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驗貼丨北大軟微20金科考研401分:擇校不要低估了自己,備考不要高估了自己
W學姐(20屆)
本科院校及專業(yè):中央財經(jīng)大學國際金融專業(yè)
報考院校及專業(yè):北大軟微金科
初試成績:
總分401(政66,英84,數(shù)132,專業(yè)119)
復試成績:87
總排名:14
個人情況
前面有440大佬的經(jīng)驗貼,學弟學妹們好好看看,我的就做補充,希望能有一些幫助。我本科是央財國際金融專業(yè),加權(quán)平均分88/100。六級542,得過學校一些小的獎學金,ACCA考過前9門,大三在PWC審計實習一個多月。大二在學生會擔任副部長,現(xiàn)任班級團支書。參加過一些比賽,基本沒獲獎,也沒有科研經(jīng)歷。

關(guān)于擇校
我覺得擇校時最重要的是對自己的自制力和學習能力有客觀的評價,再結(jié)合目標院校的初復試特點來選擇。當時去聽學院組織的考研經(jīng)驗分享會,本專業(yè)有2位學長學姐上岸道口,很是心動,畢竟道口應該是每一位金融人都向往的學府吧。但是冷靜下來后,我還是選擇了軟微,畢竟招生人數(shù)多,初試占比高,相對來說更加保險一點。
時間規(guī)劃
我是從3月中旬開始備考,暑假沒有回家,初試備考時長9個月。但其實大三下每天都有課,所以暑假之前的備考效率并不算高。再加上今年專業(yè)課9月份突然換書,所以后期時間有點不夠。對于考研這件事,我覺得越早準備越好。
我看過這樣一句話:擇校時不要太低估自己,而備考時不要太高估自己。
每日時間規(guī)劃
關(guān)于作息安排,這個真的是因人而異,時長和效率并重。我個人是比較習慣早睡早起,大概的作息如下(只是在圖書館的時間,不排除發(fā)呆走神的情況),當然具體學習內(nèi)容根據(jù)不同階段而異。有的同學晚上學習效率高,可能一兩點才睡,早上晚點起,我覺得這都是可以的。但我建議,最后一個月最好按照考試時間調(diào)整一下作息。

其實我覺得時長不是最重要的,效率和學習內(nèi)容才是最重要的。我是全程在學校圖書館備考的,基本學習的時候手機都關(guān)機,然后中午吃飯和晚上回宿舍以后開機看看有沒有重要消息。網(wǎng)課和電子版學習資料都用電腦看,感覺沒有手機真的少了很多干擾,尤其21屆可能大部分在家備考,關(guān)掉手機應該很有用。
全程時間規(guī)劃
關(guān)于復習全程的時間規(guī)劃,我建議自己要有計劃,因為跟著自己的計劃一步一步走,心里會很踏實。以下是我自己做的計劃的一部分,按量做計劃,一定要貼合實際,要不然計劃總是完不成,會把自己變得越來越緊張。

初試經(jīng)驗
專業(yè)課
微觀
由于遲遲沒有定考研院校,所以我從4月中旬開始才看微觀。先是看的范里安,同步做了圣才配套的練習冊,范里安給我的感覺就是,干貨不夠多,所以2021備考的科班同學可直接略過。暑假一直在啃平新橋,很多地方與范里安有重合,但講得更簡潔明了,二者互相補充,感覺對一些知識點理解的更加透徹。
本打算9月份開始刷題,結(jié)果忽然換參考書,把我的計劃完全打亂了。9月開始每天花3個多小時看尼,注意尼課后題有很多純數(shù)理的內(nèi)容,可直接看答案或者略過,不要浪費時間。值得一提的是,尼的正文里的小例子非常非常重要,19和20真題都有很多能在其中找到原型。10月中旬大概把尼過了一遍,開始刷光華真題,每套計時1.5h左右完成。大概一個多月,把光華,國發(fā),人大,軟微17以后的真題刷了一遍。
最后一個月,又回頭看看尼里標記的重點,如今年真題中的非線性定價和博弈論的題,考前都重點看了。微觀我的建議是多刷題,多總結(jié),把知識點模塊化。學到最后,其實微觀的知識點幾張A4張就能過一遍。
宏觀
教材部分看了曼昆和張延的部分內(nèi)容。從近幾年的考題來看,光看曼昆還是不夠的,因為曼昆的數(shù)理推導部分有點少,需要看張延來補充。暑假之前,只看了曼昆,并把課后題認真做了一遍,曼昆有些課后題還是比較經(jīng)典的,第一遍不能全做出來。暑假看了張延的IS-LM部分和動態(tài)增長部分,并做了相應的課后題,并二刷曼昆。
9月份開始做人大,南開的真題,國發(fā)的由于太難直接放棄??赐赀@些,再做軟微的真題,感覺索羅模型的大題還是不行,就寫了怡課的對應內(nèi)容。
從今年的考題來看,有明顯的南開真題的影子。說一點教訓,千萬不要抱僥幸心理,認為哪個知識點不會考。像我考前復習就略過了動態(tài)AS-AD模型,結(jié)果一拿到卷子后悔不已。
專業(yè)課復習的特點是開始會比較痛苦,尤其微觀的知識點很多。但把教材反復看2-3遍之后,再通過做真題,就可以把瑣碎的知識點模塊化,這個過程需要自己的總結(jié)梳理。
數(shù)學
感覺北京今年改卷子比較松,我自己估分120+,最后132,說明我大題部分結(jié)果對的就沒有扣分。數(shù)學部分大概的進度如下:

數(shù)學的學習套路就是:吃透一本全書,把真題研究透,最后用模擬題練手。
誤區(qū)提示:
1. 不要盲目的刷題
像我就刷了兩本全書,其實還不如把一本全書做透比較好,同理,同類型同階段的練習冊刷一本就好,比如1000和1800,因為反復做會的題進步不太明顯,還不如把做過的錯題再刷一遍。
2. 數(shù)學一定要多動手
聽網(wǎng)課比自己啃書要輕松,但是忘的也更快,而且很多時候只是聽懂了,并不會做。所以我建議不要太依賴網(wǎng)課,聽網(wǎng)課的同時也要適當停下來動動筆,自己算一算,看看是不是真的聽懂了。
3. 難題≠好題
我對好題的定義是真題感比較強,刷模擬題時,不要在一些偏題,怪題上太浪費時間,比如超越5套卷和張宇的部分題目。
政治
66今年算低分了,70+的分數(shù)一抓一大把。主要說說教訓,給學弟學妹當反面教材。
其實政治這個分數(shù)在我意料之中,因為我在政治上花的時間真的太少了,首先對待政治的態(tài)度就不是很重視,基本都是用零碎的和不太清醒的時間學的。8月開始陸陸續(xù)續(xù)聽徐濤的網(wǎng)課,9月份由于微觀換成尼科爾森,所以花很大力氣學習微觀,有時甚至一天都不看政治。最后大題連肖四都沒背熟就去考試了,后果可想而知。
所以,回過頭來看,政治其實性價比比較高,后期值得花一些時間,考個70+不是很困難。我建議政治還是多聽聽課,跟著老師培養(yǎng)題感和掌握一些方法。尤其是大題是有答題套路的,而且肖四今年命中率不是很高,還是不要把希望都寄托于肖四。
英語
84和我的理想分數(shù)比較接近。英語學習我建議早點開始,細水長流,前期大概1.5h-2h小時每天,打好基礎(chǔ),后期每天0.5h-1h即可。
我是從3月份開始就看英語的,按照閱讀-翻譯-完型+新題型-作文的順序進行的,只把英語一的真題刷了兩遍,所用參考書為張劍黃皮書。沒有背單詞書,我是用的墨墨app,加上平時做真題時不會的單詞都會順便記憶。最后留5套最近的真題進行模擬。
閱讀
這塊花了很多時間,我是3月份開始,每天精讀2篇閱讀。
具體做法:
掐點做兩篇閱讀,每篇控制在15-20分鐘。
然后再讀一遍,對照黃皮書把不會的單詞和短語都標注或者記在筆記本上,長難句順便翻譯一下。
能讀懂全文后,再看看能否理解答案,畢竟有很多題就是因為單詞不認識錯的。
最后,看看唐遲的視頻課,整理思路,記一下解題方法。
所以這樣下來,兩篇閱讀就要1.5h-2h,不過感覺這樣效果還是不錯的。
二刷時就比較快了,一方面閱讀能力提高了,另一方面很多閱讀都有印象。二刷的目的一是背單詞短語,二是總結(jié)出題套路,培養(yǎng)題感。我覺得做閱讀時感覺很重要,有時候就算單詞不認識也能看出來哪個長的像答案。
翻譯
暑假前差不多剩了10年的真題沒做,暑假開始練翻譯、新題型、完型。翻譯是先自己硬著頭皮翻譯,就算根本沒讀懂也試著寫寫。我建議翻譯還是要多動筆的,總是在腦子里想和實際寫出來效果真的不一樣。剛開始翻譯真的是,看完答案能把自己笑死。我是翻譯完看看唐靜的書,對照他的答案對自己的答案進行修改,順便記憶生詞和短語。
完型與新題型
這兩項算是相對較難的部分,不過其實做真題就會發(fā)現(xiàn),最近幾年越來越簡單了。我做較早年份的真題的時候,這兩項錯誤率比較高,很是頭疼,也試著聽著一些網(wǎng)課,比如徐佳朋的新題型。
不過,后來做到大概14年以后的真題的時候,好像突然頓悟了,也可能是難度忽然降下來了,完型有時能全對,錯也在4個以內(nèi),新題型也是全對。如果感覺不放心,可以買買對應的專項訓練的練習冊,這里就不推薦了,自己也沒買過。
作文
我覺得作文首要是練好字!因為批卷子時很可能老師只是大概看看作文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小的語法錯誤都不會發(fā)現(xiàn),這時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

當時每天晚上抄一篇英語范文,真的感覺就是放松的時間。我是用的張劍的作文書,感覺不錯,很多模板比較好用。
1. 小作文
小作文直接每種背一篇模板即可,不要因為某種類型考過很多次或者冷門就不看,比如今年的notice,還好我考前一天看到一篇非常類似的范文,要不然連格式都不對,就太慘了。
2.?小作文
大作文要形成自己的模板,而不是直接背固定的模板。所謂自己的模板,是指文章開頭和結(jié)尾,以及銜接部分這些和內(nèi)容關(guān)系不大的部分要背好,然后再背幾句萬金油的句子,可按積極/消極兩大類來準備,中間的內(nèi)容再根據(jù)具體題目進行寫作,這樣就不會有明顯的模板的痕跡。
我考試時前面答的比較順,作文部分剩了一個多小時,所以大小作文都是打好草稿再抄上去的,字寫的比較工整,基本沒有涂涂改改,所以最后應該還不錯。
復試
科班的同學建議把本科的重點課程回顧一下,我是聽了蘇世學社的免費分享的復試課程,最后根據(jù)自己的個人陳述和成績單準備了一個??碱}庫,大概50多個問題,包括常見的英語問題等。其實軟微的復試相對友好,盡量把初試分提高,復試一般不會拖后腿。
最后
回顧考研這大半年,最后都是開心的回憶,因為很久沒有心無旁騖地去做一件事情,這段時間每天都過的很充實,心里也很踏實。
此外,有幾個好朋友相互鼓勵也是很重要的??佳袝r,身邊有很多考道口,光華,軟微,中財?shù)耐瑢W,可以一起交流一下公共課經(jīng)驗,種草練習冊,或者吃吃飯,聊聊天放松放松。不要一開始就抱著抵觸考研的心態(tài)去準備考研,反之,我是把考研當成彌補大學三年沒有好好學習的機會,很珍惜考研的每一天。
所以,明確的目標和強大的內(nèi)心是很重要的,這樣就很難被一些“勸退小道消息”所干擾,考研路上的“小插曲”也能從容應對。既然選定了目標,那就頑強地走下去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