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垮掉的一代”,魏晉南北朝名士當算頭一批

“垮掉的一代”,這詞來自西方,始于二戰(zhàn)后,由杰克.凱魯亞克率先提出,就是寫出《在路上》的那位作家。
?
這一代,生于撕裂重建的戰(zhàn)后,了解戰(zhàn)爭的殘酷,成長于經(jīng)濟蓬勃發(fā)展的大時期,反感于傳統(tǒng)文化的束縛,物質(zhì)不缺,唯獨精神缺缺。所以,總是需要刷一點存在感的。
這一代,以放縱不羈為馬,身披擺爛踩屎大披風,手舉九尺破云大刀,朝著正統(tǒng)文化開戰(zhàn),試圖沖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隨后的幾十年,垮掉的一代成為新興文化的沃土,從中演化出嬉皮士文化和搖滾樂。
伴隨著“垮掉的一代”的,向來負面的聲音多于正面評價。
無他,這一代人,無視禮教,厭倦正途,拒絕一切正常化的生活模式,吸毒、縱欲,無所顧忌,外表放浪狂野,內(nèi)心單純無助,像是一個個在懸崖邊奔跑的孩子,卻沒有人能夠抓住他們。
只能是累了,倦了,才會自己走回來。
說起來,遙遠的中國曾經(jīng)有一代人,過得比他們還恣意放縱,當算是開山祖師頭一批。
我們把目光轉(zhuǎn)回一千八百年前的中原大地。
那時,正值魏晉南北朝時期,中華歷史上漫長的大分裂時代。兩百多年里,五胡亂華,十六國割裂,戰(zhàn)亂紛飛,百業(yè)凋零,民不聊生。
有那么一些人,生于士族,心有壯志,卻不甘與狼共舞,索性醉生夢死,放浪形骸。
而一切的源頭,要從曹丕逼宮奪權(quán)開始算起,因為從根子起,便是錯了。
?
東風惡,君恩薄,一懷愁緒,百年離殤。
錯!錯!錯!
?
二、玄學(xué)
之前關(guān)于茶文化的那篇里曾講過,南北朝時,茶在文人修道問仙的風潮下,開始作為一種飲料獨立存在,在文人的推動下,以一種精神文化現(xiàn)象與人民的精神需求開始建立聯(lián)系。
事實上,那個時候,茶并不是主流,符水反而比它更得到文人青睞。象征著修道玄學(xué)的符水,曾經(jīng)也在這個時代大行其道過。
為什么這個時代如此執(zhí)著于修仙問道,醉心于玄學(xué)清談。
因為,這個時代,儒家學(xué)派崩塌、道德評判退隱,文人們反感于儒家的咬文嚼字、裝神論鬼。儒家早已成為了篡位者粉飾顏面的遮羞布,忠孝仁義成了小人的日拋面具,自然遭到了士人唾棄。
家棄章句,人重異術(shù),玄學(xué)老莊,得到前所未有的發(fā)展。
頻繁的戰(zhàn)亂導(dǎo)致民不聊生,強權(quán)當?shù)酪l(fā)政局混亂,有志者無處安排的宏圖啊,難以言表的壯志啊,只能寄情于玄學(xué)清談,埋首于鬼神亂力。(佛教從后期開始,逐漸流行于民間,方興未艾。)
借著玄學(xué),可以遠離俗務(wù),超脫世外,于精神上獲得片刻寧靜。
?
淡淡流水,綸胥而逝;汎汎柏舟,載浮載滯。
微嘯清風,鼓檝容裔;放櫂投竿,優(yōu)游卒歲。
?
?
三、五石散
五石散,由前人張仲景兩個藥方合減而成,原是為了強身健體,沒想到被何晏開發(fā)出了新的用途。就像現(xiàn)代的小藍片,原本是為了心,沒想到卻治得了根,意外得到了新的功效。
五石散,成了魏晉南北朝名士的小藍片,閑著沒事嗑一嗑,朋友聚會嗑一嗑,精神百倍,顏色清麗,神清氣爽乎。
當然,是藥三分毒,嗑藥嗑死人的情況也是有的。所以,需得發(fā)散藥效,喝熱酒,快走,穿寬大的舊衣,稱為“行散”。穿著舊衣嘛,又不注意衛(wèi)生,難免虱多上身,“捫虱而談”就是這樣來的。
同時,嗑藥還會有副作用,脾氣暴躁易怒,個性爆裂如火,神志時醒時癡。
嵇康、王羲之、謝道玄也嗑藥,后人紛紛群起仿效之。
于是,不著篇幅的名士越來越多,灑脫隨意、自在瀟灑代替了原本正襟危坐的士大夫形象,喜臥就臥,愛躺就躺,越發(fā)沒了正常模樣。
這樣的生活轉(zhuǎn)變也給他們?nèi)粘P惺碌男聵?,自由,隨性、放蕩、超脫。
?
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
四、長嘯
阮籍作為“竹林七賢”之一,精神領(lǐng)袖,想要獨善其身、超脫世外,很難。
所以,臥榻長做酒鬼,好過濁世清醒。
長嘯,至漢始,及隋終,是文人名士喜愛的一種發(fā)聲方式,必得是孤身長望時仰天長嘯,于山間幽谷,觀明月清風,凌絕峰望遠,望友人來訪。
寂寞的時候,嘯一嘯。
高興的時候,嘯一嘯。
發(fā)狂的時候,嘯一嘯。
總之就是,想嘯就嘯。
阮籍嘯了,不僅孤身時嘯,筵席庭樂時,也敢嘯。雖然,那時,以面尊者長嘯為諱。
阮籍可不管那么多,酒酣人醉時,于大庭廣眾之下,公然對著司馬昭長嘯。這是挑釁,亦是不尊,司馬昭居然受了,也是愛得深沉。
?
天地解兮六合開,星辰隕兮日月頹,我騰而上將何懷?
?
五、酒癡
狂,是魏晉名士的名片;酒,則是他們的日常。
阮籍愛酒,劉昶愛酒,阮咸愛酒,王戎愛酒,嵇康愛酒。
這個時代,不喝酒的名士寥寥無幾,心中壘塊,須以酒澆之。
要說嗜酒如命,劉伶當算上一個,“鹿車荷鍤 ”,醉死何處葬于何處,便是他說的。
劉伶嗜酒如命是出了名的,世間留下的故事大多與酒有關(guān)。
裸奔的他,面對眾人驚恐不定的小眼神,淡然道“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裈(kun)衣,諸君何為入我裈中,既入了,又怎生的羞來”。奚得一眾人等不知進屋好,還是退去好,劉伶執(zhí)酒一笑之。
還有一位出名的愛酒人士,那就是陶潛。陶淵明彎不下腰,事鄉(xiāng)里小人,所以,他罷官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就此隱居。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六、人物
身負“貌若潘安”美名的潘岳知道,原來男子美到極致,也是種負累,可惜他的美曇花一現(xiàn)就死于政治斗爭。
“鶴立雞群”的嵇紹,父親被司馬昭所殺,他卻是為了保護司馬昭的孫子身死帝側(cè)。
“東山再起”的謝安,不知聽到“舊時王謝堂前燕”會作何感想。
“卿卿我我”的王戎夫妻大概沒想到,日常而已,竟被后人當做了恩愛典范。
“聞雞起舞”祖逖的“擊楫中流”,豪言壯志,奈何時不利我,這是一次悲壯的進軍,有去無回的絕路。
別忘了,還有顧愷之和王羲之。
他們頌山川之美,嘆自然之法,詠世間萬象,唯獨少了人。
因為,于世間作惡的,便是人。
魏晉風骨,不在形,而在骨,后人不知,皆作放浪,誰知其心中之苦。
?
孤鴻號外野,翔鳥鳴北林。
徘徊將何見,憂思獨傷心!
?
?
七、結(jié)語
這是一個混亂的朝代。
今朝不知何處去,哪管明朝與誰傍。
若論魏晉南北朝能有多亂?
從曹丕奪權(quán)稱帝開始(公元220年),魏朝短短45年時間,走馬燈似的上任了5位皇帝。
至于晉朝,從司馬炎把魏元帝趕下龍座開始(公元265年),兒媳婦在其身死后,玩弄權(quán)術(shù)遭反噬,直接導(dǎo)致長達十六年之久的“八王之亂”。
到東晉時,司馬睿于建康稱帝(公元318年),江北舊土被匈奴、羯、鮮卑、氐、羌瓜分殆盡,大大小小十六個國家,史稱“五胡亂華”,至隋方休。是以,東、西晉以南北朝統(tǒng)稱。
這是距離我們一千八百年的時代。
這是帶給我們美學(xué)和痛感的時代。
這是垮掉的一代,他們放縱、不羈、無視禮教、隨意灑脫。
這是純粹的一代,他們敏感、脆弱、憤慨亂局、無力擺脫。
也是風骨的一代,不裝、不屑、心無所依。
也是超脫的一代,虛無、浪蕩、不憤不悲。
于苦難中沉醉,
于亂世里焦灼,
身如焦土,滿心灼烈盡力掩飾。
心若蓮蓬,滿腹蓮子無處釋放。
?
本文由豆兒彭原創(chuàng),喜歡的朋友點關(guān)注,帶你一起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