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后,反法同盟為什么沒有殺了拿破侖?
拿破侖是一位歷史影響巨大的悲劇英雄,他建立的法蘭西第一帝國兩次被反法同盟徹底擊敗后滅亡。法蘭西第一帝國完全滅亡后,拿破侖只能在大西洋南部的圣赫勒拿島上孤寂地度過余生。

反法同盟的不少成員都對拿破侖恨之入骨,而拿破侖第二次登基的“百日王朝”則證明他依然擁有東山再起的力量。既然如此,反法同盟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后為什么沒有殺了拿破侖呢?

首先,拿破侖的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的頭銜是教宗授予的,后來還娶了哈布斯堡家族的女兒為妻。因此拿破侖也算是歐洲傳統(tǒng)的大貴族了,而歐洲的這種大貴族在戰(zhàn)敗后一般都不會被殺死。

其次,反法同盟雖然打敗了拿破侖,但并沒有足以瓜分滅亡法國的實(shí)力,只能扶植波旁王朝復(fù)辟。而殺了拿破侖必然引發(fā)整個(gè)法國的對反法同盟仇視與反抗,這非常不利于波旁王朝的復(fù)辟。

最后,英國對歐洲一直奉行“大陸均衡”政策,這也是其參加反法同盟的主要原因。而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后,俄普奧的“神圣同盟”在歐陸?yīng)毚?,這也不符合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

正因如此,英國在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后力保拿破侖不死,其中就包括打贏滑鐵盧戰(zhàn)役的威靈頓。英國在反法同盟中居于主導(dǎo)地位,英國不想讓拿破侖死,其他反法同盟國家也不好說什么了。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