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乒乓》撤檔,還能絕地反擊么?
這個春節(jié)檔是真的熱鬧,《滿江紅》和《流浪地球2》你追我趕,互不相讓;《無名》和《熊出沒:伴我“熊芯”》蟄伏其后填補空窗;《交換人生》和《深?!放旁谧詈髿埜?;唯獨《中國乒乓》悄然撤檔。
一部自有受眾的電影竟然淪為了春節(jié)檔的“背景板”這是誰也沒想到的結(jié)果。
也許是自知沒什么競爭力吧,僅僅上映兩天后《中國乒乓》就悄然撤檔延期至2月17日上映,還把名字改成了《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后續(xù)簡稱《中國乒乓》)。
撤檔原因據(jù)官方透露是因為:“因宣傳發(fā)行團隊在決策、籌備、推進工作中存在重大失誤和嚴重不足,致使影片在春節(jié)檔陷入特別被動的局面。”
那么撤檔后,真的能夠絕地反擊么?一起來看看吧——《中國乒乓之絕地反擊》
電影由鄧超、俞白眉導演,鄧超孫儷夫妻檔共同出演,許魏洲、段博文、蔡宜達、丁冠森、孫浠倫、阿如那等領(lǐng)銜主演。
故事取材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國乒男隊低谷時期的逆轉(zhuǎn)故事。那段時間,瑞典男團實現(xiàn)世乒賽三連冠,在世界乒壇締造了“瑞典時代”,對于國乒來說無疑是至暗時刻。
而鄧超飾演的鐵腕少帥戴敏佳(原型蔡振華)臨危受命,組建起一支備受爭議的男乒新五虎——深受傷病折磨的主力白民和(許魏洲飾,原型馬wen革)、很難恢復最佳狀態(tài)的老將黃昭(段博文飾,原型王濤)、千度近視的削球手龔楓(蔡宜達飾,原型丁松)、以及缺乏大賽經(jīng)驗年僅19歲的小將侯卓翔(丁冠森飾,原型劉國梁)和董帥(孫浠倫飾,原型孔令輝)。
立下完不成兩年奪冠就要被免職軍令狀的戴敏佳毫不氣餒,將責任和榮譽作為動力,戴敏佳不顧一切的帶領(lǐng)球隊展開訓練。用過硬的實力、集體的智慧和相信的力量終于在1995年世乒賽上演了精彩的絕地反擊,重新奪得斯韋思林杯,重歸巔峰。
似乎觀眾對于主旋律電影都很抗拒,說實話其實我個人也很抗拒。一味的說教多少會讓人好像聽到媽媽嘮叨般的應激心理,這怎么可能會讓人喜歡呢?而且主旋律電影中總是很片面的塑造角色,明明看著和我們一樣,但是就是讓人覺得怎么看這個人怎么不舒服,好像并不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
但在《中國乒乓》中,每一個角色都是活生生的“人”。雖然國乒隊員是代表國家榮譽出征的戰(zhàn)士,但他們其實也還是一群年少氣盛的年輕人。會半夜里翻墻出去玩、還會在寢室偷藏違禁物品、甚至還會有互相不服氣大打出手的情況……
95年世乒賽的五位虎將,在電影中從外形到性格都一一再現(xiàn),我們看到的終于不是賽場上的“刻板印象”,而是真實的人,和我們沒有太多區(qū)別的人。
雖然片中的角色都是化名,但是如果對國乒足夠了解的話也都能認出來誰是誰,而其中最出彩的自然是鄧超表現(xiàn)的蔡振華教練。
在造型和原型幾乎完全一致的基礎(chǔ)上,鄧超將一個思路超前、不走尋常路的魔鬼教練演繹的淋漓盡致。為了榮譽奮不顧身,放下個人的前途甚至老婆孩子,真的讓人感動。
還有片中對重要比賽的還原,雖然早知結(jié)果,但是看著前期劣勢的比分一樣不由自主的緊張、中期扳回比分又不由自主的大聲叫好、再到最后的逆轉(zhuǎn)反擊奪冠卻說不出什么話了,有的只是熱淚盈眶。
電影很聰明,作為“中國”開頭的主旋律體育題材電影,不喊口號、不硬煽情、不玩說教,而是讓熱血的比賽競技去感染觀眾,這一點要點一個大大的贊。
本來上映之前我對于《中國乒乓》的預期是很低的,畢竟這是俞白眉和鄧超的又一次合作作品。而他們合作的上一部電影是《惡棍天使》,還勇奪金掃帚獎。我也一直覺得讓非運動員拍攝運動題材的作品很違和,怎么看怎么不順眼、怎么看怎么尷尬。
而現(xiàn)在我就自己打自己臉了,只要用心去還原一個感人、勵志的故事,其實這個類型的電影就成功了。對比去年《中國女排》的遮遮掩掩,這部中國乒乓的故事真實的多、好看的多!
話說回來,電影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撤檔著實有些可惜。但是這部電影選擇在春節(jié)檔上映確實不是一個好時候,暫避一下鋒芒,等待好的機會,《中國乒乓》的絕地反擊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