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震指揮最大特點是“穩(wěn)”!穩(wěn)定的高水平,一如穩(wěn)定的職務升遷
四野戰(zhàn)將系列18:劉震(中)
作者:桅桿
劉震將軍指揮作戰(zhàn)的最大特點是表現(xiàn)穩(wěn)定。東北3年解放戰(zhàn)爭期間,在東野12個主力縱隊中,表現(xiàn)最出色、最穩(wěn)定、戰(zhàn)果最大的,無疑是第2縱隊。同時,2縱司令員劉震也是東野各縱隊司令員中職務最穩(wěn)定的:
東野第一批整編了5個主力縱隊(1、2、3、4、6縱),其他4個縱隊司令員都進行過調整,甚至不止一次調整,唯獨2縱司令員沒有調整過,一直是劉震擔任縱隊司令。四野南下后,他先是出任14兵團副司令員兼39軍軍長。1949年7月,39軍調歸13兵團指揮,他又改任13兵團副司令員仍兼39軍軍長,直到1950年10月出任中南軍區(qū)空軍司令員才離開39軍。今天就以懷德-大黑林子之戰(zhàn)為例,說一說劉震將軍。
開國上將劉震
(一)劉震機斷專行,林彪接電后立即采納
說劉震在軍事指揮上表現(xiàn)穩(wěn)定,并不是指四平八穩(wěn),按部就班,而是說他在整個解放戰(zhàn)爭期間,幾乎每一仗都打得很好。猶如一名足球明星,始終保持著高水平狀態(tài)(不像中國足球,永遠保持平穩(wěn)的低迷狀態(tài))。劉震和他所率領的東野2縱,在3年解放戰(zhàn)爭期間直到抗美援朝戰(zhàn)場,狀態(tài)從來沒有過低迷,一直是能攻、能守、能野戰(zhàn)。而2縱打起仗來不是“穩(wěn)”,而是“猛”。
1947年5月8日,劉震率領2縱南下參加夏季攻勢。東總下達給2縱的任務是協(xié)助1縱,以遠距離奔襲戰(zhàn)術,從中長鐵路西側進擊并包圍長春、四平之間的敵軍據(jù)點,實施圍點打援,運動中殲敵。
行動開始后,2縱經偵察得悉,懷德有敵新1軍30師90團及1個保安團等部約5000多人駐守。劉震分析認為:懷德位于長春、四平之間的中長路西側,地位十分重要;一旦懷德被我軍攻克,中長鐵路即處我軍威脅之下;所以攻懷德是攻敵所必救,完全具備實施圍點打援的各項條件。謀定后,劉震隨即將作戰(zhàn)部署電報東總。
由于時間緊急,在上報東總的同時,下令4師急行軍奔襲并包圍懷德,5師前出至懷德城與大黑林子鎮(zhèn)之間的二十里堡,構筑工事,準備阻擊來援敵軍。劉震這是未得到東總命令下的機斷專行,是符合林彪一貫強調的“在臨時情況變化時,在不妨礙整個上級意圖時,應當機斷專行,去靈活處理情況”。
(二)親臨前沿勘察地形,貫徹“一點兩面”戰(zhàn)術原則
4師接命令后,經60公里的長途奔襲,于14日凌晨突然將懷德之敵包圍。4師師長陳金玉在報告中說“1個也沒跑掉”。劉震率2縱前指迅速趕到懷德。
懷德城內工事堅固,火力點密布,守軍中又有蔣五大主力之一的新1軍1個團。敵軍號稱“鐵打的懷德城”,也確實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蓜⒄鹪跂|野以“牙好”著稱,沒有他啃不動的骨頭。
劉震到達懷德后,立即帶領4師、6師首長和各突擊團的團長到前沿勘察地形,選擇突擊方向和突破口,部署兵力配備和炮兵陣地。隨后確定了作戰(zhàn)議案,下達了作戰(zhàn)決心:以6個團實施攻堅,形成3比1的兵力比例;4師和6師并肩突破,每師各以2個團置于主攻方向、各1個團置于助攻方向,四面攻打,務求全殲,并要求各師做好攻城準備。這一切,完全符合“一點兩面”戰(zhàn)術原則;并且奔襲包圍之后,用了2天多的時間做攻城準備,也符合“四快一慢”原則。雖然此時“四快一慢”戰(zhàn)術尚未提出。
16日下午約7時,懷德攻堅戰(zhàn)打響,2縱以迅猛的動作,分割敵防御體系。至17日下午5時,懷德被攻克,全殲守軍5000多人。尤其是首創(chuàng)一戰(zhàn)全殲蔣軍五大主力中的1個團,在蔣軍中引起巨大震動。
(三)及時轉用兵力,一舉殲滅敵71軍
懷德被圍后,林彪本來判斷敵軍不敢出援,回電讓2縱“放心地打”???/span>71軍軍長陳明仁非常積極,立即率2個師(88、91師)趕往增援。見此,林彪立即調整部署,決心在懷德以南殲滅71軍,并命令1縱迅速向位于大黑林子的2縱5師靠攏 ,準備配合2縱共同圍殲援敵。2縱本來是配合1縱作戰(zhàn)。這樣一來,變成了1縱配合2縱作戰(zhàn),2縱由配角變成了主角。這是因為,劉震“機斷專行”,指揮2縱突然包圍懷德,引出了敵援軍,林彪則迅速調整部署,將作戰(zhàn)重點改為打援。當時有人說劉震“調動”林彪。實際上,是劉震創(chuàng)造了戰(zhàn)機,而林彪則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戰(zhàn)機,上下配合完美。所謂“上下同欲者勝”,就是這個道理吧。
16日下午,71軍進至大黑林子附近,遭到5師的頑強阻擊。大黑林子距懷德也就20公里左右。由于敵人援兵有2個師,1縱尚在途中。5師當晚能否阻住71軍,成為此役的關鍵。在下達總攻命令前,劉震與各師溝通了情況,實際上聽取各師首長決心,有“激將”的意思:4師、6師師長保證當晚拿下懷德;而5師師長鐘偉更堅決:“叫4師、6師放心打,只要5師還有1個人在,敵71軍休想越過二十里堡一步?!?/span>
攻打懷德戰(zhàn)斗進行到17日凌晨3時,劉震看到懷德守軍大部被殲,決定以少量兵力繼續(xù)攻打殘敵,主力及縱隊炮兵團迅速轉向大黑林子地區(qū)參加打援。劉震命令5師以少量兵力正面牽制,師主力迅速插援軍后側,斷其退路,由2縱主力接替5師的正面位置。同時劉震迅速轉移戰(zhàn)場重心,率2縱前指趕往大黑林子靠前指揮。這時,1縱奉東總命令也已趕到大黑林子地區(qū)。18日中午,2縱和1縱聯(lián)手向71軍發(fā)起總攻。
劉震命令2縱所屬各部大膽穿插分割,將71截成數(shù)段。在2縱和1縱的猛打猛沖之下,敵71軍陣勢大亂。戰(zhàn)至下午6時,全殲71軍軍部、88師全部和91師大部共12000多人。這次戰(zhàn)斗中,71軍軍長陳明仁真是僥幸逃脫:他乘坐的吉普車車窗玻璃被子彈打了好幾個洞,司機握方向盤的左手也被子彈打穿。
這是一場“圍點打援”的經典之戰(zhàn)。劉震在此戰(zhàn)中表現(xiàn)可圈可點:首先是按照東總圍點打援的總體意圖,敏銳地捕捉到戰(zhàn)機,迅速包圍要點,吸出了敵人援軍,創(chuàng)造了圍點打援戰(zhàn)機;其次是親臨前沿,觀察地形并研究合適的攻城方案,充分準備,適時下達攻擊命令;第三是在攻打懷德尚未結束,就及時轉用兵力,成為最終全殲敵援軍的關鍵一招。這一仗,充分體現(xiàn)了其軍事才能,在正確把握戰(zhàn)場局勢的前提下,指揮迅速、果斷、有力。
可以說,劉震指揮的每一仗,基本上都按這個邏輯去打的,其表現(xiàn)穩(wěn)定的原因即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