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的荔枝
2023讀完的第一本書
早上六點多莫名醒了于是一直看到快中午 在讀書方面我確實可以算是貪讀 非得一口氣讀完否則不快意或者就此放下了不再拿起也是有的。 這本書是這位著名作家最不出名的一本,甚至他的百度上連篇累牘介紹了哪些分別寫于哪一年,都沒有提到這一本。 但我覺得,寫的也很精致,很入骨。 把淋漓的白骨和香軟的荔枝放在一起寫。 妃子笑了,為這一笑,多少人出力,多少人出錢,多少人出智謀,多少人出命。 中午讀完本來也正好寫些評價。我想找去年同時期差不多我寫的那個荔枝香的廣告。 但是我沒找到。以前那個手機里存了最終版本和其他很多東西,自從它丟了我靈魂和精神似乎都少了一部分。 這也是為什么我對這本書這么感興趣, 一個偶然,把我跟荔枝牽扯上了關系。 而這本書的名字直接撞進了我的心。 于是,我跟著這本書去看了大唐官員眼里的荔枝。 荔枝的清甜不是重點,這本書的重點在于小人物的苦與樂。 正史一句話,實際上,千萬人腦筋在動,萬萬人跑斷了腿。 人們太過于關注歷史上兩位著名情侶的愛情故事。 但是,他們的愛情遠遠不是最重點。人們喜歡關注歷史上的愛情分分合合,就是愛八卦的人類天性。人們沒關注的歷史小人物才是大幕后的精密儀器,也是任何時代下的你我他她它。 中午思緒滿滿,現(xiàn)在倒是忘了不少。 當時太想找到之前寫的關于荔枝的那篇。還淺淺排了版的。不知道為什么沒發(fā),我記得應該是發(fā)了。但是只找到了櫻花的。寫的很差。當時寫了三版,還問大家更喜歡哪一版,真不知道怎么有臉問的。 當時就是為了寫而寫,沒內(nèi)核,沒意義,沒筆力就算了,辭藻都那么清淺寡淡,毫無美感和內(nèi)涵。 現(xiàn)在想想,雖然寫的荔枝那篇,立足點在貴妃吃荔枝當時,雖然有聚焦具體內(nèi)容。不過寫的也就是畫面。雖說畫面難得,但是意義和能引起人思考更難得。 所以,仍然是拙作,盡管我已經(jīng)找不到了。 本書,書名為荔枝,求的是荔枝,為的是荔枝,可是寫的卻不只是荔枝。 重點不在荔枝究竟有多香甜。也不在于其中諸多算計。而在于人。 重點在于善良不懂為官之道但是貴在真誠的李德善,在于老道但是也義氣的韓洄,在于悲憫多思有才的杜子美,在于單純?yōu)⒚撚赂铱煲獾陌?,在于豪爽機敏處事周全的胡商蘇諒…… 單純寫人也沒意思,在不同的歷史背景下寫人,這人才立體,才可愛,才豐富,才饒有趣味,才值得讀。 這對于作家的歷史知識以及各種很雜的知識都有很高的要求。很多語言也很新穎,古人也在說現(xiàn)在的一些語言,仿佛打破了時空的次元壁。有趣且也需要不斷吸收現(xiàn)在的知識。 所以,我才發(fā)現(xiàn),好的作家不僅僅要懂人性,這本身就很難,不僅要筆力見識,也要無數(shù)的知識,不斷的學習。 只是后記,你就會發(fā)現(xiàn)作者到底讀了多少書才能寫出這么一篇不算長的文章。 有考究不簡單的東西往往耗時。讀者三四天讀完了,但是意猶未盡才能體現(xiàn)出作者耗時的意義,讀完也就完了的,就缺乏內(nèi)里的支撐。 我倒是覺得,這本值得反復讀。 雖然我不知道我會不會。但是之前我想這么做,因為它值得。 為博妃子一笑可能失個幽州,可能傾覆阿房宮,可能集舉國之力送兩壺荔枝。 與此相比,小人物的快樂不必如此大動干戈,讀讀書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