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和鐳
居里夫人和鐳 居里夫人在她的私人實驗室里進行著艱苦的工作。她們將整袋的瀝青礦渣倒入一口大鐵鍋中,用粗棍子攪拌。然而,由于居里夫人無法證明她理論上推測的新元素鐳的存在,巴黎大學董事會拒絕為她提供實驗室、設備和助理。她只能在校園內(nèi)一個破舊的大棚里進行實驗,這個大棚四面透風漏雨,無人使用。她辛勤工作了4年,最初兩年都在進行粗糙的化學實驗,不斷地溶解和分離。經(jīng)過1000多個日夜的努力,8噸的礦渣最終只剩下一點液體在小器皿中,再過一會兒,這些液體將結晶成一小塊晶體,那就是新元素鐳。然而,當她滿懷希望地望向小玻璃器皿時,她看到的只是一團污跡。這讓居里夫人感到疲倦和失望,她回到家中。 夜晚,她躺在床上,心里仍然念念不忘那個污跡,試圖找出失敗的原因:“如果我知道失敗的原因,或許我就不會對它如此在意了。為什么它只是一團污跡,而不是一小塊純白或透明的晶體呢?那才是我們所追求的鐳。”她仿佛在對自己說話,也仿佛在對居里說話。突然,她的眼睛亮了起來:也許鐳就是那個樣子,不像我們預想的那樣是一個晶體。他們匆匆起身,沖向實驗室。還未打開門,居里夫人就透過門縫看到了她偉大的“發(fā)現(xiàn)”——那個不起眼的污跡,在黑夜中散發(fā)出耀眼的光芒。這就是鐳! 人生的哲理是,為什么我們大多數(shù)人總是與成功失之交臂?那是因為我們有時會預設事物應該具有的形態(tài),而忽略了變化中的事實和實體的本質。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