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wǎng) 會員登陸 & 注冊

54鶴唳華亭+別云間——詩詞文化小課堂合集梳理

2023-01-06 08:36 作者:思琦的獨家記憶  | 我要投稿

Part 1

1.去時終須去:出自《增廣賢文》:去時終須去,再三留不住。忍一句,息一怒;饒一著,退一步。

2.入門各自媚:媚:愛。言:問訊。以上二句是把遠人沒有音信歸咎于別人不肯代為傳送。出自兩漢《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xiāng)。他鄉(xiāng)各異縣,展轉(zhuǎn)不相見??萆V祜L,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3.申生伐東山:出自《國語卷七?晉語一?申生伐東山》。晉獻公寵愛妃子驪姬,想立驪姬的兒子奚齊為太子,不喜歡原配夫人齊姜所生的太子申生。驪姬也多次詆毀陷害太子申生。最后太子申生被逼自殺了。晉獻公在整太子申生之前,給他兵權(quán)賜他金玦、間色服之類的,以安其心。當時,申生的謀士就是告訴申生,晉獻公不懷好意,可惜太子固守孝道,不聽,終被晉獻公害死了。最后晉文公重耳撿了漏。

4.雖奉對積年:出自王獻之的《奉對貼》,全文如下:雖奉對積年,可以為盡日之歡,??嗖槐M觸類之暢。方欲與姊極當年之足,以之偕老,豈謂乖別至此。諸懷悵塞實深,當復何由日夕見姊耶?俯仰悲咽,實無已無已,唯當絕氣耳。我和你生活多久都不會厭的,即使是年復一年地相對,也可以當作是一日之歡。那種額頭觸著額頭的歡暢,只是遺憾不能再盡興一點、更盡興一點。正想著要和你成雙成對,白頭偕老,哪知道命運如此不順,分離到這個地步!實在是傷心惆悵啊,什么時候才能白天晚上都見到你呢?我只能仰首低頭悲嘆嗚咽,實在沒有辦法啊,要跟你見面,只能等到我斷氣罷了!

王獻之被公主逼婚,無奈之下離婚后寫給前妻郗道茂的信,含有對前妻的愧疚和思念。蕭定權(quán)也懷著對太子妃的思念與歉疚,期盼有輪回,能夠再相見。

5.啼笑俱不敢: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之妻,陳后主之妹樂昌公主也。陳將亡,徐德言料與妻不能相保。遂就將銅鏡一分為二,雙方各執(zhí)一半后分離。并相約于來年正月十五日,在長安鬧市賣破鏡來取得聯(lián)系。陳亡,妻沒入隋越國公楊素家。后,徐德言輾轉(zhuǎn)至長安,在正月望日,找到賣破鏡的仆人,出其半相合。德言題詩云: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公主得詩,悲泣不食。素知之,即召德言,以公主還之。陳氏臨行,素邀令作詩敘別。固辭不免,乃為絕句曰:今日何遷次,新官對舊官,笑啼俱不敢,方驗作人難。

6.胡為乎泥中。

出自《國風·擲風·式微》: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歸?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釋義: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為什么還不回家?如果不是為君主,何以還在泥漿中!

7.固辭與彌苦。

出自《世說新語·寵禮》:元帝正會,引王丞相登御床,王公固辭,中宗引之彌苦。王公曰:“使太陽與萬物同暉,臣下何以瞻仰?”

釋義:晉元帝在元旦(正月初一)接受大臣們的朝賀時,拉著王丞相登上御座和自己坐在一起,王丞相堅決推辭,元帝更加懇切地拉著他。王導說:“假使太陽和萬物一起發(fā)光,臣下又怎么瞻仰太陽呢!”

Part 2

1.輕諾必定寡信:輕易許下的諾言必然缺乏信用。原句出自老子的《道德經(jīng)》第六十三章:“是以圣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圣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p>

2.持累卵而坐危城:雙重比喻形勢、處境危險。累卵:迭的蛋。比喻極其危險。《韓非子·十過》:“其君之危,猶累卵也。”《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秦王之國,危于累卵,得臣則安。”危城:將被攻破而岌岌可危的城池。《荀子.議兵》:「使之持危城則必畔,遇敵處戰(zhàn)則必北?!埂段倪x.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p>

3.君子死而冠不免:出自《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造蒯聵,蒯聵與孔悝登臺。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請得而殺之?!必崧樃ヂ?。於是子路欲燔臺,蒯聵懼,乃下石乞、壺黡攻子路,擊斷子路之纓。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彼旖Y(jié)纓而死?!肮凇笔桥c榮譽和尊嚴有關,正冠而亡,可以說是寧死也要顧及禮儀和尊嚴。

4.四方天明照精彩:化用《文子·上德》:天明日明,而后能照四方,君明臣明,域中乃安。有四明,乃能長久,明其施明者,明其化也。

5.上窮碧落下黃泉出自白居易《長恨歌》:“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意為:升天入地遍尋天堂地府,都毫無結(jié)果。

6.幾事不密則害成:幾:細微。出自《周易·系辭下》。子曰:“亂之所生也,則言語以為階。君不密則失臣,臣不密則失身,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p>

7.成王有過而撻伯禽:《出自禮記·文王世子第八》:“成王幼,不能蒞阼,周公相,踐阼而治??故雷臃ㄓ诓?,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長幼之道也。成王有過,則撻伯禽,所以示成王世子之道也?!?/p>

8.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出自《論語·陽貨》:“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贝颂師o賴子用作調(diào)笑語。

9.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家累千金坐不垂堂?!?釋義:身份尊貴,不輕易涉險?!白淮固谩边@里意指休息的時候不要待在高大的廳堂下,不在有危險的地方停留。是指有錢有身份的人要愛惜自己的性命與已有的資產(chǎn),不輕易涉險。另有西漢·司馬遷《史記·袁盎晃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Part 3

01.君子德風,小人德草。

出自春秋時期孔子的《論語·顏淵篇》:康子問政于孔子曰:“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為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風,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strong>譯文:季康子問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說:“如果殺掉無道的人來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樣?”孔子說:“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著殺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會跟著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風,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風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著倒。”

02.金生麗水,玉出昆岡。

出自《千字文》由南北朝時期梁朝散騎侍郎、給事中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從王羲之書法作品中選取1000個不重復漢字,命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纂成文。全文為四字句,對仗工整,條理清晰,文采斐然。《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并譯有英文 C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國影響很大的兒童啟蒙讀物。

03.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出自《史記·司馬相如列傳》:“家累千金,坐不垂堂。”釋義:身份尊貴,不輕易涉險。“坐不垂堂”這里意指休息的時候不要待在高大的廳堂下,不在有危險的地方停留。是指有錢有身份的人要愛惜自己的性命與已有的資產(chǎn),不輕易涉險。另有西漢·司馬遷《史記·袁盎晁錯列傳》:“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p>

04.出日撫軍,守曰監(jiān)國。

監(jiān)國,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政治制度,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時,由一重要人物(通常為皇太子)留守宮廷代為處理國事。出處有《左傳》:“從日撫軍,守日監(jiān)國,古之制也?!薄秶Z·晉語一》:“君行,太子居,以監(jiān)國也;君行,太子從,以撫軍也。”《史記·晉世家》:“太子,奉冢祀社稷之姿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日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日撫軍,守日監(jiān)國,古之制也?!?/p>

05.君子之澤,三世而斬。

化用自《孟子·離婁章句下》(第二十二節(jié)):“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翻譯:君子的遺風,影響五代以后而中斷;小人的遺風,五代以后傳統(tǒng)中斷。我沒有能夠作孔子的門徒,但我卻遵照孔子的善道教誨為學行事。

06.總角之宴,信誓旦旦。

出自《國風·衛(wèi)風·氓》:“總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釋義:回想少時多歡樂,談笑之間露溫柔。海誓山盟猶在耳,哪料反目竟成仇。

07.花可重開,鬢不再綠。

諺語,意思是花有重開的時候,人不能返回到少年時代,指應珍惜少年時代。出自元曲,《小孫屠》二:“[生白]莫負媚景艷陽天,[凈]拚卻西郊使萬錢。[末]花謝尚有重開日,人老終無再少年?!痹ぴ啦ā惰F拐李》一:“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休道黃金貴,安樂最值錢?!?/p>

08.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出自曹植《洛神賦》“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

釋義:容光煥發(fā)如秋日下的菊花,體態(tài)豐茂如春風中的青松。

09.豈日無衣與子同袍。

出自《詩經(jīng)》中的《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釋義: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戰(zhàn)袍。

10.愛居愛處,愛喪其馬。

出自《詩經(jīng)》“邢風”里的《擊鼓》篇,“愛居愛處?愛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p>

釋義:一個男人外出打仗,中途扎營駐防的時候把戰(zhàn)馬弄丟了,趕緊去找,在樹林里找到了。

11.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出自《尚書·大禹謨》“克勤于邦,克儉于家”。

釋義:能夠辛勤地為國家效力,能夠節(jié)儉持家。

12.風起青萍,浪成微瀾。

出自戰(zhàn)國·宋玉《風賦》“夫風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

釋義:原指風從地上產(chǎn)生出來,開始時先在青蘋草頭上輕輕飛旋,最后會成為勁猛彪悍的大風,即是說大風是自小風發(fā)展而來。后來喻指大影響、大變化從微細不易察覺之處發(fā)源。

13.青春作伴,早日還鄉(xiāng)。

青春,指明麗的春天的景色。作伴,與妻兒一同。出自唐代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14.盡諸有結(jié),心得自在。

出自《法華經(jīng)》?!坝小笔侨缍逵校敖Y(jié)”是為煩惱而結(jié)集生死。有見惑、思惑、塵沙惑、無明惑,就障礙我們出離三界。如果把習氣毛病鏟除,把結(jié)集在一起的煩惱沒有了,把三有種種的問題也沒有了,這就盡諸有結(jié),了了分段生死,心中得到快樂自在。

15.言以興邦,言以喪邦。

指關鍵人物的一句話能影響大局,化用自《論語·子路》:定公問:“一言而可以興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為君難,為臣不易?!缰獮榫y也,不幾乎一言而興邦乎?”曰:“一言而喪邦,有諸?”孔子對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幾也。人之言曰:‘予無樂乎為君,唯其言而莫予違也?!缙渖贫`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違也,不幾乎一言而喪邦乎?”

16.燕爾新婚,鳳凰于飛。

均出自《詩經(jīng)》,比喻夫妻如膠似漆,極其恩愛親密?!秶L·邶風·谷風》:宴爾新婚,如兄如弟。《詩·大雅·卷阿》:鳳凰于飛,翙翙其羽。

17.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心即使頑固得像鐵一樣,國法也能像火爐一樣熔化它。宋·釋智愚《頌古一百首》:不落因果,突出野狐。人心似鐵,官法如爐。不昧因果,得脫野狐。

18.侵略如火,不動如山。

出自《孫子兵法》: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19.冠而字之,成人之道.

出自《禮記·冠義》,“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見于母,母拜之,見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與為禮也?!?/p>

20.庶竭駑鈍,死而后已。

《前出師表》: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逗蟪鰩煴怼罚壕瞎M瘁,死而后已。

21.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出自《詩經(jīng)·柏舟》,我的心不是席子,不可隨意展開卷起。表示心意堅貞,不受外界影響。

22.心之憂矣,如匪浣衣

同出自《詩經(jīng)·柏舟》,心中的幽怨抹不掉,好像沒洗的臟衣裳。一語雙關,即點名地點瀚衣所,又指陸文昔不說實話,自己心存隱憂?;蛟S還有一層隱喻,你在這里洗衣服,什么時候洗干凈了(肯說實話),什么時候就可以出去了。

Part 4

1.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

出自唐朝韋莊的《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春天的江水清澈碧綠更勝天空的碧藍,還可以在彩繪船上聽著外面的雨聲入眠。

2.紅顏恃容色,青春矜盛年。

出自北齊顏之推《神仙詩》,“紅顏侍容色,青春矜盛年。自言曉書劍,不得學神仙。”

釋義:少女年輕貌美,正是青春的時候,總是朝氣蓬勃。

3.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

紈绔:指富貴子第。不餓死:不學無術卻無饑餓之憂。儒冠多誤身:滿腹經(jīng)綸的儒生卻窮困潦倒。出自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紈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甫昔少年日,早充觀國賓。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賦料揚雄敵,詩看子建親。李邕求識面,王翰愿卜鄰。自謂頗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此意竟蕭條,行歌非隱淪。騎驢十三載,旅食京華春。朝扣富兒門,暮隨肥馬塵。殘杯與冷炙,到處潛悲辛。主上頃見征,欻然欲求伸。青冥卻垂翅,蹭蹬無縱鱗。甚愧丈人厚,甚知丈人真。每于百僚上,猥頌佳句新。竊效貢公喜,難甘原憲貧。焉能心怏怏,只是走踆踆。今欲東入海,即將西去秦。尚憐終南山,回首清渭濱。常擬報一飯,況懷辭大臣。白鷗沒浩蕩,萬里誰能馴?

4.傅之以德義,師之以教訓。

化用《大戴禮》,“保,保其身體;傅,傅其德義;師,導之教訓?!?/p>

5.君子無所爭,必爭則為射。

化用《論語·八佾》:子曰:“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

6.權(quán)術以視事,政治以經(jīng)國。

視事,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崔子稱疾不視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

經(jīng)國,治理國家。《國語·周語下》:“將民之與處而離之,將災是備御而召之,則何以經(jīng)國?”

7.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出自《金剛經(jīng)》最后一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夢者。妄想也?;谜摺;没?。泡者。如水上之泡。易生易滅也。影者。如身之影無所捉撮也。

Part 5

1.唳清響于丹樨,舞飛容于金閣。

譯文:在殿前丹樨清音長鳴,在輝煌樓閣躍躍欲舞?!段楮Q賦》是南朝宋文學家鮑照創(chuàng)作的一篇賦。此賦以時間為序展開,先寫鶴從仙境降落人間后所見的凄涼景象,然后鋪敘鶴美妙的舞姿,最后寫鶴不能自由的悲哀。全賦語言靈活多變,情節(jié)跌宕起伏,通過藝術的想象和夸張創(chuàng)作出了優(yōu)美動人的藝術形象和高遠的意境。

2.同瓊佩之晨照,共金爐之夕香。

出自南北朝江淹的《別賦》。

此賦以濃郁的抒情筆調(diào),以環(huán)境烘托、情緒渲染、心理刻畫等藝術方法,通過對戍人、富豪、俠客、游宦、道士、情人別離的描寫,生動具體地反映出齊梁時代社會動亂的側(cè)影。

釋義:佩帶瓊玉一起浴沐著晨光,晚上一起坐在香煙裊裊的金爐旁。

3.有忠志之士忘身于外,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

化用自諸葛亮《前出師表》:“然侍衛(wèi)之臣不懈于內(nèi),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strong>翻譯:不過宮廷里侍從護衛(wèi)的官員不懈怠,戰(zhàn)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們奮不顧身,大概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

4.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出自隋朝佚名的《送別詩》。譯文:楊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楊花漫天飛舞。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一聲遠行的人什么時候回來呢?這首出自隋朝的《送別》,其作者已無法考證,然而中借柳抒發(fā)的那份戀戀不舍的心境,卻流傳至今。據(jù)說,折柳送別的風俗始于漢代。古人贈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樹速長,角它送友意味著無論漂泊何方都能枝繁葉茂,而纖柔細軟的柳絲則象征著情意綿綿;二是柳與“留”諧音,折柳相贈有“挽留”之意。而我們今天從詩歌中所看到的用“柳”來表現(xiàn)離情別緒的詩句,要早于這種“習俗”。

5危似楚兵臨漢塹,急如齊客度秦關。良圖邂逅何分別,莫詫爭雄衣錦還。

出自宋朝林希逸的《打馬》,此為全文。

打馬,指揚鞭策馬,古代博戲名。“打馬”和現(xiàn)在流行的飛行棋相比,相似處是兩者均用骰子決定棋子的行動,而且,棋子都能將對方的棋子“撞回”起點。雖然打馬棋盤類似中國象棋的棋盤,但是棋子卻只能繞著棋盤周圍的圓圈,一步步前行。

6.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

出自西漢劉徹的《秋風辭》“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蘭有秀兮菊有芳,懷佳人兮不能忘?!?strong>釋義:秋風刮起,白云飄飛,草木枯黃大雁南歸。蘭花、菊花都無比秀美,散發(fā)著淡淡幽香,但是我思念美麗的人的心情卻是難以忘懷的。

Part 6

1.秦山楚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

出自李白的《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

意為:壯麗的山河,不論楚秦,處處飛白云。白云處處飛,為著長隨你。

2顧影秋池舞白云,半江瑟瑟半江紅。

前半句出自唐代的李紳《憶放鶴》:“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云。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好風順舉應摩日,逸翩將成莫戀群。凌勵坐看空碧外,更憐鳧鷺老江滇?!?/p>

后半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蓱z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3.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

出自唐朝韓愈的《題張十一旅舍三詠榴花》:“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子初成。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青苔落絳英?!?/p>

譯文:五月如火的榴花映入眼簾格外鮮明,枝葉間時時可以看到初結(jié)的小果。可惜此地沒有達官貴人乘車馬來欣賞,艷艷的榴花只好在蒼苔上散落紛紛。

4.有言如此且不用,豈有藥石針膏肓。

出自明代李東陽《卿勿言》:卿勿言,朕自思,南詔覆師君不知。卿勿憂,朕自保,范陽弄兵苦不早。卿邪誰邪高與楊,非姚非宋還非張。有言如此尚不用,豈有藥石針膏肓。君不見咸陽老人能直諫,何曾得睹君王面。諷刺唐玄宗后期受奸臣蒙蔽的情況?!柏M有藥石針膏肓”,表現(xiàn)唐玄宗后期在這方面已到了病入膏肓的程度?!短茣芳啊锻ê灐罚盒谔鞂毷d,劍南留后李宓擊南紹,全軍皆沒。楊國忠隱其敗,更以捷聞,益發(fā)兵討之,前后死者幾二〔十〕萬人,無敢言者。上嘗謂宦官騾騎將軍高力士曰:“朕老矣,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夫何憂?”力士對曰:“臣聞云南數(shù)喪師,又邊將擁兵太盛。一旦禍發(fā),不可復救,何謂無所憂?”上日:“卿勿言,朕徐思之?!笔妮d,范陽等處節(jié)度使安綠山請以蕃將代漢將。楊國忠言祿山反有跡,不可許。上不悅,竟從其請。他日,固忠謀授祿山平章事,召詣闕,已草制,未發(fā),上更遣中使輔璆琳往察其變。璆琳受賄,還言無他。上謂國忠曰:“朕自保之。卿等勿憂也?!笔滤鞂嫛5撋綄V迫?,陰蓄異志,會國忠數(shù)以事激之,欲其速反,以取信于上。祿山由是決意遂反。是冬,發(fā)所部兵及奚契丹十五萬眾反于范陽。十五載,賊入潼關,上出奔至咸陽。有老父郭從謹進曰:“祿山包藏禍心非一日,有告者,陛下往往誅之,使得逞其奸逆。草野之臣,知必有今日久矣。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訴之乎?”

Part 7

1.立必端直,處必廉方。奉上蔽下,不失其長。

出自東漢李尤《屏風銘》。有改動。原文是:立必端直,處必廉方。雍閼風邪,霧露是坑,奉上蔽下,不失其常。不用它,它就潛藏躲避。用它,它就陳設伸張。立著時必定正直,處事時必定廉潔方正。堵塞風邪,抵抗霧露。侍奉上面,遮蔽下面,不會失去其常度。

2.微我無酒,以敖以游。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出自《國風·邢風·柏舟》,原文:“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微我無酒,以敖以游?!卑啬敬瑑菏幱朴疲又兴?。圓睜雙眼難入睡,深深憂愁在心頭。不是想喝沒好酒,姑且散心去邀游。此句皇帝用名為“柏舟”的—詩經(jīng)詩句來暗示李明安自己暗示的是李柏舟。

3.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出自《尚書·洪范》:“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

無偏無黨,漢語成語,形容處事公正,沒有偏向。無黨無偏,漢語成語,意思是形容處事公正,沒有偏向。全句釋義:沒有偏向,不結(jié)黨營私,治國為政的道路就會寬廣而平坦。

注:《尚書·洪范》闡發(fā)了一種天授大法、天授君權(quán)的神權(quán)行政思想,這對形成中國古代占統(tǒng)治地位的政治哲學理論,以及以王權(quán)和神權(quán)為核心的中央集權(quán)的理論,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4.生棟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極。

出自《管子》:“生棟覆屋,怨怒不及;弱子下瓦,慈母操極?!?strong>釋義:用新伐的木材做屋柱而房子倒塌,誰也不怨恨木材;小孩子把屋瓦拆下來,慈母也會打棍子。

5.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出自《詩經(jīng)》中《伯兮》“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

釋義:自從丈夫東行后,頭發(fā)散亂像飛蓬。膏脂哪樣還缺少?為誰修飾我顏容!

6.如石火光,如水上泡。云何于中,不懼不驚;云何于中,生忌妒心。

出自《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文殊當知。愚癡眾生。不覺不知。壽命短薄。如石火光,如水上泡。如電光出。云何于中,不懼不驚。云何于中,廣貪財利。云何于中,耽淫嗜酒。云何于中,生忌妒心。如此生死,流浪大海。唯有諸佛菩薩。能到彼岸。凡夫眾生,。定當淪沒。

7.始生為名,而實之賓。既冠而字,以蓋厥文。永受保之,承天之慶。

出自《宋史志·第六十八·禮十八(嘉禮六)》:禮直官等引掌冠、贊冠者詣前,西向,掌冠者少進,字之曰:「始生而名,為實之賓。既冠而字,以益厥文。永受保之,承天之慶。奉敕字某?!固2┦空堅侔?,太子再拜訖,搢笏,舞蹈,再拜,奏圣躬萬福,又再拜。左輔承旨,降自東階,詣太子前,西向,宣曰「有敕」,太子再拜,宣敕曰:「事親以孝,接下以仁。遠佞近義,祿賢使能。古訓是式,大猷是經(jīng)?!剐?,太子再拜訖,禮直官等引太子前,俯伏,跪,奏稱:「臣雖不敏,敢不祗奉!」

8.棠棣之華,鄂不韓韓。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

出自先秦《常棣》“常棣之華,鄂不辨雜。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雖有兄弟,不如友生?!?strong>釋義:高大的棠棣樹鮮花盛開時節(jié),花萼花蒂是那樣的燦爛鮮明。普天下的人與人之間的感情,都不如兄弟間那樣相愛相親。死喪急難和雜亂之事平息,一切將歸于安定井然有序。遺憾的是此時此刻親兄弟,竟不如朋友那樣感情默契。

Part 8

1.君命召,不俟駕。

出自《論語·鄉(xiāng)黨》:“君賜食,必正席先嘗之……君命召,不侯駕行矣。”意思是國君召見,臣子不等車馬準備好就要動身應召,比喻某人有事,和他關系密切的人聞訊立即前往。

2.正君臣親父子。

出自《禮記·冠義》,“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義之始,在于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容體正,顏色齊,辭令順,而后禮義備。以正君臣、親父子、和長幼?!?/p>

3.揖讓而升,下而飲。

出自《論語·八佾》: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射是六藝——禮、樂、射、御、書、數(shù)之一,以當時射箭比賽的情形,說明君子立身處世的風度。對立行禮,表示對不起——禮讓。然后開始比賽。比賽完了,不論誰輸誰贏,彼此對飲一杯酒,贏了的人說:“承讓!”輸了的人說:“領教!”都有禮貌,即使在爭,始終保持人文的禮貌。

4.君臣不能疑,疑則生亂。

南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至是獄子倚門斜立,無恭謹狀。飛異之,獄子曰:“我平生以岳飛為忠義,故伏侍甚謹。今乃逆臣耳!”飛請其故,曰:“君臣不可疑,疑則為亂。君疑臣則誅,臣疑君則反。君今疑臣矣,少保若不死,出獄則復疑于君,安得不反?反既明甚,此所以為逆臣也?!憋w感動,仰天移時,索筆署押?!?/p>

5.爾往大內(nèi),夙夜勤慎,毋違君命。

《明史 ·卷三十一·明史 > 卷三十一》:親迎日,妃服燕居服,隨父母家廟行禮。執(zhí)事者具酒饌,妃飲食訖。父母坐堂上,妃詣前各四拜。父命之曰:“爾往大內(nèi),夙夜勤慎,孝敬無違?!蹦该唬骸盃柛赣杏枺瑺柈斁闯?。”

6.其余慎行,其余慎言,祿在其中矣

出自《論語·為政篇》:子張學干祿,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余,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余,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子張請教求得官職俸祿的方法。

孔子說:“多聽,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邊,謹慎地說出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少犯錯誤;多觀察,不明白的就保留心中,謹慎地實行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減少事后懊悔。言語少犯錯誤,行動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職俸祿了?!?/p>

7.三三橫,二二縱,孰能辯之賜金盅。

此令出自《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報德寺》?!叭龣M,兩兩縱”是拆解“羽”字的筆畫,“金鍾”為酒杯,古代又稱為“大白”?!坝稹弊旨印鞍住焙蠟椤傲暋弊?。

8.周唐外重內(nèi)輕,秦魏外輕內(nèi)重,各有得論。

“內(nèi)”指中央政府,“外”指諸侯藩鎮(zhèn),即討論中央政權(quán)與地方勢力應該孰強孰弱。

這也是蕭氏江山現(xiàn)在面臨的困境。

9.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出自《孟子·離婁章句上·第五節(jié)》

解釋:天下的基礎是國,國的基礎是家,家的基礎是個人。

Part 9

1.玉石釭,金石簧。秦衛(wèi)女,舞成行。頌吾君壽,萬年長。

意為筵宴上觥籌交錯,演奏弦管樂器,美女歌舞,恭祝君壽與天齊的意思。借鑒了《太平廣記劉諷》中的一個酒令:玉口金缸,愿陪君主。邯鄲宮中,金石絲簧。衛(wèi)女秦娥,左右成行。绔縞繽紛,翠眉紅妝。王歡顧眄,為王歌舞。愿得君歡,常無災苦。

2.為人君者以為君鵠,為人臣者以為臣鵠,射者各射己之鵠。

出自《禮記·射義》:射之為言者繹也,或曰舍也。繹者,各繹己之志也。故心平體正,持弓矢審固;持弓矢審固,則射中矣。故曰:為人父者,以為父鵠;為人子者,以為子鵠;為人君者,以為君鵠;為人臣者,以為臣鵠。故射者各射己之鵠。這一段是從語言學的角度講射禮,文中將射解釋為“繹”和“舍”。這個“繹”是絞絲旁,意為抽絲剝繭、理出頭緒。理出什么頭緒呢?無非是“射者各射己之鵠”——每個人都射自己的靶子——引申為各安其位,各盡其責。另一個字“舍”是什么意思呢?射箭作為一種競技,參與者必定求勝心切,這里用一個“舍”字,告誡射者,目標意識固然重要,但得失心不要太強。楚昭王出獵,丟了寶弓,也不去尋找,說:“楚人失弓,楚人得之,何必求也?”

3.夫為人子者,懼不孝,不懼不得,君子日,善處父子之間矣。
出自《國語·晉語·申生伐東山》,里克曰:“孺子懼乎?衣躬之偏,而握金塊,令不偷矣。孺子何懼?夫為人子者,懼不孝,不懼不得。且吾聞之曰:‘敬賢于請。’孺子勉之乎!”君子曰:“善處父子之間矣?!?br>釋義:里克說:“?你害怕了嗎?國君讓你穿偏衣,握金塊,說明對你不薄。你有什么可害怕的!做兒子的,只怕不能盡孝,不怕不能繼位。況且我聽說:‘恭敬勝于請求。’你還是努力孝敬國君吧?!庇凶R之士說:“里克善于處理父子之間的關系?!?/p>

4.太子奉冢視,社稷之粲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日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

劇中釋義:朝夕侍奉國君,照顧國君的膳食,所謂侍膳問安。出自:《左傳》:晉侯使太子中生伐東山皋落氏。里克諫曰:“太子奉冢祀、社稷之姿盛,以朝夕視君膳者也,故日冢子。君行則守,有守則從。從日撫軍,守曰監(jiān)國,古之制也”。

釋義:晉獻公派太子申生進攻東山皋落氏。大夫里克進諫說:“太子執(zhí)掌管理著重大祭祀和祭祀社稷的谷物,是朝夕不離國君左右,親自照顧國君膳食的人,所以才稱為冢子。國君出行他在國內(nèi)居守,君主守出征時他隨從出行”。

引申含義:閔公二年(前660),晉獻公命令太子申生征伐東山皋落氏,指令他“盡敵而返”,實際是要犧牲他。申生的謀臣們?yōu)榇俗h論紛紛。說明當時晉國內(nèi)部的權(quán)力斗爭已達到白熱化程度。

5.君與我此,何也?中分而金塊之權(quán),以龐衣純,而塊之,以金鐵者,寒之甚矣,胡可恃也。

劇中釋義:用寒冷的金屬離間人心,冷酷至極啊(此句正好配合讓許昌平用銅戒尺責罰太子的情節(jié))出自《國語·晉語·申生伐東山》:太子遂行,狐突御戎,先友為右,衣偏衣而佩金塊。出而告先友曰:“君與我此,何也?”先友曰:“中分而金缺之權(quán),在此行也。孺子勉之乎!”狐突嘆曰:“以龐衣純,而塊之以金鐵者,寒之甚矣,胡可恃也?雖勉之,狄可盡乎?”

釋義:太子于是出征,狐突掌馭兵車,先友擔任車右。太子身上穿著偏衣,佩戴著金塊,離開國都后對先友說:“國君賜給我這些東西,意味著什么呢?”先友答道:“意味著在這次出征中你分得了一半君權(quán),可以用金塊來決斷大事,你好自為之吧!”狐突則嘆息道:“拿雜色的衣服讓純正的人穿,用寒冷的金屬來分離人心,冷酷極了,還有什么可以依賴的?即使太子努力作戰(zhàn),狄人能全部消滅嗎?”

6.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譯文:古代那些想要具備光明的德操并要將它廣播于天下的人,要先治理好自已的國;要治理好自己的國,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先要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要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態(tài)度;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態(tài)度,先要有誠心;要想有誠心,先要增長自己的學識.增長學識的途徑是明析事物的內(nèi)在規(guī)律。

出自《禮記·大學》?!案裎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大學》中的“八目”,這“八目”是《大學》的核心思想,因為《大學》后面的章節(jié)都是在闡釋這“八目”,闡釋如何通過“八目”的修行,而達到“三綱”的最高境界。

8.調(diào)香:黑角沉半兩、丁香一分、郁金半分、臘茶末一錢、麝香一字、定粉一米粒、白蜜一盞,各為末,麝先細研,取臘茶之半湯點澄清調(diào)麝,次入沉香,次入丁香,次入郁金,次入余茶及定粉,共研細,乃入蜜,使稀稠得宜,收沙瓶器中,窖月余,取燒,久則益佳,燒時以云母石或銀葉襯之?!?/strong>韓魏公濃梅香,亦名“返魂梅”,歷史名方,韓琦所愛。后惠洪從蘇軾處得知此方,而傳于黃庭堅。黃庭堅以濃梅香之名“其意未顯”而易之為“返魂梅”?!昂诮浅痢笔菢O品沉香,“臘茶”是一種茶葉,“郁金”是姜黃的塊莖,“定粉”是韶粉。香方中的計量單位比如“兩”、“錢”、“分”可以定量換算。而“字”、“一米?!?、“一盞”則需要合香之人的經(jīng)驗,“字”是古銅錢上的一個字,一般以唐代“開元通寶”銅錢取量,以填去銅錢的四分之一為度。做好之后,用蠟封好窖藏于地下月余,使得香料間的藥性產(chǎn)生醇化和中和作用。等到焚香之時,香品和炭火之間隔一層盤形的云母片或者銀葉,不可直接接觸炭火,出香舒慢沒有煙燥氣。《香乘》中記載有黃庭堅對此香的評價,“如嫩寒輕曉行,孤山籬落間”。韓魏公取此香名為“濃梅香”,應該是取“清烈”、“嫩寒”之意境,盡管香方七種材料沒有梅花的任何成分,但香品焚燒的時候所散發(fā)的香韻卻有寒冬梅花獨艷的冷香氣息。韓魏公名叫韓琦,是三朝宰相,品性高潔,正直寬宏之人,他的香中和君子之精神,凌寒獨自開,位于逆境,卻不屈服,高潔、堅強。太子選此香為定情信物,以花喻人,以香附情,表面是送自己親手做的手工香,其實是在說“太子妃”像梅花一樣純潔,雪胎梅骨實在是高級。

Part 10

守孝三載?宵衣旰食?白龍魚服?暗室虧心 以人廢言?幺么小人?狺狺狂吠?草藁請罪?

落茵墜溷?歧路亡羊?半仙之戲?金匱玉堂?水火倒懸?蟾宮折桂?從井救人?逆風執(zhí)炬

羈旅浩蕩?摘指面刺?加級記錄?克紹箕裘?肉袒自縛?親親之念?蒲柳弱質(zhì)?梅花羅浮

滅私奉公?不膠不黏?養(yǎng)生喪死?網(wǎng)開三面?征亡逐北?毀家紓難?屈法伸恩?誅求無厭

不著四六?殺一不辜?白云蒼狗?執(zhí)鞭墜鐙?牽絲映帶?奔泉渴驥?故園歸去?干我底事

功至雄奇?臨淵羨魚?飽食終日?銀青印綬

1.守孝三載

五服中最重的喪服斬衰,服期才是三年。男子及未嫁女為父,服斬衰。父尚在母先卒,子為母服,夫為妻服,應服次一等的齊衰。

2.宵衣旰食

天不亮就穿衣起來,天黑了才吃飯。形容政務忙碌。出處《舊唐書·劉傳》:“若夫任賢惕厲,宵衣旰食,宜黜左右之纖佞,進股肱之大臣?!毕阂雇?。旺(gàn):晚。

3.白龍魚服?

天帝的貴畜白龍,因化身為魚而被漁父豫且射中的故事。見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元·張養(yǎng)浩《折桂令》曲:“暗室虧心,指偷偷地做壞事??v然致富,天意何如?!?/p>

4.暗室虧心?

意思是在黑暗的屋子里昧著良心做壞事,后比喻貴人微服出行,遭到危險。

5.以人廢言

因為說話人的地位的低下或犯有錯誤就不采納他所說的正確的意見。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p>

6.幺么小人

微不足道的人,小人。《鹖冠子·道端》:“無道之君,任用么么。“陸佃解:“么,細人;俊雄之反。”

7.狺狺狂吠

狺,意思是像狗叫一樣發(fā)狂地叫。出處《楚辭·九辯》:“猛犬狺狺面迎吠兮,關梁閉而不通。”,朱熹《楚辭集注》:“篇,犬爭吠聲?!?/p>

8.草藁請罪

藁,指用禾稈編成的席子。坐臥上是古人請罪的一種方式,因以指請罪。

9.落茵墜溷

釋義:隨風而落,有的飄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糞坑里;比喻境遇好壞不同。

出自《梁書·儒林傳·范縝》:“人之生譬如一樹花,同發(fā)一枝,俱開一蒂,隨風而墮,自有拂簾幌墜于茵席之上,自有關籬墻落于糞溷之側(cè)。”

10.歧路亡羊

釋義: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鲎浴读凶印ふf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p>

11.半仙之戲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半仙之戲》:“天寶宮中,至寒食節(jié),競豎瞅腿,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碧菩谔鞂毮觊g,每到寒食節(jié),叫宮女們打秋千,玄宗稱這為半仙之戲。因在半空蕩漾,翩翩若仙,故名。亦為游戲之名或秋千戲。明·高明《琵琶記,牛氏規(guī)奴》:“女娘撩亂隔墻花,好似半仙戲耍。”

12.金匱玉堂

匱,同柜。玉堂,玉飾的殿堂,亦為宮殿的美稱。戰(zhàn)國時代楚國宋玉《風賦》:“然后倘佯中庭,北上玉堂?!?/p>

13.水火倒懸

水火,水深火熱。倒懸,以人之倒掛比喻處境極其困苦或危急,以家庭用具之倒掛比喻極其貧困?!睹献印す珜O丑上》:“當今之時,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p>

14.蟾宮折桂

蟾宮:月宮,相傳蟾宮中有桂樹?!稌x書·郤詵傳》:“武帝于東堂會送,問詵曰:‘卿自以為如何?’詵對曰:“臣鑒賢良對策,為天下第一,猶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用廣寒宮中一枝桂、昆侖山上一片玉來形容特別出眾的人才,這便是“蟾宮折桂”的出處。唐代以后,科舉盛行,蟾宮折桂便用來比喻考中進士。

15.從井救人

跟著落下井的人下井去救他,比喻對別人并沒有一點好處可卻損害了自己的行為。出自《論語·雍也》:“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明·馮夢龍《醒世恒言》卷十:那岸上看的人,雖然有救撈之念,只是風水利害,誰肯從井救人。

16.逆風執(zhí)炬

愛欲于人,猶如執(zhí)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端氖陆?jīng)》

17.羈旅浩蕩

羈旅:長期寄居他鄉(xiāng)。唐.戴叔倫〈客夜與故人偶集〉詩:「羈旅長堪醉,相留畏曉鐘。」浩蕩:無常不定。南朝·梁·何遜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詩:“年事以蹉跎,生平任浩蕩?!?/p>

18.摘指面刺

摘指:指責,指出錯誤,給以批評。宋·司馬光《涑水記聞》卷十六:“自信甚明,獨立不懼。面折廷爭,則或貽同列之忿;指謫時病,則或異大臣之為?!泵娲蹋寒斆嬷肛??!稇?zhàn)國策·齊策一》:“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p>

19.加級記錄

加級、紀錄,是清代對官員的獎勵 ( 議敘 )。紀錄有三等:紀錄一次、紀錄二次、紀錄三次。紀錄四次,即可加一級( 加到三級, 需十二次 )。議敘加級食俸者,照所加之級支俸;加級給予升銜者,照所加之級換給頂戴 ( 晉升官職 )。加級、紀錄是官員的政績又是定期考績 ( 考核官員 ) 的重要條件。加級可以抵銷降級、罰俸等處分。

20.克紹箕裘

克:能夠;紹:繼承;箕:揚米去糠的竹器,或者畚箕之類的東西;裘:冶鐵用來鼓氣的風裘。比喻能繼承父、祖的事業(yè)。出自西漢·戴圣《禮記·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痹ゑR端監(jiān)《文獻通考·序》:“竊伏自念;業(yè)紹箕裘;家藏墳索;插架之收儲;趨庭之問答;其于文獻蓋庶幾焉。”

21.肉袒自縛

脫去上衣,裸露肢體。古人在祭祀或謝罪時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禮記·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親割,敬之至也?!薄妒酚洝ちH藺相如列傳》:君不如肉袒伏斧質(zhì)請罪。

22.親親之念

愛自己的親屬?!对姟ば⊙拧しツ拘颉罚骸坝H親以睦友,友賢不棄,不遺故舊,則民德歸厚矣?!?唐·韓愈 《送浮屠文暢師序》:“圣人者立,然后知宮居而粒食,親親而尊尊,生者養(yǎng)而死者藏。”

23.蒲柳弱質(zhì)

蒲柳:蒲和柳皆望秋先凋,引申為早衰。舊時稱自己體質(zhì)弱的客套話。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蒲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質(zhì),經(jīng)霜彌茂?!比踬|(zhì),薄弱的才能。宋·葉適 《除太府卿淮東總領謝表》:“猥用榮章,被之弱質(zhì)。”

24.梅花羅浮

柳宗元所撰的《龍城錄》,里面有一篇《趙師雄醉憩梅花下》,說的是隋文帝開皇間,趙師雄遷居羅浮,某日醉酒宿松林間梅樹下,夢中遇仙女的浪漫故事。后世遂以“羅浮夢”、“羅浮美人”指代此事。

25.滅私奉公

消滅私念,一心為公。唐·元稹《崔倰授尚書戶部侍郎制》:辟名用物者逃無所入,滅私奉公者得以自明。

26.不膠不黏

不膠不離,不黏不脫。本是詠物詩中所說的,古詩講究意境,所謂不膠不黏,即指不可太貼近,不可形容得太死,形容得太死便失了靈氣。不離不脫,即指不可太遠,抓不住描寫事物的特點,則輕浮無所依靠,寫詩也便失了意義。用來作為與人交往的準則,亦無不可。

27.養(yǎng)生喪死

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和殯葬?!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骸梆B(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p>

28.網(wǎng)開三面

把捕禽的網(wǎng)撤去三面。比喻采取寬大態(tài)度,給人一條出路。出自《史記·殷本紀》:“湯出,見野張網(wǎng)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網(wǎng)?!瘻唬骸?,盡之矣!’乃去其三面?!?/p>

29.征亡逐北

征討追逐逃走的敗兵。北,潰敗(的軍隊)。出自漢·賈誼《過秦論》:追亡逐北,伏尸百萬。

30.毀家紓難

捐獻所有家產(chǎn),幫助國家減輕困難。安平伯,呵呵(⊙﹏⊙)b出自《左傳·莊公三十年》:“斗谷于菟為令尹,自毀其家以紓楚國之難。”

31.屈法伸恩

放寬刑罰法外開恩。南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將軍松柏不剪,親戚安居,高臺未傾,愛妾尚在;悠悠爾心,亦何可言!……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見故國之旗鼓,感平生于疇日,撫弦登陴,豈不愴悢!

32.誅求無厭

一再需求勒索,不知滿足。誅求,需索?!蹲髠鳌は骞荒辍罚骸敖?jīng)敝邑褊小,介于大國,誅求無時,是以不敢寧居?!?/p>

33.不著四六

形容不沾邊的,或沒頭沒腦的,或信口開河的等種種情形。中國古代崇奉祭祀“天地君親師”,以“天、地、父、母”為至親,其中天為父,天字與父字都是“四畫”,地為母,地字是“六畫”?!疤臁弊炙漠嫞暗亍弊至?,即不知天地;“父”字四畫,“母”字六畫,即不知父母;“文”字四畫,“字”字六畫,即不知文字;“孔”字四畫,“老”字六畫,即不知孔(子)老(子);“夫”字四畫,“婦”字六畫,即不知夫婦;“兇”字四畫,“吉”字六畫,即不知兇吉。不著四六(四六不懂),意思即:“上不知天,下不知地,為人不知父母,為學不懂文字,不知老子、孔子為誰,為人夫不懂夫妻相處之道,做事魯莽不懂吉兇禍福。”

34.殺一不辜

出自《孟子·公孫丑上》:“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曰:“否。自有生民以來,未有孔子也?!痹唬骸叭粍t有同與?”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行一不義、殺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為也。是則同?!边@話是孟子盛贊伯夷、伊尹、孔子這三位歷史人物時說的。意思是:(叫伯夷、伊尹、孔子)去做一件不仁義的事情,去殺一個無辜的人,因此可以得到天下,他們都不會去做的。

35.白云蒼狗

浮云像白衣裳,頃刻又變得像灰色的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出自唐·杜甫《可嘆詩》: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nèi)缟n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

36.執(zhí)鞭墜鐙

比喻因敬仰而愿意追隨左右。出自明·施襯庵《水滸傳》第六十七回:“若得與兄長執(zhí)鞭墜橙,愿為一卒,報答救命之恩,實為萬幸。”

37.牽絲映帶

牽絲也叫引牽或映帶,是指書法的點畫之間或字與字之間,筆勢往來牽帶的行跡。一般表現(xiàn)在行書和草書之中,因為,行、草書大多用出鋒,筆勢容易牽連,正楷、隸書和篆書大多是藏鋒運筆。筆勢含蓄不外露?!懂嬈贰氛f:王獻之能為一筆書,陸探微能為一筆畫,是乃筆勢映帶,連綿相屬,氣脈不斷耳。

38.奔泉渴驥

形容書法遒勁奔放,具有不可阻擋的氣勢。出自《新唐書·徐浩傳》:“始,浩父嶠之善書,以法授浩,益工。嘗書四十二幅屏,八體皆備,草隸尤工,世狀其法曰‘怒猊抉石,渴驥奔泉’云?!?/p>

39.故園歸去

《長女詩》:教坊脂粉洗鉛華,一片閑心對落花。舊曲聽來猶有恨,故園歸去已無家。云鬟半綰臨妝鏡,雨淚空流濕絳紗。今日相逢白司馬,尊前重與訴琵琶。

40.干我底事

底事:何事。 多用于嘲諷。出自唐·劉肅 《大唐新語·酷忍》:“天子富有四海,立皇后有何不可,關汝諸人底事,而生異議!”

41.功至雄奇

出自明·袁崇煥《哭熊經(jīng)略》:記得相逢一笑迎,親承指授夜談兵。 才兼文武無余子,功到雄奇即罪名。 慷慨裂眥須欲動,模糊熱血面如生。背人痛極為私祭,灑淚深宵哭失聲。天啟五年,熊廷弼被朝廷冤殺,并“傳首九邊”。當時袁崇煥領兵遼東,以寧前兵備副使鎮(zhèn)守寧遠??吹叫芙?jīng)略的首級,袁崇煥悲憤交集,于是寫詩予以祭悼。

42.臨淵羨魚

《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jié)網(wǎng)?!?/p>

43.飽食終日

整天吃飽飯,不動腦筋,不干什么正經(jīng)事。《論語·陽貨》:“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44.銀青印綬

白銀印章和系印的青色綬帶。秦漢制,吏秩比二千石以上皆銀印青綬。

Part?11

??觍顏 瘐斃?干政?冠禮?干城?前星?袞冕?檄文?元子?民成?攻訐?三司?奸宄?丘山

保傅?赤族?八議?寸磔?春闈?待字?摽梅?菰菜、莼羹、鱸膾?懷挾?置喙?休沐?鞫讞?

白身?夤夜?鬻題?中饋?終天?設色?賤降?富春?銜感?投壺?射柳?座主?襻膊?鈞衡?卿貳?

邸報?持帚?魚際?筵講?吃茶?國是?風憲?訾耗?一停?寶眷?伏闕?名器?終年??淬火、蘸火?

介胄?行藏?封駁?折節(jié)?論列?中旨?魚袋?纛旗?韶齡?星隕?迎迓?配天?妻孥?棺槨?謚號?

寢陋?乙覽?靡費?玄纁、束帛、谷圭、八馬?紫微?醮戒?鴟吻?瘐斃?孽障?陵夷?余瀝?

馬球?輔弼?加持?缺典?近畿?丹蔻?齊衰?虞侯?裨將?移玉?節(jié)級?霽威?袛服?捉刀?卮酒?

同儕?總角?綠液?鈞意?祧續(xù)?咨諏?派語?駑馬 搢笏 陵夷?伏闕

古代中國神話傳說中一條腿的神獸。 據(jù)《山海經(jīng)·大荒經(jīng)》記載,夔身上 閃耀著似日月般的光芒,吼聲如雷,所到之處都會有狂風暴雨。

銙:宋代團茶形似帶銙,用作計茶的量詞。宋楊萬里《答張功父寺丞書》:“建茶五十銙,聊伴空函,匪報也?!薄稄V群芳譜·茶譜一》:“﹝白茶﹞有者不過四五家,生者不過一二株,所造止于二三銙而已?!?/p>

觍顏表現(xiàn)出慚愧的臉色。

瘐斃關在牢獄里的人因受刑或饑寒、疾病而死亡。

干政:“儲副之位,止于侍膳問安,不交外事”是尤袤說的,可見于《宋史·尤袤傳》。其實不光有宋一代,歷朝歷代皆是如此,皇太子不將兵,實在是因為一把手和二把手的關系太難處。相關論文:https://kuaibao.qq.com/s/20190614AZMGZ100?refer=spider

冠禮:按照古禮來說,男子二十而冠,女子十五及笄。但是后世嚴格按照這個年齡來行冠禮的并不多,尤其是在皇室中。因為皇子們行過冠禮,就意味著他可以走上政治舞臺。好比宋仁宗趙禎,他的冠禮就是六歲時行的。(因為據(jù)《宋史·仁宗本紀》趙禎生于大中祥符三年,而在大中祥符八年加冠。)

干城:《詩經(jīng)·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氨扔鞅Pl(wèi)國土的將士。干:盾牌。城:城墻。兩者均起防衛(wèi)作用。

前星:《漢書·五行志下之下》:“心,大星,天王也。其前星,太子;后星,庶子也?!焙笠蛞郧靶侵柑印?/p>

袞冕:即袞衣和冕,是古代皇帝等王公貴族在祭天地、宗廟等重大慶典活動時穿戴用的正式服裝。

檄文:指古代用于曉諭、征召、聲討等的文書,特指聲討敵人或叛逆的文書。也指戰(zhàn)斗性強的批判,聲討文章。出自《漢書·朱博傳》:“合下書佐入,博口占檄文。”

元子:出自《尚書·微子之命》,解釋為天子和諸侯的嫡長子。

民成:權(quán),從木,秤桿;艸,人民;雙口,輿論;佳,善。集而為權(quán)。

攻訐:舉發(fā)他人過失或陰私而加以抨擊(多指因個人或派系利害矛盾)。

三司:《明史·卷九四·刑法志二》:“三法司曰刑部、督察院、大理寺。刑部受天下刑名,督察院糾察,大理寺駁正?!比緯徥侵袊糯囊环N審判制度。它是明代在唐代三司推事基礎上形成的。在審判重大、疑難案件時,由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個中央司法機關會同審理,簡稱三司會審。刑部為六部之一,掌法律刑獄;大理寺相當于現(xiàn)代的最高法庭,秦漢為廷尉,北齊為大理寺,歷代因之,掌刑獄案件審理;都察院為明清兩代最高的監(jiān)察、彈劾及建議機關,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前代所設御史臺為都察院。

奸宄:動詞使用時,意為奸邪、作亂。出處《說文解字》:“宄,奸也。外為盜,內(nèi)為宄”。作名詞使用時,泛指壞人、歹徒。出處《三國志·卷四七·吳書·吳主權(quán)傳》:“況今奸宄競逐,豺狠滿道”。

丘山:比喻重、大或多?!稘h書·王莽傳上》:“及至青戎摽末之功,一言之勞,然猶皆蒙丘山之賞?!贝搜灾刭p。

保傅:古代保育、教導太了等貴族子弟及末成年帝王、諸侯的男女官員,統(tǒng)稱為保傅。

赤族:意為誅滅全族,出自《漢書·揚雄傳下》:“客徒欲朱丹吾轂,不知一跌,將赤吾之族也?!?顏師古注:“誅殺者必流血,故云赤族?!?/p>

八議:最早源于西周的八辟,在曹魏的《新律》中首次入律。是指法律規(guī)定的以下八種特殊人物犯罪,不能適用普通訴訟審判程序,司法官員也無權(quán)直接審理管轄,必須奏請皇帝裁決,由皇帝根據(jù)其身份及具體情況減免刑罰的制度。這八種人是:議親,議故,議賢,議能,議功,議貴,議勤,議賓。

寸磔:“磔“字本來不是用于人的。古代在祭祀的時候,殺牲以祭神,就是把祭的牲肢解。肢解犧牲,就叫“磔“。后來變成一種對人的最為慘烈的酷刑,就是分尸。出自《骨董續(xù)記》。

春闈:一般指會試。會試是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中的中央考試。會試在鄉(xiāng)試后的第二年春天舉行,又稱為春試。參加會試的是舉人,取中后稱為貢士,第一名稱為會元。

待字:指女子尚未許配人。女子許嫁,笄而字?!抖Y記·曲禮》

摽梅:《詩·召南·摽有梅》:“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坝?,助詞。摽梅,謂梅子成熟而落下。后以”摽梅”比喻女子已到結(jié)婚作齡。

菰菜、莼羹,鱸膾:據(jù)《晉書·張翰傳》記載:“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孤菜、莼羹、鱸魚 膾,日:人生貴適志,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鴛而歸。”令張翰棄官而返鄉(xiāng)的這道蘇浙佳肴,就是“莼羹鱸膾”。鱸魚產(chǎn)干近海,味道鮮美;莼菜者,多年生水草也。張翰,字季鷹,系西晉文學家,江蘇吳縣人。他在北方做官,因秋風起而思念家鄉(xiāng)的“莼羹鱸膾”,竟辭官歸家。后來多用于比喻思鄉(xiāng)的心情。同時“莼羹鱸膾”這個成語也有贊美不追逐名利的意思。

懷挾:特指應試中的挾帶行為或挾帶的文字等。五代·王定保 《唐摭言·主司失意》:“密旨令內(nèi)人於門搜索懷挾,至於巾屨,靡有不至?!薄对湔隆ざY部四·儒學》:“鄉(xiāng)會等試,許將《禮部韻略》外,并不許懷挾文字?!?/p>

置喙:插嘴、參預議論(多用于否定式)。《明史·王允成傳》:“ 神祖與先帝所以處父子骨肉之際,仁義孝慈,本無可以置喙?!?/p>

休沐:休,息止也?!墩f文》;沐,濯發(fā)也?!墩f文》。泛指休息沐浴。古時官吏五日或十日一休沐。宋代的休沐制度更為完善。除法定節(jié)日放假七天外,加上為紀念趙氏先祖的兩個國忌日與規(guī)定休息日,官員假期竟長達一百二十天。

鞫讞:即審訊與適用法律項分開,由專職官員負責審與判的制度,是宋朝審判制度的特色。在這種制度下,兩司獨立活動,不得互通信息。其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司法官吏因緣為奸,保證司法審判的公正。

白身:字面意思為白色的身軀,亦可泛指平民百姓。

夤夜:寅時的黑夜,即凌晨三點至五點。

鬻題:指在考試中受賄泄露考試題目。

中饋:指婦女在家里主管的飲食等事,也指妻室。

終天:終身。一般用于死喪永別等不幸的時候。晉·陶潛 《祭程氏妹文》:“如何一往,終天不返!”唐·白居易 《病中哭金鑾子》詩:“莫言三里地,此別是終天!”

設色:就是國畫中暈染彩色的意思,畫面中只要出現(xiàn)彩色就可以說是設色作品。

賤降:謙稱自己的生日。出自元·秦簡夫 《東堂老》第四折:“今日是老夫賤降的日辰。”

富春:明·談遷《棗林雜俎》有一首《富春謠》的詩歌,說的是官采,就是當?shù)劓?zhèn)守太監(jiān)借皇帝的名義強向人民征收實物稅。富陽江之魚,富陽山之茶。魚肥賣我子,茶香破我家。采茶婦,捕魚夫,官府拷掠無完膚。皇天何不仁,此地獨何辜?魚胡不出別縣,茶胡不生別都?富陽山何日摧?富陽江何日枯?山摧茶亦死,江枯魚亦無。嗚呼,山難摧,江難枯,我民不可蘇!正德九年,浙江按察司僉事韓邦奇見到富春一帶人民的痛苦生活,寫了這首類似于民歌的詩作,上疏規(guī)勸皇帝。下場是:“帝怒,逮至京,下詔獄。”恰好對應橫征暴斂的安平伯與上疏進諫的御史陸英。

銜感:心懷感激?!稌x書·張駿傳》:“休寵振赫,萬里懷戴,嘉命顯至,銜感屏營?!薄段倪x·江淹<別賦>》:“方銜感於一劍,非買價於泉里?!?李善 注:“言銜感恩遇,故効命於一劒?!辩R花緣 《第十回》:“雖死九泉,亦必銜感?!?/p>

投壺:投壺源自于射禮,鄭注《禮記》云:“投壺,射之細也?!庇炙抉R光《投壺新格》云:“其始必于燕飲之間,謀以樂賓,或病于不能射也,舉席間之器以寄射節(jié)焉。”由此可知,投壺是由于場地因素或個人因素的限制不能舉行射禮而采取的權(quán)宜之計,《醉翁亭記》中的“射”指的就是“投壺”這個游戲?!锻秹匦赂瘛范ㄏ碌幕ㄊ剑?“有初”(第一箭入壺者)、“連中”(第二箭連中)、“貫耳”(投入壺耳者)“散箭”(第一箭不入壺,第二箭起投入者)、“全壺”(箭箭都中者)、“有終”(末箭入壺者)、“驍箭”(投入壺中之箭反躍出來,接著又投入中者)等。

射柳: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是我國清明節(jié)的古老習俗之一。據(jù)明朝人的記載,射柳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座主:唐、宋時進士稱主試官為座主。唐·李肇《唐國史補》卷下:“﹝進士﹞互相推敬謂之先輩。俱捷謂之同年。有司謂之座主?!彼巍っ穲虺肌遁^藝贈永叔和禹玉》詩:“今看座主與門生,事事相同舉世榮。”

襻膊:又稱臂繩,用一根繩子綁住袖子方便作業(yè)。

鈞衡:比喻國家政務重任?!度龂萘x》第一零四回:“臣亮賦性愚拙,遭時艱難,分符擁節(jié),專掌鈞衡,興師北伐,未獲成功?!?/p>

卿貳:次于卿相的朝中大官。即二品、三品的京官,特成一個階級,稱為“卿貳“。卿是指大理寺正卿等三品京堂,貳是各部侍郎。

邸報:“邸報”是否最早出現(xiàn)于漢朝,目前在新聞史研究工作者中還有不同的看法。當時西漢實行郡縣制,全國分成若干個郡,郡下再分若干個縣。各郡在京城長安都設有辦事處,這個住處叫做“邸”,派有常駐代表,他們的任務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郡首長之問做聯(lián)絡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諭旨、詔書、臣僚奏議等官方文書以及宮廷大事等有關政治情報,寫在竹簡上或絹帛上,然后由信使騎著快馬,通過秦朝建立起來的驛道,傳送到各郡長官。但有史可依的中國最早的報紙,起源于唐朝的邸報。邸報是中國古代報紙的統(tǒng)稱,但這個稱呼出現(xiàn),是從宋朝開始的。

持帚:《說文解字》:“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p>

魚際:用手掌的厚實部分來推弓,通常被稱為大魚際(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根,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的部位,醫(yī)學上稱其為大魚際。大魚際肌肉豐富,伸開手掌時明顯突起,占手掌很大面積)。

筵講:漢唐以來帝王為講論經(jīng)史而特設的御前講席。 宋代始稱經(jīng)筵,置講官以翰林學士或其他官員充任或兼任。宋代以每年二月至端午節(jié)、八月至冬至節(jié)為講期,逢單日入侍,輪流講讀。

吃茶:宋代,茶葉被列為聘禮中的重要禮物,幾乎成為不可或缺之物。民間即稱送聘禮為“下茶”、“行茶禮”或“茶禮”;女子受聘,謂之“吃茶”或“受茶”。宋·胡納《見聞錄》載:“通常訂婚,以茶為禮。故稱乾宅致送坤宅之聘金曰‘茶金’,亦稱‘茶禮’,又曰‘代茶’?!彼稳恕镀凡桎洝分杏涊d:“種茶必下子,若移植則不復生子,故俗聘婦,必以茶為禮,義故有取“。

國是:指國家的重大政策。語出漢代劉向《新序·雜事二》:“愿相國與諸侯士大夫共定國是,寡人豈敢以褊國驕士民哉!”國是意為國家大計。

風憲:古代御史掌糾彈百官,正吏治之職,故以“風憲”稱御史。唐·元結(jié) 《辭監(jiān)察御史表》:“臣自布衣,未逾數(shù)月,官忝風憲,任廉戎旅?!彼巍に抉R光 《初除中丞上殿札子》:“臣蒙陛下圣恩,拔於眾臣之中,委以風憲,天下細小之事,皆未足為陛下言之。”

訾耗:訾,衡量;計量。息耗減損通于不訾。——《淮南子·原道》訾相其質(zhì),足以比成事,誠可立而授之?!秶Z·齊語》

一停:一部分,或是分之一?!都t樓夢》:所以天下十停,走了有五六停了。

寶眷:稱人眷屬的敬辭。宋·陽枋《與趙侍講札子》:“寶眷想隨軒在京,或只在於潛耶?”

伏闕:拜伏于宮闕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書奏事。

名器:出自:《左傳·成公二年》:“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彼^的名就是名分和稱號,所謂的器就是用器物的形式對這種名號的彰顯。假人,授予人。

終年:盡其天年?!丁端疂G傳》第五一回:“宋江宛曲把話來說雷橫上山入伙,雷橫推辭老母年高,不能相從,‘待小弟送母終年之后,卻來相投?!?/p>

介胄:披甲戴盔?!豆茏印ば】铩罚骸敖殡袌?zhí)枹,立於軍門?!?/p>

淬火、蘸火:淬火、蘸火、沾火是完全相同的意思!只是各地的發(fā)音不同而已,做熱處理的業(yè)內(nèi)人士都念zhan火,實際字是淬火,屬于遺留問題。

行藏:行跡、出處?!剁R花緣》第五五回:洛紅蕖 見老尼之話不倫不類,惟恐被人識破行藏。

封駁:意為封還皇帝失宜詔令,駁正臣下奏奏章違誤,僅代封還詔書之事多有,然無封駁之名,亦無專官執(zhí)掌。出處是《元史·世祖二》。唐制規(guī)定,凡詔敕須經(jīng)門下省,如認為有失宜的書可以封還,有錯誤者則由給書中駁正。五代時廢止。宋太宗淳化四年(993)恢復唐制。元朝也有同封駁類似的覆奏舉措。如忽必烈曾經(jīng)對右丞相史天譯說:“朕或乘怒欲有所誅殺,卿等宜退留一二日,覆奏行之?!保ā对贰な雷娑罚┟鞔T三省,設六科給事中,詔旨至六科給事中,有不便者,給事中可以駁正。清雍正(1723一1735)以后,六科給事中與御史職掌合而為一,舊制遂廢。

折節(jié):屈己下人。實例:《管子·霸言》:“折節(jié)事疆以避罪,小國之形也?!八瓮醢彩督o事中孔公墓志銘》:“而宰相使人說公稍折節(jié)以待遷,公乃告以不能?!?/p>

論列:一一論述。宋·王禹偁《黃州謝上表》:“既不曾上殿求見天顏,又不曾拜章論列時事。”

中旨:唐宋以后不經(jīng)中書門下而由內(nèi)廷直接發(fā)出的敕諭。宋·王讜 《唐語林·方正》:“今奉太后中旨,有命學士草廢立令?!?/p>

魚袋:唐代文官配魚符,宋代文官配魚袋。自宋以降,這種東西就退出了歷史舞臺。宋太祖時并無佩魚制度,賜魚袋事最早見于宋太宗初年?!端问贰肪硪凰木拧遁浄疚濉份d:“(太宗雍煕元年南郊后)大赦,內(nèi)出魚袋以賜近臣,自是內(nèi)外升朝文武皆佩魚。凡服紫者,飾以金;服緋者,飾以銀。廷賜紫,則給金涂銀者;賜緋亦有特給者。京朝官、幕職州縣官賜緋紫者亦佩,親王、武官、內(nèi)職將校皆不帶。”同卷載:“熙寧(1075)八年,神宗命工匠琢玉帶賜岐、嘉二王,并賜以玉魚,魚袋制度延及親王。”

纛旗:“大纛旗”是古代行軍中或重要典禮上的大旗?!按篝钇臁遍L五尺、高三尺的三角旗。上下兩邊有齒牙邊,分紅黃綠自黑五色,齒牙邊有與旗同色和不同色兩種;旗心繡飛龍圖案,旗邊繡回紋或火焰紋,為軍旅帥營旗幟。上有飄帶,可作行進及列陣表演。古代軍隊里“大纛旗”,與正方形帥字旗、長方形三軍令旗一樣都是表示元帥及大本營所在地的。古代行軍打仗,軍旗充當指揮作戰(zhàn)和識別身份等的作用,分為帥旗、令旗、識別旗等種類。將帥出戰(zhàn),身后或身旁會樹起帥旗,稱為“大纛”,這是全軍士氣的匯聚點,對戰(zhàn)役勝負至關重要。旗上一般寫著主帥的官名頭銜,而不是主帥的姓氏。

韶齡:指青年時期。清·陳維崧 《望湘人·贈南水上人》詞:“喜韶齡更擅才情,解唱碧云日暮?!?/p>

星隕:喻名人死亡。北周·庾信《周大將軍聞嘉公柳遐墓志》:“智士石坼,賢人星隕?!?/p>

迎迓:猶迎接。(迓:迎接。)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九回:通判乃是心腹之交,徑入來同坐何妨!下官有失迎迓。

配天:與天相比并?!稌ぞ龏]》:“故殷禮陟配天,多歷年所?!辈坛良瘋鳎骸肮室笙韧踅K以德配天,而享國長久也?!薄抖Y記·中庸》:“高明配天。”孔穎達疏:“言圣人功業(yè)高明,配偶於天,與天同功,能覆物也。”

妻孥:妻子和子女的統(tǒng)稱。《詩·小雅·常棣》:宜爾室家,樂爾妻帑。

棺?。?/strong>棺槨都是中國古代的葬具,二者常合稱?!肮住本褪浅Uf的棺材,用于即盛放死者的木制葬具,用來殮尸,而“槨”則是套在棺外的或繞棺四周的匣子。《說文》段注云:“木槨者,以木為之,周于棺,如地之有郭也?!睗h·董仲舒《春秋繁露·服制》:“生有軒冕、服位、貴祿、田宅之分,死有棺槨、絞衾、壙襲之度?!?/p>

謚號:謚號是人死之后,后人給予評價的文字。古代在受中華文化影響的國家和地區(qū),評價一個人物的是非功過,往往不是只言片語就能敘述清楚,古人為了方便對歷史人物蓋棺定論,選擇用謚號來進行概括。

寢陋:容貌丑陋。宋·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丁稜)口訥,貌寢陋?!?/p>

玄纁、束帛、谷圭、八馬:納征用玄纁、束帛、谷圭、八馬等物。

乙覽:唐·蘇鶚《杜陽雜編》卷中:“文宗皇帝……謂左右曰:“若不甲夜視事,乙夜觀書,何以為人君耶?”后稱皇帝閱覽文書為乙覽。

靡費:浪費,耗費過度?!盾髯印ぞ馈罚骸肮侍熳又T侯無靡費之用,士大夫無流淫之行?!?/p>

紫微:紫微星,即北極星。作為星辰的天文觀察和在整個命理體系的意義,可以參考北極星。因為北斗七星圍繞著它四季旋轉(zhuǎn),故中國古代認為紫微星是眾星之主。紫微星是北極五星中的帝星,紫微帝星。紫微星也號稱斗數(shù)之主,謀略之主,政星之主。中國命理學紫微斗數(shù)中的主星之一。吉星,逢兇化吉,祛百疾,解百厄。

醮戒:醮,古冠、婚禮所行的一種簡單儀式。尊者對卑者酌酒,卑者接受敬酒后飲盡,不需回敬?!睹魇?·卷三十一·明史 > 卷三十一》:又次醮戒?;实鄯ㄌ旃?、絳紗袍,御奉天殿,百官侍立。引進導皇太子至丹陛,四拜。入殿東門就席位,東向立。司爵以醆進,皇太子跪,搢圭,受醆祭酒。司饌以饌進,跪受亦如之。興,就席坐,飲食訖,導詣御座前跪?;实勖唬骸巴瓲栂?,承我宗事,勖帥以敬?!被侍釉唬骸俺寄持敺钪浦肌!备┓d。出至丹陛,四拜畢,皇帝還宮,皇太子出。

鴟吻:所謂龍生九子,鴟吻為其中之一。中國古代建筑屋脊正脊兩端的一種飾物。北宋·吳楚原《 青箱雜記》:“海為魚,虬尾似鴟,用以噴浪則降雨”。在房脊上安兩個相對的鴟吻,能避火災。

瘐斃:關在牢獄里的人因受刑或饑寒、疾病而死亡。

孽障:舊時長輩罵不孝子弟的話。《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丟下這個孽障種子,還不曾娶得一個孫媳婦?!?/p>

陵夷:衰敗,走下坡路?!稘h書,卷一〇·武帝紀》:帝王之道,日以陵夷。衰落,衰敗。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風》:“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闊。后凌夷,樓舍連亙,半曠廢之?!?山坡緩平。漢,桓寬《鹽鐵論·詔圣》:“故峻則樓季難三刃,陵夷則牧豎易山巔。”

余瀝:本指酒的余滴、剩酒,多喻別人所剩余下來的點滴利益。碧荷館主人 《黃金世界》第九回:“我旅外之工商,亦不得不茹羞飲恨,仰鼻息以分其馀瀝,其為痛苦,寧可深言?”

馬球: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段鼋蛑尽酚涍|國把打馬球作為節(jié)日的傳統(tǒng)風俗,于端午、重九擊球?!督鹗贰ざY志》也記金人于端午擊球。

輔弼:輔佐君主的人,后多指宰相。《呂氏春秋·自知》:“故天子立輔弼,設師保,所以舉過也?!?/p>

加持:梵語詞匯,謂互相加入,彼此攝持。原意為站立、住所,后轉(zhuǎn)為加護之義。又譯作所持、護念。佛菩薩以不可思議之力,保護眾生,稱為神變加持。

缺典:猶憾事。清·徐士俊《春波影》第一出:「小青娘,聞得你長于詞句,今夜恁般佳景,不賦彩毫,也是缺典。」

近畿:謂京城附近地區(qū)。南朝·梁·江淹 《蕭太尉子侄為領軍江州兗州豫州淮南黃門謝啟》:“兄子臣鸞 ,忝守近畿?!?/p>

丹蔻:古時候蔻丹指代染過顏色的指甲,也可指染過指甲的纖纖玉手。一般用顏色鮮艷的花(鳳仙花、千層紅都可以),開花時摘下花瓣放在適當?shù)娜萜骼?,搗成糊狀,加上明礬攪拌過后,抹在指甲上,然后用布包裹一些時間,就能把指甲染成紅色。算是古代美女的一種美甲方法了,純天然的。

齊衰:喪服?!拔宸敝辛形欢?,次于斬衰。其服以粗疏的麻布制成,衣裳分制,緣邊部分縫緝整齊,故名。有別于斬衰的毛邊。具體服制及穿著時間,視與死者關系親疏而定。

虞侯:唐代后期的軍事職官名稱。最初出現(xiàn)于唐代后期,當時藩鎮(zhèn)節(jié)帥以親信武官為“都虞候、“虞候”,于軍中執(zhí)法;同時在中央軍,如神策軍中也設有此職?!莺睢芭c都虞侯’不可混淆。都虞侯是三衙及各軍的次副長官。三衙的都虞侯往下是某某軍各長官、再往下是廂、軍、指揮、都各長官.然后是十將,再以下是虞侯。殿前司的都虞侯與虞侯,雖然只差一個‘都”字.級別卻相去十萬八千里。此處的“都”表示“總’的意思,同理王慎的“東宮內(nèi)侍都知” 職位里的“都”也是“總”的含義。

裨將:副將。裨:副的;古代祭祀時穿的次等禮服。將:將領,帶兵的人。出自《尉繚子·兵教上》:“自什以上,至于裨將,有不若法者,則教者如犯法者之罪?!薄睹魇贰瞽Z傳》:“永州久不下,令裨將分營諸門,筑壘困之?!?/p>

移玉:敬辭,挪動腳步,用于請人前來。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絳妃》:“有所奉託,敢屈移玉?!?/p>

節(jié)級:唐、宋時低級武職官員。唐,無名氏《煬帝開河記》:“又令少年驍卒五萬人各執(zhí)杖督工為吏,如節(jié)級、隊長之類。”《舊唐書·懿宗紀》;“如本廂本將,今后有節(jié)級員闕,且以行營軍健量材差置,用酬征伐之勤?!薄端问贰け臼罚骸胺壟f例軍中揀節(jié)級,以挽疆引滿為勝。

霽威:收斂威怒。《新唐書·魏徵傳》:“征狀貌不逾中人,而有膽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顏苦諫;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為霽威?!?/p>

袛服:敬謹奉行?!度龂尽な裰尽ず笾鱾鳌罚骸肮潇蠓廾?,克廣德心,以終乃顯烈。”

捉刀:典故源自《世說新語·容止》: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遠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后人就用“捉刀”來指代替某人做某事。

卮酒:猶言杯酒?!妒酚洝ろ椨鸨炯o》:“項王曰:‘壯士,賜之卮酒?!?/p>

同儕:指與自己在年齡、地位、興趣等方面相近的平輩。出自《左傳·僖公二十三年》:“ 晉鄭同儕,其過子弟,固將禮焉。” 杜預注:“儕,等也?!?/p>

總角:古時少兒男未冠,女未笄時的發(fā)型。頭發(fā)梳成兩個發(fā)髻,如頭頂兩角。后代稱兒童時代。

綠液:秦徵蘭《天啟宮詞》載: 宮眷搗桑葉取汁,雜諸香物,貯之銀海,用以飾鬢。

鈞意:閣下的意思。鈞:你的,你們的。敬詞,對尊長或上級用?!度龂萘x》第八回:“允在朝堂,見了董卓,趁呂布不在側(cè),伏地拜請曰:‘允欲屈太師車騎,到草舍赴宴,未審鈞意若何?’”

祧續(xù):猶祧緒。指子孫傳宗接代。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俠女》:“且身已向暮,旦夕犯霧露,深以祧續(xù)為憂耳?!?/p>

咨諏:咨詢商議、謀劃?!对姟ば⊙拧せ驶收呷A》:載馳載驅(qū),周爰咨諏。《前出師表》: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派語:又稱字輩、行輩,別稱 昭穆、班行、班輩、班次、輩份等,是人名中用于表

明代次輩分的用字。

駑馬指資質(zhì)較差、不出眾的馬,也指整腳馬。出處《周禮·夏官·馬質(zhì)》:“馬量三物,一日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薄盾髯印駥W》:“駑馬十駕,功在不舍?!?/p>

搢笏古代官員的官服,沒有口袋,于是將笏直接插在腰帶上,叫“搢笏”?!端螘肪硎?lt;禮志五》~59~古者貴賤皆執(zhí)笏,其有事則措之于腰帶,所謂措紳之士者,捂笏而垂紳帶也。紳垂三尺。笏者有事則書之,故常簪筆,今之白筆,是其遺象。

陵夷

1.衰敗,走下坡路。 《漢書·卷一 ·武帝紀》: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2.衰落,衰敗。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青鳳》:“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闊。后凌夷,樓舍連亙,半曠廢之。”

3.山坡緩平。漢,桓寬《鹽鐵論·詔圣》:“故峻則樓季難三刃,陵夷則牧豎易山巔?!?/p>

伏闕拜伏于宮闕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書奏事。

Part?12

祿米供和本鈔支?招箭班?刀筆吏?親迎禮?題名錄?蝴蝶裝?旋風裝

多早晚?合巹禮?倒半盆?黃口兒?包子錢?蜜酥食 衛(wèi)夫人?劉如意

祿米供和本鈔支:祿米:用作俸祿的粟米(古代官員俸祿,以米(糧)計算,故稱“祿米”)。

急就章:為了應付需要,匆忙完成的作品或事情。

招箭班:宋朝禁軍編制有諸班直。諸班有: 殿前指揮使、內(nèi)殿直、散員、散指揮、散都頭、散祗候、金槍班、東西班、招箭班、散直、鈞容直等。諸直有: 御龍直、御龍骨朵子直、御龍弓箭直、御龍弩直等。皆屬殿前司。通常選武藝絕倫者充當,為皇帝親近扈從?;驗閮x仗隊、樂隊。

刀筆吏:指掌文案的官吏,自宋元后,又往往特將訟師幕僚稱作“刀筆吏”。古代用簡牘書寫文字,書寫發(fā)生錯誤時,用刀削掉重寫,所以他們被稱為“刀筆吏”。《史記·蕭相國世家》:“蕭相國何于秦時為刀筆吏,錄錄未有奇節(jié)?!?/p>

親迎禮:古代婚禮的六種儀節(jié),形成于周代,自天子納妃后、皇太子納妃、公侯大夫士婚禮,皆實行之。包括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完整的婚禮流程參考:https://m.weibo.cn/1879522380/4448357206818115

題名錄:科舉時代刻有同榜中式者姓名、年齡、籍貫的名冊。清·李漁 《比目魚·假神》:“借本題名録查一查,就知道了?!?/p>

蝴蝶裝:蝴蝶裝始于唐末五代,盛行于宋元,因書頁展開似蝶形而得名。這是早期的冊頁裝訂形式。其裝訂方法,是先將每一印頁由書口向內(nèi)對折,即把有字的紙面相對折起來,與后來的線裝方式恰恰相反,然后將每一書頁背面的中縫粘連在一張裹背紙上,再裝上硬紙(有時用布或綾綿裱褙)作封面,便成一冊書。其特點是版心向內(nèi),單邊向外,使書心得以保護。蝴蝶裝雖然在保護圖書方面有它自己的優(yōu)點,但卻給閱讀帶來了不便。由于書頁都是單層的,紙較薄,印刷面容易粘連,閱讀時往往是先見到紙背,而且讀一頁,必須連翻兩頁才能繼續(xù)讀下去,很不方便。

旋風裝:古書的裝幀形式之一,又稱龍鱗裝,即在卷軸式的底紙上,將書葉鱗次相錯地粘裱,打開時,形似龍鱗,收卷時,書葉鱗次朝一個方向旋轉(zhuǎn),宛如旋風,故名。

多早晚:什么時候?!都t樓夢》第六四回:“黛玉道:‘可是你沒的說了!好好的,我多早晚又傷心了?’”

合巹禮:傳統(tǒng)婚禮儀式之一,起于上古。本用匏(葫蘆)一剖為二,以七將兩器(瓢)之柄相連,以之盛酒,夫婦共飲,表示從此成為一體,名為“合巹”?!抖Y記·昏義》:“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笨追f達疏:“共牢而食者,同食一牲,不異牲也......合巹,則不異爵,合巹有合體之義。共牢有同尊卑之義。體合則尊卑同,同尊卑,則相親而不相離矣?!?/p>

倒盆:打馬棋規(guī)則,首位通過函谷關的玩家,賞一半獎金。詳見科普: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60957733/

黃口兒:指年輕無知。清·周亮工 《盛此公傳》:“屈其二十年鋭往之氣,頫而與邑之黃口兒,扶掖彳亍,旅進旅退。”

包子錢:舊時銀錢等的封包。宋,蔡絳《鐵圍山叢談》:“祖宗故事誕育皇子公主,每侈其慶,則有浴兒包子,并賚巨臣戚里。包子者,皆金銀大小錢、金粟涂金果、 犀玉錢、犀玉、方勝之屬“。

蜜酥食見自《事林廣記》。酥蜜餅(白話翻譯版內(nèi)容):白面二斤,真酥二兩,豬油六兩,白沙蜜四兩備用?,F(xiàn)將豬脂熬油去渣,將酥和蜜倒進油內(nèi),澆上面拌和均勻后做面團,用模具印上花。然后將薄紙襯入爐火的鰲子中,火不要太猛,以能夠烤熟為準,酥蜜餅烤熟后用紙扇輕輕取出?;鹇蚧鹈投紩e失時機,讓面團相黏,不能達到理想效果。

衛(wèi)夫人:名鑠,字茂漪,自署和南。東晉女書法家。傳為王右軍(王羲之)之師。汝陰太守李矩之妻,世稱衛(wèi)夫人。師承鐘繇,尤善隸書?!稌ㄒ洝氛f她得筆法于鐘繇,熔鐘、衛(wèi)之法于一爐。所著《筆陣圖》中云:「橫」如千里之陣云、「點」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陸斷犀象之角、「豎」如萬歲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鈞弩發(fā)、「鉤」如勁弩筋節(jié)。有《名姬帖》、《衛(wèi)氏和南帖》傳世。其字形已由鐘繇的扁方變?yōu)殚L方形,幾條清秀平和,嫻雅婉麗,去隸已遠,說明當時楷書已經(jīng)成熟而普遍?!稌u》稱之為“如插花少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臺,仙娥弄影,紅蓮映水,碧海浮霞”。

劉如意:漢高祖劉邦第三子,漢惠帝劉盈異母弟,戚夫人之子。皇太子劉盈生性仁慈軟弱,漢高祖認為他不像自己,常想度掉劉盈,改立劉如意為太子。劉如意受封趙王后,幾次差點取代劉盈,幸好大臣們力爭,加上留侯張良的計謀,劉盈才得以保住太子之位。呂后怨恨戚夫人、劉如意母子二人,便下令把戚夫人關在官中永港,剃去頭發(fā),帶上刑具,穿上土紅色的囚服,做舂米的苦活。呂后還派使者召劉如意進京,趙國丞相、建平侯周昌對使者說:“高帝生前把趙王囑托給我,趙王年紀小,我聽說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趙王召回去一起殺掉,我不敢讓趙王前去。而且趙王也有病,不能奉詔前往。”呂后聽到回報大為憤怒,就先派人去召周昌。周昌應召來到長安后,呂后才派人召劉如意。漢惠帝仁慈,知道呂后要對劉如意動怒,便親自到霸上迎接劉如意,與劉如意一起入官,自已帶著他一同吃飯睡覺。呂后想殺掉劉如意,卻找不到機會下手。漢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十二月,漢惠帝凌晨外出射獵,劉如意因為年紀小,不能早起同去。呂后得知劉如意獨自在寢官,派人拿著毒酒讓劉如意喝。黎明時分,漢惠帝回官,發(fā)現(xiàn)劉如意已死。劉如意死后,謐號隱王。

下雨天打兒子:歇后語,下雨天打孩子——閑著也是閑著。














54鶴唳華亭+別云間——詩詞文化小課堂合集梳理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西吉县| 临江市| 微博| 探索| 肥东县| 积石山| 资兴市| 德化县| 囊谦县| 来安县| 韩城市| 桐城市| 屯昌县| 根河市| 绍兴市| 绿春县| 西盟| 牙克石市| 乐业县| 新化县| 保山市| 容城县| 吉林省| 高邑县| 玉田县| 曲周县| 繁峙县| 观塘区| 龙州县| 肇源县| 同江市| 花莲市| 临夏县| 遵义县| 武川县| 德昌县| 保亭| 太仆寺旗| 融水| 原平市| 垦利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