破也?!庇谑锹黍T二萬出蠮螉塞,長驅至于薊城,進渡武遂津,入于高陽,所過焚燒積聚,掠徙幽、冀三萬余戶。
(慕容皝打后趙暴君石虎,我是支持的,畢竟沒人站在石虎一邊,但慕容皝在打后趙擄掠人口同時燒殺搶掠,燕軍所過之處都被燒了個遍,這些燒的地方是石虎堆積的物資,但敢說沒有燒民宿?)
? 《晉書·卷一百九·載記第九》:咸康七年,皝遷都龍城。率勁卒四萬,入自南陜,以伐宇文、高句麗,又使翰及子垂為前鋒,遣長史王寓等勒眾萬五千,從北置而進。高句麗王釗謂皝軍之從北路也,乃遣其弟武統(tǒng)精銳五萬距北置,躬率弱卒以防南陜。翰與釗戰(zhàn)于木底,大敗之,乘勝遂入丸都,釗單馬而遁。皝掘釗父利墓,載其尸并其母妻珍寶,掠男女五萬余口,焚其宮室,毀丸都而歸。明年,釗遣使稱臣于皝,貢其方物,乃歸其父尸。
(人死百事了,以亡者尸體和對方母親做人質(zhì),你是學的西楚霸王嗎?如此下三濫行為,莫說君子,正常人都不屑去干。386年,王永在討姚、慕容檄文提到慕容垂軍隊也挖墳掘墓,如果此事為真,只能說子承父業(yè)了,慕容垂不愧是慕容皝最愛的兒子。另外慕容皝還把丸都毀了,毀城比屠城更惡劣)
2:徒何慕容俊
?《資治通鑒·卷一百》:燕主俊殺段龕,坑其徒三千馀人。
(這里是段龕投降慕容俊的第二年,段龕與段部三千多人遭到慕容俊活埋,至于段龕等人被殺的理由是什么?答案是沒有理由,慕容俊無緣無故坑殺三千多鮮卑人。徒何包衣總說苻堅在長安殺鮮卑殘忍至極,苻堅是什么情況下殺鮮卑,慕容俊都能無緣無故屠殺本族三千多人,苻堅那種情況能說是殘忍?)
?《晉書·卷一百十·載記第十》:俊于是復圖入寇,兼欲經(jīng)略關西,乃令州郡校閱見丁,精覆隱漏,率戶留一丁,余悉發(fā)之,欲使步卒滿一百五十萬,期明年大集,將進臨洛陽,為三方節(jié)度。武邑劉貴上書極諫,陳百姓凋弊,召兵非法,恐人不堪命,有土崩之禍,并陳時政不便于時者十有三事。俊覽而悅之,付公卿博議,事多納用,乃改為三五占兵,寬戎備一周,悉令明年季冬赴集鄴都。是時兵集鄴城,盜賊互起,每夜攻劫,晨昏斷行。
《資治通鑒·卷一百》:燕主俊欲經(jīng)營秦、晉,十二月,令州郡校實見丁,戶留一丁,馀悉發(fā)為兵,欲使步卒滿一百五十萬,期來春大集洛陽。武邑劉貴上書,極陳"百姓凋弊,發(fā)兵非法,必致土崩之變。"俊善之,乃更令三五發(fā)兵,寬其期日,以來冬集鄴。時燕調(diào)發(fā)繁數(shù),官司各遣使者,道路旁午,郡縣苦之。
(慕容俊想每戶留一丁,后來劉貴勸諫,改為五征三,這件事被好多人誤解成慕容俊想五征三,被勸諫然后停止了出兵,根本不是這樣,最后也是因為慕容俊身體垮了停止,如果慕容俊沒病逝,五征三是不會停止的,而且這種情況下,前燕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盜賊無數(shù),無人敢出門的情況了。我也見過許多人說苻堅也搞五征三,天地良心,苻堅是在巔峰版圖時十丁征一,意思是十個成年男性抽一個,老弱病殘的男性是不在苻堅征兵范疇內(nèi)的)
3:徒何慕容恪
《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時暐境內(nèi)多水旱,慕容恪、慕容評并稽首歸政,請遜位還第,曰:"臣以朽暗,器非經(jīng)國,過荷先帝拔擢之恩,又蒙陛下殊常之遇,猥以輕才,竊位宰錄,不能上諧陰陽,下厘庶政,致使水旱愆和,彝倫失序,轅弱任重,夕惕唯憂。臣聞王者則天建國,辨方正位,司必量才,官惟德舉。臺傅之重,參理三光,茍非其人,則靈曜為虧。尸祿貽殃,負乘招悔,由來常道,未之或差。以姬旦之勛圣,猶近則二公不悅,遠則管、蔡流言,況臣等寵緣戚來,榮非才授,而可久點天官,塵蔽賢路!是以中年拜表,披陳丹款。圣恩齒舊,未忍遐棄,奄冉偷榮,愆責彌厚。自待罪鼎司,歲余辰紀;忝冒宰衡,七載于茲。雖乃心經(jīng)略,而思不周務,至令二方干紀,跋扈未庭,同文之詠,有慚盛漢,深乖先帝托付之規(guī),甚違陛下垂拱之義。臣雖不敏,竊聞君子之言,敢忘虞丘避賢之美,輒循兩疏知止之分,謹送太宰、大司馬、太傅、司徒章綬,惟垂昭許。"暐曰:"朕以不天,早傾乾覆,先帝所托,唯在二公。二公懿親碩德,勛高魯、衛(wèi),翼贊王室,輔導朕躬,宣慈惠和,坐而待旦,虔誠夕惕,美亦至矣。故能外掃群兇,內(nèi)清九土,四海晏如,政和時洽。雖宗廟社稷之靈,抑亦公之力也。今關右有未賓之氐,江、吳有遺燼之虜,方賴謀猷,混寧六合,豈宜虛己謙沖,以違委任之重!王其割二疏獨善之小,以成公旦復袞之大。"恪、評等固請致政,暐曰:"夫建德者必以終善為名,佐命者則以功成為效。公與先帝開構洪基,膺天明命,將廓夷群丑,紹復隆周之跡。災眚橫流,乾光墜曜。朕以眇躬,猥荷大業(yè),不能上成先帝遺志,致使二虜游魂,所以功未成也,豈宜沖退。且古之王者,不以天下為榮,憂四海若荷擔,然后仁讓之風行,則比屋而可封。今道化未純,鯨鯢未殄,宗社之重,非唯朕身,公所憂也。當思所以寧濟兆庶,靖難敦風,垂美將來,侔蹤周、漢,不宜崇飾常節(jié),以違至公。"遂斷其讓表,恪、評等乃止。暐鐘律郎郭欽奏議以暐承石季龍水為木德,暐從之。太和元年,暐遣撫軍慕容厲攻晉太山太守諸葛攸。攸奔于淮南,厲悉陷兗州諸郡,置守宰而還。
(我知道,看到這里你們有人要罵我了,居然連古之遺愛都黑,先聽我說完在罵,許多人指責苻堅窮兵黷武,其實苻堅在統(tǒng)一北方后打仗確實上頭了,但大家平心而論,苻堅從即位到死,災荒之年有不作為過嗎?《十六國春秋》記載著381年前秦旱災,苻堅的賑災舉措,苻堅就算是后期也沒有懈怠民生,這里看看我們的太原王,面對國內(nèi)天災頻繁,此時是不是要第一時間賑災?但慕容恪沒有,他和慕容評一起到阿暐面前來了一番君臣相惜,其實這也沒什么,苻堅和王猛這種場面也多了去了,聊完了就賑災吧,結果沒看到什么賑災措施,沒有就算了,轉過頭就在國內(nèi)天災頻繁情況下去攻打東晉的兗州了,大家別抬杠說是阿暐派遣的軍事行動,隔壁東晉晉安帝還是大傻子呢,史料里面照樣有他各種發(fā)號施令的記載,這些命令是他發(fā)的嗎?人家連衣服都不會穿,這里是慕容恪輔佐時期發(fā)動的軍事行動,只不過以皇帝名字代替而已。按照某些人罵苻堅不愛民生的邏輯,這里慕容恪算不算惡?事實就是如此,慕容恪執(zhí)政七年的確沒有一條民生惠政記錄,也沒有百姓生活幸福的記載,戰(zhàn)爭依然頻繁,別說什么慕容恪沒有絕對權力,這話說的梁平老、劉庫仁、苻融、梁熙等人是前秦的權臣一樣,人家怎么就把朔方、河東、冀州、涼州等地管控得那么好?)
4:徒何慕容桓
?《十六國春秋·后燕錄》:桓好修宮室。鳳年八歲,左右抱之,隨桓周行殿觀?;竼栔唬骸按说诤貌??”笑曰:“此本石家諸王故第,今王修之,室無常人,何煩過好?”桓大奇之,每食必與之同案。鳳辭曰:“今王之膳,兼肴百品,而外有糟糠之民,非是小兒所可同大王之味也?!被笍浖訃@賞。
(慕容桓生活奢侈程度我就不說了,喜好浪費人力廣建宮殿,食物都是佳肴百品)
5:徒何慕容鉤
?《資治通鑒·卷九十九》:燕樂陵太守慕容鉤,翰之子也,與青州刺史朱禿共治厭次。鉤自恃宗室,每陵侮禿。禿不勝忿,秋,七月,襲鉤,殺之,南奔段龕。
(慕容鉤自恃宗室,欺壓漢人官員,最終被殺了)
6:徒何慕容評等慕容宗室
《晉書·卷一百十一·載記第十一》:暐仆射悅綰言于暐曰:"太宰政尚寬和,百姓多有隱附。《傳》曰,唯有德者可以寬臨眾,其次莫如猛。今諸軍營戶,三分共貫,風教陵弊,威綱不舉,宜悉罷軍封,以實天府之饒,肅明法令,以清四海。"暐納之。綰既定制,朝野震驚,出戶二十余萬。慕容評大不平,尋賊綰,殺之。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二》:是時太后可足渾氏侵橈國政,太傅評貪昧無厭,貨賂上流,官非才舉,群下怨憤。尚書左丞申紹上疏,以為:"守宰者,致治之本。今之守宰,率非其人,或武人出于行伍,或貴戚生長綺紈,既非鄉(xiāng)曲之選,又不更朝廷之職。加之黜陟無法,貪惰者無刑罰之懼,清修者無旌賞之勸。是以百姓困弊,寇盜棄斥,綱頹紀紊,莫相糾攝。又官吏猥多,逾于前世,公私紛然,不勝煩擾。大燕戶口,數(shù)兼二寇,弓馬之勁,四方莫及;而比者戰(zhàn)則屢北,皆由守宰賦調(diào)不平,侵漁無已,行留俱窘,莫肯致命故也。后宮之女四千馀人,僮侍廝役尚在其外,一日之費,厥直萬金。士民承風,競為奢靡。彼秦、吳僣僻,猶能條治所部,有兼并之心,而我上下因循,日失其序。我之不修,彼之愿也。謂宜精擇守宰,并官省職,存恤兵家,使公私兩遂,節(jié)抑浮靡,愛惜用度,賞必當功,罰必當罪。如此,則溫、猛可梟,二方可取,豈特保境安民而已哉!又,索頭什翼犍疲病昏悖,雖乏貢御,無能為患;而勞兵遠戌,有損無益。不若移于并土,控制西河,南堅壺關,北重晉陽,西寇來則拒守,過則斷后,猶愈于戌孤城守無用之地也。"疏奏,不省。
(兩條史料反應出前燕宗室從上而下奢靡腐敗、壓榨百姓的情況下,宛如后趙再臨關東。另外,徒何吹成天拿著慕容沖被苻堅納入后宮黑苻堅,大家看看申紹說的話,就可以看出慕容家也養(yǎng)童侍,這些童侍是哪里來的?多半是百姓家窮苦不能生存,孩子長的一副好面容,成為了慕容權貴的男童女童,請問苻堅有跑去搜刮民間的孩童嗎?這回換你徒何成為男寵就鳴不平了?純屬徒何孽力回饋了)
7:徒何慕容沖、徒何慕容永等人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六》:沖縱兵暴掠,關中士民流散,道路斷絕,千里無煙。有堡壁三十馀,推平遠將軍趙敖為主,相與結盟,冒難遣兵糧助堅,多為西燕兵所殺。堅謂之曰:"聞來者率不善達,此誠忠臣之義。然今寇難殷繁,非一人之力所能濟也。徒相隨入虎口,何益?汝曹宜為國自愛,畜糧厲兵,以俟天時,庶幾善不終否,有時而泰也!"三輔之民為沖所略者,遣人密告堅,請遣兵攻沖,欲縱火為內(nèi)應。堅曰:"甚哀諸卿忠誠!然吾猛士如虎豹,利兵如霜雪,困于烏合之虜,豈非天乎?恐徒使諸卿坐自夷滅,吾不忍也!"其人固請不已,乃遣七百騎赴之。沖營縱火者,反為風火所燒,其得免者什一二;堅祭而哭之。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六》:西燕主沖入據(jù)長安,縱兵大掠,死者不可勝計。
(慕容吹可不要拉苻堅和慕容共沉淪,苻堅要真是殘暴的人,都不會有那么多堡壘百姓來救援,這是慕容家任何一個人在遇難時刻都沒有的待遇)
8:徒何慕容熙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初,熙烝于丁氏,故為所立。及寵幸苻貴人,丁氏怨恚咒詛,與兄子七兵尚書信謀廢熙。熙聞之,大怒,逼丁氏令自殺,葬以后禮,誅丁信。
(慕容熙與比自己大至少三十歲的嫂子亂倫,然后把嫂子逼殺)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大筑龍騰苑,廣袤十余里,役徒二萬人。起景云山于苑內(nèi),基廣五百步,峰高十七丈。又起逍遙宮、甘露殿,連房數(shù)百,觀閣相交。鑿天河渠,引水入宮。又為其昭儀苻氏鑿曲光海、清涼池。季夏盛暑,士卒不得休息,暍死者太半。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昭儀苻氏死,偽謚愍皇后。贈苻謨太宰,謚文獻公。二苻并美而艷,好微行游宴,熙弗之禁也。請謁必從,刑賞大政無不由之。初,昭儀有疾,龍城人王溫稱能療之,未幾而卒,熙忿其妄也,立于公車門支解溫而焚之。其后好游田,熙從之,北登白鹿山,東過青嶺,南臨滄海,百姓苦之,士卒為豺狼所害及凍死者五千余人矣。會高句驪寇燕郡,殺略百余人。熙伐高句驪,以苻氏從,為沖車地道以攻遼東。熙曰:“待刬平寇城,朕當與后乘輦而入,不聽將士先登?!庇谑浅莾?nèi)嚴備,攻之不能下。會大雨雪,士卒多死,乃引歸。
?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制百僚于宮內(nèi)哭臨,令沙門素服。使有司案檢哭者,有淚以為忠孝,無則罪之,于是群臣震懼,莫不含辛以為淚焉。慕容隆妻張氏,熙之嫂也,美姿容,有巧思。熙將以為苻氏之殉,欲以罪殺之,乃毀其禭靴,中有弊氈,遂賜死。三女叩頭求哀,熙不許。制公卿已下至于百姓,率戶營墓,費殫府藏。下錮三泉,周輸數(shù)里,內(nèi)則圖畫尚書八坐之象。熙曰:“善為之,朕將隨后入此陵。”識者以為不祥。其右仆射韋璆等并懼為殉,沐浴而待死焉。號苻氏墓曰征平陵。熙被發(fā)徒跣,步從苻氏喪。轜車高大,毀北門而出。長老竊相謂曰:“慕容氏自毀其門,將不久也?!?/p>
(慕容熙恢復殉葬制度,殺死自己的嫂子張氏,張氏是慕容隆的妻子。幽州可是慕容起家的基本盤,基本盤的百姓都詛咒慕容氏國祚不久了,對比前秦滅亡后,關中地區(qū)前秦威信仍在的情況,高下立判)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苻氏死,熙悲號躃踴,若喪考妣,擁其尸而撫之曰:“體已就冷,命遂斷矣!”于是僵仆氣絕,久而乃蘇。大斂既訖,復啟其棺而與交接。
(慕容熙jian尸苻皇后)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跋逼曰:“慕容氏世衰,河間虐暴,惑妖淫之女而逆亂天常,百姓不堪其害,思亂者十室而九焉,此天亡之時也。公自高氏名家,何能為他養(yǎng)子!”
(馮跋怒斥慕容氏殘害百姓)
9:徒何慕容寶、徒何慕容麟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垂死,其年寶嗣偽位,大赦境內(nèi),改元為永康。以其太尉庫辱官偉為太師、左光祿大夫,段崇為太保,其余拜授各有差。遵垂遺令,校閱戶口,罷諸軍營分屬郡縣,定士族舊籍,明其官儀,而法峻政嚴,上下離德,百姓思亂者十室而九焉。
?《十六國春秋別傳·卷十一·后燕錄》:寶遣將軍趙王麟逼段后曰:“常謂主上不能嗣守大統(tǒng),今竟能不宜早自裁,以全段氏。”后怒曰:“汝兄弟尚逼殺母,豈復能保守社稷吾豈惜死,念國滅不久。”遂自殺。
(慕容寶和慕容麟逼殺嫡母,上下離心。同樣是兒子恨繼母,段元妃只是為了國家考慮,覺得慕容寶不適合當太子,但段氏并不討厭慕容寶,她也說了慕容寶如果在盛世能做一個守成之主,可慕容寶卻殺害了嫡母。北魏時期楊大眼娶了繼室元氏,元氏對楊大眼和原配的兒子很差,楊大眼之子楊甑生非常恨元氏,可他就是恨死了自己的繼母,他也不會去殺母,后來在自己兄弟想殺元氏時,楊甑生阻止說:“這天下哪有殺母的人?”于是放過了后媽元氏)

10:徒何慕容垂
《御覽·九百七十三》:慕容垂復圍鄴,百姓不得復田,民以桑椹為糧,相啖略盡。
《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慕容垂軍人饑甚,多奔中山,幽、冀人相食。初,關東謠曰:“幽州缺,生當滅。若不滅,百姓絕。”缺,垂之本名。與丕相持經(jīng)年,百姓死幾絕。
(慕容垂復國導致冀州民不聊生,百姓只能吃桑椹,最終桑椹都吃完了,只能互相吃人)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五》:陰與寶約,聞鼓聲,前后合擊氐兵及飛龍,盡殺之,參佐家在西者皆遣還,并以書遺秦王堅,言所以殺飛龍之故。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六》:垂屠行唐,盡坑成眾。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六》:匡遂降,燕王垂殺之,且屠其壘。
(慕容垂屠城)
11:徒何慕容超
?《晉書·卷一百二十八·載記第二十八》:于是遣其將斛谷提、公孫歸等率騎寇宿豫,陷之,執(zhí)陽平太守劉千載、濟陰太守徐阮,大掠而去。簡男女二千五百,付太樂教之。
(亂世打仗無可厚非,但慕容超僅僅是為了湊樂隊就派兵擄掠東晉百姓,致使百姓妻離子散)
《晉書·卷一百二十八·載記第二十八》:超不恤政事,畋游是好,百姓苦之。
?《晉書·卷一百二十八·載記第二十八》:及超嗣位,政出權嬖,多違舊章,軌憲日頹,殘虐滋甚,孚屢盡匡救,超不能納也。
(南燕國內(nèi)百姓困苦,慕容超殘害百姓的行為越來越多,老臣封孚屢次諫言,但慕容超都不聽)
?
12:徒何慕容詳
《資治通鑒·卷一百九》:秋,七月,慕容詳殺可足渾潭。詳嗜酒奢浮,不恤士民,刑殺無度,所誅王公以下五百馀人,群下離心。城中饑窘,詳不聽民出采稆,死者相枕。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荒酒奢淫,殺戮無度,誅其王公以下五百余人,內(nèi)外震局,莫敢忤視。城中大饑,公卿餓死者數(shù)十人。麟率丁零之眾入中山,斬詳及其親黨三百余人,復僣稱尊號。
(慕容詳嗜酒無度,濫殺無辜。后燕首都中山餓死的百姓尸體堆積,苻生時期的首都長安都沒這么恐怖)
13:徒何慕容會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九》:會既敗魏兵,矜很滋甚;隆屢訓責之,會益忿恚。會以農(nóng)、隆皆嘗鎮(zhèn)龍城,屬尊位重,名望素出己右,恐至龍城,權政不復在己,已知終無為嗣之望,乃謀作亂。?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九》:甲戌,旦,會立仗嚴備,乃引道。會欲棄隆喪,馀崇涕泣固請,乃聽載隨軍,農(nóng)出,自歸,寶呵之曰:"何以自負邪!"命執(zhí)之。行十馀里,寶顧召群臣食,且議農(nóng)罪。會就坐,寶目衛(wèi)軍將軍慕輿騰使斬會,傷其首,不能殺。會走赴其軍,勒兵攻寶。寶帥數(shù)百騎馳二百里,晡時,至龍城。會遣騎追至石城,不及。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九》:乙亥,會遣仇尼歸攻龍城;寶夜遣兵襲擊,破之。會遣使請誅左右佞臣,并求為太子;寶不許。會盡收乘輿器服,以后宮分給將帥,署置百官,自稱皇太子、錄尚書事,引兵向龍城,以討慕輿騰為名;丙子,頓兵城下。寶臨西門,會乘馬遙與寶語,寶責讓之。會命軍士向寶大噪以耀威,城中將士皆憤怒,向暮出戰(zhàn),大破之,會兵死傷太半,走還營。侍御郎高云夜帥敢死士百馀人襲會軍,會眾皆潰。會將十馀騎奔中山,開封公詳殺之。寶殺會母及其三子。
(慕容寶父子互相拼殺,最終慕容寶殺死兒子、孫子、媳婦,誰看了不喊一聲人倫慘劇……十六國時期宗室內(nèi)斗多了去了,但父子起兵相殺的案例,只有略微漢化的拓跋部和“漢化極深”的徒何部有。后趙石虎殺石邃我知道,但是石邃又沒起兵攻殺石虎,他是單方面被石虎虐殺。結合慕容寶、慕容麟逼殺嫡母,可以得出在大燕簡直人倫綱常都沒了,與前秦君臣百姓注重孝道形成鮮明對比。經(jīng)常有人嘲諷司馬家以孝治國是因為“忠孝仁義”只剩下“孝”了,然而慕容家呢?這四字一個都沒有了)
14:徒何慕容農(nóng)
《資治通鑒·卷一百零五》:于是農(nóng)驅列人居民為士卒,斬桑榆為兵,裂襜裳為旗,使趙秋說屠各畢聰。
(慕容農(nóng)派人將列人縣的百姓抓來充軍)
?《晉書·卷一百二十三·載記第二十三》:清河太守賀耕聚眾定陵以叛,南應翟遼,慕容農(nóng)討斬之,毀定陵城。
(慕容農(nóng)毀定陵城)
?《資治通鑒·卷一百八》:燕遼西王農(nóng)悉將部曲數(shù)萬口之并州,并州素乏儲彳侍。是歲早霜,民不能供其食。又遣諸部護軍分監(jiān)諸胡,由是民夷俱怨,潛召魏軍。
(396年,并州爆發(fā)天災,老百姓已經(jīng)沒有糧食了,慕容農(nóng)還強派部眾去百姓家就食,又嚴苛對待并州人,并州百姓暗地里接引北魏)
15:徒何慕容文等人
?《魏書·卷二十三·列傳第十一》:庫仁聞希破規(guī),復將大舉以救丕。發(fā)雁門、上谷、代郡兵,次于繁畤。先是,慕容文等當徙長安,遁依庫仁部,常思東歸,其計無由。至是役也,知人不樂,文等乃夜率三郡人,攻庫仁。庫仁匿于馬廄,文執(zhí)殺之。乘其駿馬,奔慕容垂。
(前秦滅亡前燕,慕容文等人本應該遷徙關中,他們逃跑到劉庫仁的部落,劉庫仁收留了他們,但最后劉庫仁被慕容文等人殺害。這種忘恩負義之徒,在慕容家也不算個例,只能說是家族傳統(tǒng))
16:徒何慕輿騰
《資治通鑒·卷一百一十》:寶遣扶風忠公慕輿騰與長樂王盛收兵冀州,盛以騰素暴橫,為民所怨,乃殺之。
(后燕宗室慕輿騰性格暴戾蠻橫,百姓苦之)
注:慕輿氏就是慕容氏,其他史書都作慕容騰。慕容騰就是慕容恪的孫子,慕容紹宗的曾爺爺。他在史料有兩種結局,一個是被慕容盛殺死,一個是逃去北魏。但性格暴戾,禍害百姓沒什么好洗的。
17:徒何慕容廆
《晉書·卷一百八·載記第八》:初,涉歸有憾于宇文鮮卑,廆將修先君之怨,表請討之。武帝弗許。廆怒,入寇遼西,殺略甚眾。帝遣幽州諸軍討廆,戰(zhàn)于肥如,廆眾大敗。自后復掠昌黎,每歲不絕。
(晉武帝司馬炎沒有答應慕容廆攻打宇文鮮卑,慕容廆惱羞成怒,率軍侵犯遼西郡,殺戮劫掠西晉百姓甚多。此后,慕容廆劫掠昌黎郡,年年不斷)
18:徒何慕容盛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盛以威嚴馭下,驕暴少親,多所猜忌,故信言及之。
《晉書·卷一百二十四·載記第二十四》:盛幼而羈賤流漂,長則遭家多難,夷險安危,備嘗之矣。懲寶暗而不斷,遂峻機威刑,織芥之嫌,莫不裁之于未萌,防之于未兆。于是上下振局,人不自安,雖忠誠親戚亦皆離貳,舊臣靡不夷滅,安忍無親,所以卒于不免。
(慕容盛即位后暴戾寡恩,猜忌無度。最終導致眾叛親離,人人自危,即使是親戚好友也都離開他,功勛老臣沒有不被他殺害的,最后舉目無親)
暫時統(tǒng)計到這里,希望慕容粉不要牽扯別人,有人給我發(fā)了截圖,慕容粉看了我這個文章,說“曹魏也屠城”“北魏也弒父”……我沒說他們不屠城、弒親吧?況且也沒啥人吹他們兩家是英雄家族,而且別家干了惡事,慕容鮮卑就可以干了嗎?


慕容氏本來就是徒何蠻虜,乘羯胡之亡、苻秦之難喋血北方,公卿自相攻伐,終至夷滅。官員多有貪腐,讓百姓蒙難。稅率嚴苛至極,使盜賊興起。亂倫弒親,毫無人倫綱常。太后狎猥放蕩,暴君荼毒蒼生,諸燕雖前后享國近一甲子,但我看他們典章制度、漢化成果,與二趙略同,遠不及兩秦,更不要提北朝了。
慕容熙、慕容沖的殘暴甚于苻生。
慕容廆、慕容垂的功績遜色姚興。
慕容皝、慕容儁的功業(yè)不及苻堅。
慕容寶、慕容超的無能勝過姚泓。
再看他們諸燕的文章詩歌,無一書籍經(jīng)典流傳后世,后燕的修史者董統(tǒng)極力美化慕容也是吃相難看。
?《史通·外篇·古今正史第二》:后燕建興元年,董統(tǒng)受詔草創(chuàng)后書,著本紀并佐命功臣、王公列傳,合三十卷。慕容垂稱其敘事富贍,足成一家之言。但褒述過美,有慚董史之直。

貼吧洗地慕容改史的說,董統(tǒng)的史料沒有流傳下來,在隋朝就已經(jīng)失傳了,得出慕容沒有改史。其實這跟有沒有流傳沒關系,申秀和范亨后面寫慕容歷史,就是把杜輔的前燕起居注和后燕董統(tǒng)的燕書給整合了,雖然不至于直接照抄,并且范亨還是北魏初期史官,他肯定不敢完全照抄后燕官方立場的史料,但他最多改掉董統(tǒng)史料里面不利于代國北魏的部分(慕容官方稱呼拓跋部為索頭,范亨絕對要更改這個蔑稱),因為他吃的就是北魏的飯,可是他不可能改掉董統(tǒng)黑前秦的事啊,他在慕容垂復國的故事框架肯定也是董統(tǒng)的歷史所描寫的那樣呀,董統(tǒng)的燕書是沒有流傳下來,但是范亨參考董統(tǒng)的燕書流傳了,怎么能因為隋朝時期董統(tǒng)史書失傳,就篤定他的改史內(nèi)容沒有影響后世呢?除非你是像前秦的國史一樣,連同時期的后秦和劉裕都找不到,更別說進行撰寫參考了。

b站看到慕容吹拿慕容恪踩苻堅,對此我就一句話:
如果沒有慕容恪,只是慕容家有損失,失去了一個優(yōu)秀的人才。然而如果沒有苻堅,那是整個魏晉南北朝胡人漢化進程有損失,漢化組失去了一個卓越的君王。這就是苻堅和慕容恪的差距。
燕吹說前燕人口一千萬,是慕容家的功勞,我真心想笑了。其實推算一下就知道,這些人口多是后趙時期出生的人。慕容俊三丁抽一可以弄一百五十萬,丁指的是男丁,男丁指的是成年男性,不包含小孩子和老人。
此時是359年,慕容俊入關才五年,推算一下這些男丁的年齡,就知道他們都是后趙時期出生的人口,慕容俊入關時出生的人,此時也就四五歲。就算是前燕滅亡,也不過才十四五歲罷了,都沒有成年,也不是男丁。
《日生錄》:“人生始為黃,4歲為小,16歲為中,21歲為丁,60歲為老”。
我并非吹后趙,我只是想打慕容吹的臉而已。前迫燕滅亡時期將近一千萬的人口,本就多是后趙時期出生的人口,并非是后趙禍害到關東沒人,由于慕容鮮卑促進人口,讓關東再度恢復生機。
慕容徒何禍害天下蒼生并非是我在抹黑,他們的罪絕對不比胡夏輕。
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一件事?從淝水之戰(zhàn)到苻堅之死(383年9月~385年8月),近兩年的時間,被東晉拿下的益州、青州、豫州、荊州、梁州、兗州等地沒有人吃人。
前秦依然占領的涼州、并州、秦州、南秦州、河州、朔方等地也沒有人吃人。
后秦主姚萇割據(jù)所在的雍州之關北也沒有人吃人。
西秦主乞伏國仁割據(jù)所在的勇士川也沒有人吃人。
唯獨慕容徒何(后燕和西燕)所在的冀州、幽州、雍州之關中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人吃人。
我曾經(jīng)看到有人說這是苻堅在全國進行十征一破壞生產(chǎn),那么問題來了,苻堅是全國內(nèi)十丁征一,如果是征兵破壞了生產(chǎn),那么幾乎全國都會發(fā)生人吃人事件。據(jù)清朝人洪亮吉《十六國疆域志》記載,前秦時期一共22州,為何其他19州都沒有人相食的記載,只有慕容徒何軍隊所過之處,便開始易子相食了,這太巧合了吧。
所以說慕容徒何不會吃人的,慕容家族生吃活人是謠言,人家是禍害地方,讓老百姓和守城士卒吃人,然后反咬“你們前秦的軍隊和國民居然吃人肉啊,好恐怖?。 ?,簡直是無恥至極。前秦不是說不能亡,更優(yōu)秀的新事物取代舊事物是自然之理,所以十六國都被北魏淘汰了,但慕容氏破壞了前秦秩序,又無法成立讓百姓安穩(wěn)生活的新秩序,慕容垂復國的意義在哪里,難道就為了徒何部一家一姓的富貴?慕容氏又無法創(chuàng)立制度,為后世統(tǒng)一之路做出一份貢獻,慕容家對大一統(tǒng)毫無貢獻,只是讓北方越來越亂,戰(zhàn)亂越來越頻繁。
東晉在淝水之戰(zhàn)抵抗前秦是正義的衛(wèi)國戰(zhàn)爭,建元末期前秦抵抗慕容徒何也是正義的衛(wèi)國戰(zhàn)爭。但是慕容氏的復國戰(zhàn)爭是以破壞經(jīng)濟建設為基礎的非正義性戰(zhàn)爭,我不知道為何某些人要將慕容氏復國當吹點?惡人家族不少,但能把別家比較正常家族黑成惡人,自家包裝成白蓮花、可憐人的也就慕容吹了。
慕容粉說:“你苻堅自己打了敗仗,為什么不讓慕容家復國?”然而這有什么必然邏輯關系嗎?苻堅自己普信打輸了淝水之戰(zhàn),是他的黑點。但這不是你慕容氏復國導致生靈涂炭的理由啊。舉個例子,我出門時沒有關好房門,導致我家被偷了,這確實是我疏忽,因為缺乏良好的防范意識,導致小偷入我家偷竊,但這不是小偷乘機犯罪的理由。苻堅什么時候允許慕容家族禍害百姓了?所以這鍋就得慕容背,而不是怪罪苻堅。
還有一件事,徒何包衣也不用天天在那說苻堅淝水之戰(zhàn)多拉胯,苻堅淝水之戰(zhàn)是拉胯,可就是有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苻堅,依然是十六國帝王綜合第一,依然比你慕容家所有皇帝都強。淝水之戰(zhàn)之前的苻堅,你慕容家碰瓷不了,有了淝水之戰(zhàn)丟人名場面后,你慕容家也沒一個皇帝比得了苻堅。反正苻堅再弱,依然在慕容家所有皇帝之上,這是亙古不變的事實,不服氣看下面論文:



現(xiàn)在某些人一個勁說苻堅仁義、仁慈,你們不要覺得他們在表揚苻堅,他們是想給其他人一種苻堅除了“仁義”,其他啥也不行的假象,事實是苻堅優(yōu)點很多。何止區(qū)區(qū)仁義,我也希望諸位不要被帶偏,苻堅貢獻在于促進民族融合,漢化進程,以及文教事業(yè)、愛民如子。
如果你要夸苻堅,不應該總念叨苻堅仁義之類的話,而是多科普他的功績。某些人想把苻堅定義為一個“只有仁義,除此之外啥都不是”的君王,這是明夸暗貶。如同把一個人說成老實人,這可不是夸你,這是在說你是廢物,因為老實就是無用之別名,無用之人就是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