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鄭州重慶競爭中國工程院大學,鄭州缺乏好大學,更要努力爭取
長沙鄭州重慶競爭中國工程院大學,鄭州缺乏好大學,更要努力爭取
如果真要組建中國工程院大學,學校放在哪里比較好呢?綜合網絡信息,長沙、鄭州、重慶、濟南等城市都在努力爭取。尤其是長沙,更是虎視眈眈,勢在必得。
從情感上來說,我應該支持長沙爭取中國工程院大學落地,畢竟我自己是湖南人。而且,長沙在工程技術領域也不差,在軌交、航空、冶煉、汽車、工程裝備等領域的成就可圈可點。
但是,如果憑實力就可以拿活,放在長沙還不如放在武漢。論工程技術,武漢沒有短板,而且有大量的知名企業(yè)做支撐,畢業(yè)生就業(yè)的機會也更為廣闊。
不過,長沙也好,武漢也好,都是有至少2所985高校的城市。尤其是武漢,211高校多達7所。中國工程院大學可能是好大學,但多一所也就是錦上添花,需求并沒有那么迫切。
同樣的,重慶、濟南也有幾所不錯的高校,需求也沒有那么迫切。
真正應該極力爭取的,不是長沙、武漢和重慶,甚至也不是濟南,而是鄭州。
目前,鄭州的高校數量不少,在校生數量也多,甚至有人說鄭州的在校生數量超過了武漢。但是,鄭州的高校普遍比較差,以專科學校居多。最好的大學是鄭州大學,是河南省一億人口唯一的一所211高校。而且,這所高校當年評上211大學時,也比較靠后,相當于是送的,因為每個省都必須有一所211大學。
一億多的人口,卻沒有一所像樣的大學,確實有點說不過去。因為好大學太少,甚至可以說沒有,對河南的影響非常大。河南最優(yōu)秀的學生,基本上不能在河南上學,畢業(yè)后也很少有人回河南就業(yè)。結果就是,河南的產業(yè)比較落后,科技含量偏低,經濟質量上不去。目前,河南最好的企業(yè)就是富士康,然后就是宇通客車以及省屬市屬國企。這樣的企業(yè),放在全國來看,可能連二流都算不上。
自己培養(yǎng)不出好苗子,也吸引不了高端人才,導致鄭州乃至整個河南的產業(yè)鏈長期處于中低端。也正是因為產業(yè)層次比較低,導致鄭州吸引不了高端人才,無法推動產業(yè)鏈升級。這是一個惡性循環(huán),根子就在河南沒有一所能進全國前30的好大學。
所以,從支持河南發(fā)展的角度來說,即將組建的中國工程院大學放在鄭州比較合適。
一方面,河南迫切需要優(yōu)質高校,會不遺余力地支持中國工程院大學的建設。另一方面,大學組建初期名氣和教學質量不可能特別好,放在武漢、長沙這樣的城市可能會顯得很平庸,不利于高校自身的成長。放在鄭州這樣的城市,山中無老虎,反而要好一些。再者,從這所大學畢業(yè)的學生,在鄭州找工作相對有競爭優(yōu)勢,至少比在武漢強多了。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的因素,我還是希望中國工程院大學落地鄭州。
當然,如果長沙爭取到了這所高校也是好事,畢竟對長沙的教育地位、科技地位都有不小的提升。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就看誰更誠心,誰開出的條件更好。
不過,指望中國工程院大學像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一樣厲害,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中科院有自己的實體研究所,而工程院沒有,工程院院士都分布在各高校、各企事業(yè),無論是影響力還是支撐力,與中科院不可同日而語。個人覺得,即便中國工程院大學組建成功,也不可能比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這樣的工科院校強,能達到武漢理工大學這樣的水平,就是相當不錯了!
(2023年9月6日于武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