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一伙議員訪問臺灣,難道意味著中法關系會走向哪里
據(jù)環(huán)球時報報道,15日法國國民議會“友臺小組”主席戴扈杰等議員抵達臺灣訪問。會帶來什么后果?我們應該怎樣看?
我們還是先來看看中國外交部的表態(tài)。外交部發(fā)言人趙立堅在1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方堅決反對建交國同臺灣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和政治往來
其實,對于這一問題,我們還是要從西方的政治體制說起。法國與美國的總統(tǒng)制國家不同,是一個半總統(tǒng)共和制國家。法國是由總統(tǒng)任命總理,形成內(nèi)閣管理國家。而美國沒有總理,是總統(tǒng)直接領導政府各個部門。但法國總統(tǒng)比美國總統(tǒng)還有權力,有權宣布解散議會。所以,法國議會的政治地位和作用要低于美國國會。
說起議會和議員,我們不妨回想一下香港的立法會和議員,那里面不是曾經(jīng)還有不少議員是反中亂港分子嗎?所以,法國議會的議員們也是三教九流組成,各式各樣觀點的人都在,他們是法國不同陣營不同階層的民意代表。法國是西方推翻君主封建制度的先驅,文藝復興運動、法國大革命這兩個詞,在具有一定文化知識的群體里可謂人盡皆知。法國一直有一個突出特征:全世界持不同政見者最多的國家,號稱國民思想最活躍的國家,也是最熱衷于示威游行的。當今世界,恐怕沒有哪個國家的示威游行和罷工會有法國那么多,只要有點事,就要游行就要罷工。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