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刀科普:M1刺刀

M1刺刀(英語:M1 bayonet)是一款為美國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而研制并在1943年生產的刺刀,亦是M1905刺刀的刀鋒縮短型。M1刺刀具有254毫米(10寸)的刀鋒和裝有101.6毫米(4寸)的黑色模制塑料握柄。


類型 刺刀
原產地 美國
服役記錄
服役期間 1943年—
參與戰(zhàn)爭/沖突? ?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1950年朝鮮戰(zhàn)爭
生產歷史
研發(fā)日期 1940年代
生產日期 1943年—
基本規(guī)格
長度 355.6毫米(14寸)
刀鋒長度 254毫米(10寸)
刀鋒類型 矛點
刀鞘/套管? M3刀鞘,M7刀鞘
概述
1943年以前,所有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和M1903“斯普林菲爾德”步槍都在使用M1905刺刀和M1942刺刀(后者為收藏家對于黑色模制塑料握柄的M1905刺刀的非正式編號)。
1943年,美國陸軍意識到較短的刺刀的實用性,因而決定將M1905刺刀的刀鋒縮短至254毫米(10寸),并且盡可能的召回了前線的M1905(和M1942)刺刀,將它們的刀鋒切短成一定尺寸,然后重新發(fā)配部隊。這些經過縮短的M1905刺刀被重新編號為M1905E1。
當證明這種長度足夠而有效時,美國陸軍還推出了一款新型的M1刺刀,該刺刀專門為用于M1“加蘭德”而設計。M1刺刀的刀鋒長達254毫米(10寸),握柄則是101.6毫米(4寸)。
在歐洲戰(zhàn)區(qū)以上,這些經過縮短和全新的刺刀表現(xiàn)都良好,在當時罕見的上刺刀行動當中,它們與安裝在毛瑟Kar98k步槍以上的德國S84/98 III式刺刀所使用、長達93?4寸的刀鋒相互匹敵。但是,在太平洋戰(zhàn)區(qū),日本人在已經很長的有坂步槍(Arisaka rifle)以上采用了刀鋒更長的15.75寸(400毫米)、刃狀的三十年式劍型刺刀,這導致許多美軍士兵保留了刀鋒較長、而且未經改裝的M1905刺刀以穿越它們。
刀鞘
M1刺刀配用的是M3刀鞘和M7刀鞘,兩者都具有玻璃鋼主體和金屬鞘喉,并且配有用以固定在彈藥帶以上的鉤子;而后者除了將鞘身縮至與M1刺刀的刀鋒相同的254毫米(10寸)以外都相同。
結束了,福利

點個贊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