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29飛機已進入詳細設計,會在哪些方面比C919更厲害?
C929飛機有兩大變化:第一,俄羅斯可能不參與了;第二,C929采用低油耗、低噪聲、低排放的綠色設計理念,要降低碳排放60%。

也就是說:C929將會是中方自主設計和研發(fā)的環(huán)保型大飛機。
今年10月22日,在合肥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上,中國商飛C919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光輝詳細介紹了C919在綠色航空方面的成就,同時也透露了C929的進展情況。

C929作為一款遠程寬體客機,計劃提供250到350座席,航程將達到12000公里。提出了設計目標為降低碳排放60%,要知道C919相比老款的同類機型能夠降低碳排放12%-15%,這需要不小的跨越。

為了達到這一個目標需要做三件事:
第一,減重。將擴大復合材料的使用量,據(jù)介紹將會提升到50%以上;,減小飛機機構重量。采用綜合模塊化的航電技術,減輕機載設備重量。
第二,增效。采用新一代超臨界機翼、變彎度機翼等先進氣動技術,提升氣動效率。
第三,降油耗。采用高涵道比低噪音的渦扇發(fā)動機以及廣泛應用生物燃料,來實現(xiàn)更低巡航段的油耗等。

同時,吳光輝院士還表示,還會考慮其他先進技術引入到C929中來。
前幾天,在江西南昌舉行的“2023–南昌飛行大會”上,航空工業(yè)(集團)正式宣布了“洲際型寬體大客機”C929正式立項了。從代號“CR929”轉變?yōu)椤癈929”,這意味著該型飛機不再是中俄合作的產品了,俄方從合資伙伴降級為主要供應商。

從現(xiàn)場展示的模型來看,布局上CR919略有改善,安裝兩臺推力更大的發(fā)動機。這也是C929的核心所在。目前,國產航空發(fā)動機技術發(fā)展十分迅速。

運-20飛機的成功,已經意味著“渦扇-20”發(fā)動機經過改進就可以使用在C929上。而“長江-2000”發(fā)動機則讓其多了一個選擇。

從展會現(xiàn)場看,C929座位數(shù)為280、最大設計航程12000公里、巡航速度0.85馬赫、最大起飛重量247.5噸、最大著陸重量190噸、最大起飛場長2900米、最大著陸場長1900米。對標的是波音767的性能,預計在2030年首飛,研制時間為7年。

和研制C919時期不同,中方在人力資源、國產供應鏈完善、關鍵技術突破,以及整個研發(fā)體系的完整度,和驗證、試飛、適航證申請等環(huán)節(jié)已經非常成熟。
此前,商飛公司介紹過“多電技術”將是C929的最大亮點之一。傳統(tǒng)的飛機能源油液壓、氣動和電力,C929可能使用統(tǒng)一能源——電力。

最為重要的是,C929現(xiàn)在立項研發(fā),能用上國產的發(fā)動機的可能性較大,并且依托5G技術、人工智能、衛(wèi)星寬帶等技術,超過現(xiàn)在市面上的大型飛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