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新說【發(fā)瘋版】
前情提要:第一天語文老師留了一套名校聯(lián)盟語文卷,說要模擬月考,作文不用寫。第二天老師講完卷之后說晚課現(xiàn)場寫作文,恰好下午連著兩節(jié)自習課,于是“聰明的”UP主花了兩節(jié)自習課把名校聯(lián)盟的語文作文寫了,沒成想精神狀態(tài)不好,于是就有了這篇水文……BUUUT這種文章得不了幾分(惱)
然鵝,晚課現(xiàn)場發(fā)了新的作文題,于是UP主白忙活了一頓,黑暗吶……


“勸學”新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今之成者必由學。
或曰:“居則疏食飲水,不欲天下之廣廈,不求域中之正大,多學無益?!?/span>
今有茂木修百尺而有余,二三子合而抱不得;今有江河奔千里之流遠,兩涘渚崖不辨牛馬。吾聞之,求木之長者固其根,欲流之遠者浚其源。
然則茂木修百尺而有余,其根深固不可測也;江河奔千里之流遠,其源汩汩不可塞也。木下童子,驚其修茂而不知其根深而羨之;江舟漁父,歌其流遠而不知其源浚而贊之。今足于學者,亦不知其學于內(nèi)多而顯于外少也。退之言:“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豈此之謂乎!
或曰:“今學者成于太學,而無工者眾,是故學無異于不學也?!?/span>
其言謬矣!吾聞之,北冥冰山,現(xiàn)之一隅而隱之九方;勾欄戲子,戲之時短而練之年久。其真“成”于太學乎?其學而優(yōu)乎?學而不精,則無異于不成。學而未成,何工而從?學則必成,不成則無異于不學,不學則罔。“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是故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可刮目相待;曲木鈍金,受繩就礪可直立為用。學以解惑,解惑以學精,學精以成才,才成以開萬代。
或曰:“ 紈绔子弟多財路,不學而王未可知,生而異乎庶子,不學亦優(yōu)乎庶子”
悲夫!昔秦王掃六合得錙銖萬千,二世而亡。至于趙之為趙,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故君子曰:“縱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奔w绔子不學,則無以勤儉,何以守財?趙太后少子無功,山陵崩則何以自托于趙?王侯將相之族,若無開家創(chuàng)業(yè)之本領,徒存江山半壁之廣財,則江山難守,家業(yè)易空。紈绔子生而優(yōu)于庶子,則應勤學于庶子,方守家產(chǎn)萬貫,成一世杰才。
蓋無欲者須學,未成者須學,紈绔子須學。則無欲求者學,學而未成者學,社會爭而好學,紈绔子弟者學,社會爭而好學,民族才振興于學。言學而無用者,其邪心亦可知矣,以不良思想混淆視聽,而竊學于晝夜。
學,才有路,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
冀吾儕勤學,社會爭學,中華振興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