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小說中魔王的講解
道教的魔王
?
魔在道教中的概念有兩層含義,一種為普遍的概念,即是魔鬼,妖魔的意思;一種則為道教特有的概念,即魔王是天界的神明,并且魔王的神位非常之高!道教中提及魔王的經(jīng)典最主要的當(dāng)為《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抖热私?jīng)》中介紹了很多天界玄妙不為人知的概念,所以《度人經(jīng)》才說“元始天尊所說經(jīng)中之言為諸天上帝內(nèi)名,隱韻之音,魔王內(nèi)諱,百靈隱名”。這其中所說的上帝內(nèi)名即是“三十二天上帝”的名諱,隱韻之音即是天中的聲音以及自然形成的靈章,魔王內(nèi)諱即是五天魔王的名諱,百靈隱名即是《度人經(jīng)》中說的“無英、白元、桃康、合延”。當(dāng)然,這些都是天界的“秘密”,很少有人知曉,“道言:此非世上之常辭。上圣已成真人,通玄
道教的魔王
?
魔在道教中的概念有兩層含義,一種為普遍的概念,即是魔鬼,妖魔的意思;一種則為道教特有的概念,即魔王是天界的神明,并且魔王的神位非常之高!道教中提及魔王的經(jīng)典最主要的當(dāng)為《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jīng)》?!抖热私?jīng)》中介紹了很多天界玄妙不為人知的概念,所以《度人經(jīng)》才說“元始天尊所說經(jīng)中之言為諸天上帝內(nèi)名,隱韻之音,魔王內(nèi)諱,百靈隱名”。這其中所說的上帝內(nèi)名即是“三十二天上帝”的名諱,隱韻之音即是天中的聲音以及自然形成的靈章,魔王內(nèi)諱即是五天魔王的名諱,百靈隱名即是《度人經(jīng)》中說的“無英、白元、桃康、合延”。當(dāng)然,這些都是天界的“秘密”,很少有人知曉,“道言:此非世上之常辭。上圣已成真人,通玄究微,能悉其章”。
?
《度人經(jīng)》的魔
?
?
元始天尊所說的經(jīng)中為什么會有魔王的名諱呢?作為所有天界所有宇宙的主宰,宇宙的根本“大boss”,天尊為世間講述一些諸天上帝的名字是可以理解的,傳授一些天中靈音或自然靈章也是很正常的,但是為什么會說一些魔王的名字呢?難道這其中的原因也和其他宗教相同,是因為魔王是教主的最大對頭嗎?當(dāng)然不是!道教之中的魔王不但不是教主的對頭,相反,他是教主手下很重要的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在《度人經(jīng)》中多次提到?!抖热私?jīng)》中提到了“魔”可以監(jiān)督學(xué)道人,監(jiān)督通過之后學(xué)道者可以隨意出入天門,如:“魔王監(jiān)舉,無拘天門”;有三界魔王所出的歌音,人能讀誦魔王的“歌曲專輯”,就可以達(dá)到升仙得道的效果,如:“此三界之上,飛空之中,魔王歌音,音參洞章。誦之百遍,名度南宮;誦之千遍,魔王保迎;萬遍道備,飛升太空......此二章并是諸天上帝,及靈魔王隱秘之音,皆是大梵之言,非世上常辭,言無韻麗,曲無華宛,故謂玄奧,難可尋詳。上天所寶,秘于玄都,紫微上宮”,之后又將魔王的名諱列舉出來,供世人所知:“青天魔王,巴元丑伯。赤天魔王,負(fù)天擔(dān)石。白天魔王,反山六目。黑天魔王,監(jiān)丑朗馥。黃天魔王,橫天擔(dān)刃”?!抖热私?jīng)》注將五帝大魔作以詳細(xì)的形象描述及與人身的對應(yīng):
青天魔王,青面朱發(fā),總統(tǒng)九丑,游空飛行,是名巴元丑伯,皆其隱諱也。若降炁人身,耗人肝氣,使人喜慍不常。
?
赤天魔王負(fù)荷元炁,撐主天地,力可摧山,是名負(fù)天擔(dān)石。耗人心氣,令人強(qiáng)暴。
?
白天魔王一首六目,力破山岳,游行三界,遏人善功,是名反山六目,耗人肺氣,令人食恣。
?
黑天魔王形質(zhì)獰惡,監(jiān)領(lǐng)小丑,性好殺伐,是名監(jiān)丑朗馥。耗人腎氣,令人好殺。
?
黃天魔王常乘羽車,飛行三界,橫行天地,舉唱謠歌,惱亂學(xué)人,是名橫天擔(dān)力。耗人脾氣,令人災(zāi)病?!?/strong>
?
這青赤白黑黃五天大魔又叫五帝大魔,五帝大魔神權(quán)相當(dāng)之大,《度人經(jīng)》說:“五帝大魔,萬神之宗。飛行鼓從,總領(lǐng)鬼兵,麾幢鼓節(jié),游觀太空,自號赫奕,諸天齊功”。這段是什么意思呢?《度人經(jīng)》注中說到,五帝大魔是五天之下的魔王。他們的地位居于萬神之首,所以經(jīng)中說五帝大魔為“萬神之宗”?!队袂咫[書》中介紹了五帝的職責(zé)為負(fù)責(zé)領(lǐng)官屬,并且與天同生。魔王常常惱亂學(xué)道之士,不想讓修道者修道成功。又自大的說其功德功力與諸天上帝相同。后來因為元始天尊開龍漢劫運(yùn),于是五帝大魔服從于元始天尊的教化并被授予使命。所以《步虛頌》曰:“魔王敬受事,故能朝諸天”。被元始天尊授予使命之后,才是真正的與“諸天其功”。
《度人經(jīng)》注中說:
?
“此五帝大魔,即天王也?,F(xiàn)魔王相,魔試學(xué)人,人若識之,與彼俱化,其魔各現(xiàn)帝相,升度爾身。今以天尊開化度人,敕攝之故,于是飛行鼓從,總領(lǐng)其下所轄魔兵麾幢鼓節(jié),周游觀察于太空,自行號令,威靈赫奕,與諸天等倫,代天尊開化,游行乾坤,掃蕩諸魔,升度學(xué)人也”。
?
原來五帝大魔是天王,只不過顯像為魔王的樣子,專門負(fù)責(zé)磨練考驗學(xué)道之人。如果人能識得魔相,降服魔相,那么學(xué)道者就會和魔王同時化身為天帝的形象,升度學(xué)道者的形神。天尊為了開化度人,所以敕旨招五帝大魔前來。于是五帝大魔帶領(lǐng)魔兵,游行太空代天尊開化救度,游行乾坤,掃蕩諸魔,選舉可以成仙的人,所以才與諸天功德相同。
魔王的種類很多,職責(zé)主要為保舉、監(jiān)督、考試學(xué)道人。魔有子魔和大魔,是修道路上的兩關(guān)“boss”,《洞玄靈寶自然九天生神玉章經(jīng)解》中說:“學(xué)道之士,魔試甚多,初歷子魔,后歷大魔,二試若過,魔王方能保舉,上登仙品”。《洞玄靈寶三洞奉道科戒營始》中提到三種大魔:“科曰:魔王,亦神王之流。凡有三種,一者三天魔王,二者五帝魔王,三者飛天魔王。皆戒煉保舉學(xué)道行人,故大勛魔王保舉爾身也?!蔽宓鄞竽в衷诘澜讨杏葹橹匾?,《度人經(jīng)》中提及五帝大魔名諱,在《上清靈寶大法卷十》中也記載了五帝魔王的名諱,并且提及其他魔王的職責(zé),經(jīng)過魔考后可以立刻成仙:“青天魔王姓賦,諱齒成巳,主巴元丑伯。赤天魔王姓弗,諱申肅,主負(fù)天擔(dān)石。白天魔王姓赭,諱上栢,主反山六目。黑天魔王姓鄧,諱呼倪,主監(jiān)丑朗馥。黃天魔王姓梟,諱公孫,主橫天擔(dān)力”;又諸天魔王各有宮闕主管,宮闕為“三界魔王宮”,“五帝魔王宮”,其他魔王各執(zhí)其司為:“北魔,主比校功德。非魔,主比校罪業(yè)。靈魔,主都較功德。太玄魔王,主監(jiān)舉度人。制魔,主保舉度人。五天大魔,主滅鬼降靈。酆都內(nèi)外六洞魔王。已上魔靈,又曰群魔,專壞人善性,付人惡事,干試學(xué)士,無如渠魁。世有禽畜之類,化為鬼魔惱亂者,皆此輩分形隨人,任情變現(xiàn)。又有外魔,化作真仙,惑亂善人。須正此念,不得墮入其中,試過立登仙位”。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jīng)大法卷之二十八》記載的五天五帝大魔的名諱與《上清靈寶大法卷十》記載的有所不同,并且有三界魔王的名諱,為“五天大魔王:青天魔王,姓賦,諱齒成巴。赤天魔王,姓佛,諱由莆勢。白天魔王,姓赤,諱張布。黑天魔王,姓徐,諱直事。黃天魔王,姓天行,諱波。五帝大魔王:青帝大魔王,姓迫落,諱萬刑。赤帝大魔王,姓赭,諱上栢。白帝大魔王,姓鄧,諱吁。黑帝大魔王,姓梟,諱公孫。黃帝大魔王,姓宛躬,諱產(chǎn)生......三界魔王:“欲界魔王,諱郁默。色界魔王,諱摩羅。無色界魔王,諱韶。三界飛天大魔王,諱大丑?!眱刹拷?jīng)書對于五帝大魔的名諱記述有差別,這是很正常的。就像諸天之中對“日”的名字稱呼不同一樣,《云笈七簽》卷二十一“天地部”載諸天稱呼日為:“又按《玄門論》及《大洞經(jīng)》云,九天真人呼日為濯曜羅,三天真人呼日為圓光蔚,太素天中呼日為眇景皇,上清真人呼日為九曜生,泰清天中仙人呼日為太明,太極天中呼日為圓明,玉賢天中呼日為微玄,東華真人呼日為紫躍明,亦名圓珠,亦謂始暉,亦謂太明,亦謂日名郁儀,亦謂月名結(jié)璘,亦生人首上為跟目”。日,都是一個概念下的“日”,名字不同而已。五帝大魔亦是如此。歷劫化號,不同界不同號,是很正常的。天尊有十號,日有多號,五帝大魔同樣也有多號......
魔王的出身
魔王之所以能考校諸仙,皆因地位崇高,為元始上帝的親眷!并且魔王的音韻玄妙莫測,有普度天人的法力。在《上清靈寶大法卷之二十六》載:“百魔者,九霄大魔帝君之王,與上帝元始同化。玉清元?dú)饣蕛僦匪靡病?,也就是說魔王是玉清元?dú)獾淖铀茫瑸樵继熳鸱謿?,甚至可以說魔王為元始天尊的直系親屬!自三清境及下界諸天都有魔王存在,并且魔王的音韻功力無窮,法力無邊,只有元始天尊知曉,說了二章,十回以度人。
《經(jīng)》曰:“乃神霄玉清王,紫霄玉清消魔王,丹霄中極保景王,青霄玉清洞明胎王。次玉霄妙化王,次太霄、景霄、碧霄、瑯霄玉清王,亦大魔之帝也。次九天大魔,三天大魔,三界大魔,三清大魔,五帝大魔,五天大魔,諸天魔王,梵天靈君之魔。次三省天相太玄之魔。比魔非魔、靈魔、制魔、神魔等,至六天大魔隱韻,皆典二章之中。以洞玄百魔之音韻,離合自然而成章,玄奧莫測。惟元始洞曉,以說二章,十回度人,故亦曰洞玄。應(yīng)度者普行受度也。已下乃嚴(yán)校諸天之告行也。”
有上述經(jīng)典可知,原來道教的魔王如此神通廣大!不但不是妖魔鬼怪,而且還是諸天的神明,并且與修道人的關(guān)系最為密切!
魔王的服飾
《無上秘要》卷十八載“魔王冠服”為:
大魔王,衣玄文之裘,頭戴橫天之冠,腰帶龍頭之劍。
東方青帝大魔王,頭戴橫天之冠,衣青羽之裘,腰帶青綬虎頭鞶囊,或著絳章單衣,或化為青赤二色之光。
西方白帝大魔王,頭戴橫天素冠,衣白羽之裘,腰帶素靈之綬,五色虎頭鞶囊,或著皂紈單衣,或化為老嫗,巾白巾,手持板,或化為紫蒼二色之光。
南方赤帝大魔王,頭戴橫天朱冠,衣赤珊之裘,腰帶丹靈之綬,虎頭鞶囊,或著羅黃之衣,或為人頭鳥身如鳳凰,或化為黑黃二色之光。
北方黑帝大魔王,頭戴橫天黑冠,衣黑羽之裘,腰帶黑靈之綬,虎頭鞶囊,或著青紗單衣,或為人身蛇頭,或為青白二色之光。
西北方皓帝大魔王,頭戴橫天紫冠,衣紫羽之裘,腰帶紫綬虎頭鞶囊,或著白紗單衣,或為女子,作飛云髻,手執(zhí)金杖,或化為紫白二色之光。
東南方昊帝大魔王,頭戴橫天黃冠,衣黃羽之裘,腰帶黃綬虎頭鞶囊,或著紫紗單衣,或為人頭蛇身,口銜素綬,或化為蒼緑二色之光。
東北方蒼帝大魔王,頭戴橫天青冠,衣青羽之裘,腰帶青綬虎頭鞶囊,或著緑紗單衣,或為龍頭人身,手執(zhí)節(jié),或化為火精。
西南方黃帝大魔王,頭戴橫天緑冠,衣緑羽之裘,腰帶緑綬虎頭鞶囊,或著黃紗單衣,或為一人九頭,手執(zhí)金戟,或為紫絳二色之光。
《上清靈寶大法卷十三.制魔伏神門》中有“辯制十魔”,十魔為:一曰天魔,二曰地魔,三曰人魔,四曰鬼魔,五曰神魔,六曰陽魔,七曰陰魔,八曰病魔,九曰妖魔,十曰境魔及“神霄真王消魔衛(wèi)靈咒”,學(xué)道者可以參看。
魔,作為道教神仙譜系中重要的一個神仙組織,其功德和對修道人的意義尤為重大。都愿修真有份進(jìn)道無魔,無魔豈能成道呢?須知那句話,不經(jīng)歷風(fēng)雨,怎能見彩虹~
名曰天王復(fù)號魔,橫行天地破山河。
被予識得渠名姓,倒卻旗槍掛玉珂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