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的用處
曾有人問我,讀書后都忘了,怎么辦? 讀書,是為了看別人是怎么理解這個世界的。每一次閱讀,都是一次對話。就像與一些高人交朋友,每天跟他們相處,不管你是否記得,他們都會影響到你。 蘇軾說: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書的人和常年混跡酒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讀書多了,能形成獨特的氣質(zhì),比如文質(zhì)彬彬、溫文爾雅、浩然正氣、器宇軒昂、正如曾國藩所說的:“人之氣質(zhì),由于天生,很難改變,唯讀書則可以變其氣質(zhì)。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讀書可以變換骨相?!币驗槟忝刻於寂c古今中外的高人進行思想交流,時間一長,氣質(zhì)自然就變了。 特別是五十歲之后,你是滿臉風(fēng)霜戾氣,還是溫文爾雅,一眼就能看出來,靠近就能感受到,它是一種氣場。 閱讀這條路,一旦走上去了,想一直淺薄下去,也挺難的。除非,你一直看的都是些粗俗不堪的內(nèi)容。 其實,讀書的好處,誰都知道,特別是咱們這個民族。但就像鍛煉身體一樣,知道不代表做到。 所以,跟我一起來讀吧,哪怕一年只啃一本《孫子兵法》,也足夠自豪。如果沒有這個契機,可能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去碰。 讀多了,習(xí)慣就養(yǎng)成了。 讓孩子愛讀書的最好方式,是父母也愛讀書。孩子不會按照
父母想的那樣長大,而是會按照父母本身的樣子長大。玉樹臨風(fēng)、風(fēng)度翩翩等等。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