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江山,這是一盤很大的棋,究竟誰是最大的莊家?

千里江山,這是一盤很大的棋,究竟誰是最大的莊家?
現在再想想妙筆千山的故事情節(jié),忽然發(fā)現這是一盤很大的棋,究竟誰才是最后的操盤手呢?

從序章妙山開始,白色的鯉魚,仙鶴的坐騎,這些食物可以判斷出背后有許多的故事。白色的鯉魚只有太真那里才有,在第四章太真中,為了救白澤再次動用了白色鯉魚。仙鶴極有可能是妙山先生的坐騎(在希孟的章節(jié)中,妙山先生和一修都是乘坐的仙鶴)。白澤和太真又是那樣的熟悉。一修憑著自己的虔誠,完成了一關又一關的畫作,是不是感覺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呢?

于是我們可以大膽的進行一個設想。妙山先生和希孟達成了一個約定,幫助希孟完成畫作。但是都是畫中人,無法完成,所以只得尋求畫外之人(因為他們的能耐都在一修之上,但是他們自己卻不去做這件事,只能得出這樣的判斷)。一修便是合適的人選,墨言只是幫助一修完成任務,與太真的約定便是相互幫助恢復真身。

妙山先生為了考驗一修的虔誠,先后設置了比翼、滄海、兩儀作為考驗,最后直到進入太真時,還是在猶豫,但是與希孟的約定時間太久,于是只能冒險試探。五蘊筆弄丟也是計劃之中的事。因為妙山還不太肯定一修能否熟練的運用五蘊筆。一修只得想其他的辦法,這些純天然的染料效果反而更好,把妙山先生一直沒有解決的難題也給解決掉了,那就是為太真上色。
此時,時機已經成熟,開始與希孟會合,一修旋轉丹爐找雌黃確實需要一些功夫,令人欣喜的是完成了任務。至此,希孟與妙山的約定已經達成。誰是最后的莊家?我們很難說清了。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