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行者》價值觀的沖突,在對抗神權、王權、父權的過程中自我意識覺醒

《狼行者》是目前動畫市場少有的依舊堅持手繪二維的動畫電影。這種“笨笨”地原始手繪風格,仿佛讓我聞到了鉛筆的味道。同時也感覺到了它的回歸漫畫本真。

畫風多采用高飽和度的亮麗色彩,尤其是狼群所在的家 - 那片濃郁清涼的綠色森林,感覺跟這個炎熱的夏天更搭了。熟悉 宮崎駿 動畫作品,喜歡《龍貓》類型動畫電影的影迷朋友應該也會喜歡這部《狼行者》的繪畫風格。

電影的人物飽滿,信仰的矛盾 戲劇沖突設定也使人物立了起來。每個主要角色都代表著一類人群、一個陣營、一種立場。電影故事的沖突也不只是簡單的個人與個人的利益矛盾,而是觀念的矛盾,價值觀的沖突。
護國公代表著神權支持者,以神的名義去改造自然、建立世界。而電影主角小女孩羅賓的爸爸則一直是王權的絕對擁護者。而羅賓在與自己父親的觀念不同矛盾產生的過程中,反抗父權的過程中使得自我意識逐漸覺醒。在與護國公神權的抗爭中,擺脫洗滌女工束縛,喚醒女權意識、贏得了自由。

電影劇情也在這種信仰與立場的矛盾中層層遞進展開,也把觀眾帶入到電影角色中引人思考。站在不同角度、不同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

電影中幾次出現(xiàn)英格蘭國旗,但都不是太莊嚴。第一次出現(xiàn)就是被主角小女孩羅賓用弩射中掉落。在小孩子打鬧時,臺詞中也幾次出現(xiàn)“英格蘭”一詞,也同樣有戲虐調侃的成分。這可能代表著一種電影之外的反抗和抗爭。這部電影是愛爾蘭國寶級動畫團隊卡通沙龍制作出品的,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愛爾蘭有過一段長達幾百年的被英格蘭殖民的歷史。
電影是娛樂的藝術,也是一種表達的媒介。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