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原因在于干細胞?美國科學家成功逆轉骨骼衰老,促進再生

隨著年紀增大,骨質丟失、骨骼脆性增加,使得老年人容易出現(xiàn)摔倒后骨折,且斷骨不易愈合,多少老年人因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離世,眾所周知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就是因髖部骨折離我們而去。
引發(fā)骨骼衰老的原因多年來一直不是很清楚,直到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團隊最終揭開這一謎題,直指骨骼衰老的原因在于骨骼干細胞的衰老,并且找到了逆轉骨衰老的因子,成功在老年小鼠身上實現(xiàn)骨骼再生,該成果于2021年8月11日發(fā)表于頂級期刊Nature上[1]。

“生機勃勃”的骨骼
骨骼支撐起我們整個身體,保護內臟器官,是身體中最大的“鈣庫”,也是骨髓造血的場所。骨骼不是大部分人想象的,鈣質堆積的無生命的器官,隨著時間流逝,像風吹日曬的巖石一樣被侵蝕、衰敗,實際上,骨骼長期處于一種骨生成-骨吸收的代謝平衡之中,新骨生成伴隨著舊骨吸收,使骨組織不斷更新[2]。

骨髓作為造血的場所,各種骨細胞與造血細胞“參與彼此的生活”,骨衰老的發(fā)生,勢必會對造血干細胞產生影響,如隨著年齡增長,紅骨髓逐漸被脂肪細胞取代成為黃骨髓,抑制造血功能,骨髓基質細胞分泌的營養(yǎng)因子減少,引起造血干細胞向髓系細胞分化增強,淋巴細胞分化減少,髓系/淋巴細胞分化的不平衡正是造血干細胞衰老的表現(xiàn)之一[3]。

圖注:CT掃描,隨著年齡增大,骨密度下降
衰老引起骨骼干細胞功能下降
骨骼干細胞通過自我更新,源源不斷生成新的細胞,同時向成骨細胞分化,促進骨質新生,在骨骼發(fā)育和骨損傷修復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為了探究衰老過程中,骨骼干細胞功能的變化,研究人員通過骨折模型來檢驗骨骼干細胞再生能力。利用Actin-Cre“彩虹小鼠”,使細胞帶上不同的熒光,由同一個細胞(通常是干細胞)分裂而來的子細胞,熒光是一樣的,根據新生細胞的數(shù)量,形成不同大小的熒光團,證明干細胞的克隆再生能力。我們觀察到,24月齡的老年鼠骨骼干細胞形成的克隆團更小,再生能力明顯不如2月齡的小鼠,且骨折斷端的干細胞數(shù)量也更少。

圖注:2月齡和24月齡小鼠股骨中段骨折斷端熒光成像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將骨骼干細胞從2月齡和24月齡小鼠骨骼中分離提取出來,移植到2月齡的免疫缺陷小鼠的腎包膜下,觀察這些骨骼干細胞形成新生骨的差異。4周后,他們觀察到24月齡小鼠的骨骼干細胞相比2月齡的,新生骨更小,礦物質沉積也更少,而且骨吸收活動很旺盛。
同時還證明,移植到一個年輕的環(huán)境,并沒有改善衰老的骨骼干細胞的功能,提示骨骼干細胞的衰老是因為自身的衰老,改善它周圍的環(huán)境并不能對干細胞造成影響。

圖注:2月齡和24月齡小鼠骨骼干細胞移植后形成新生骨大小
但研究人員仍不死心,為了更進一步確認微環(huán)境對骨骼干細胞的影響,研究人員通過手術將衰老小鼠與年輕小鼠“連”在一起,形成連體共生,實現(xiàn)血液循環(huán)互通,這樣一來年輕的血液就能進入衰老小鼠,“滋潤”衰老的骨骼。

遺憾的是,年輕的血液并沒有使衰老的骨骼干細胞恢復年輕,再次說明骨骼干細胞的衰老主要源于細胞自身內在衰老,降低血液循環(huán)中的衰老因子并不能逆轉骨骼干細胞的衰老。
不僅如此,衰老的骨髓環(huán)境,還要反過來影響年輕的造血干細胞,將2月齡小鼠的造血干細胞移植到24月齡小鼠體內,造血干細胞表現(xiàn)出向髓系細胞分化的趨勢,意味著進入衰老狀態(tài)。
“雙管齊下”,逆轉衰老
既然改善衰老的微環(huán)境(即移植到年輕小鼠,年輕的血液)已經不能逆轉干細胞衰老了,研究人員決定從骨骼干細胞自身“根源”去尋找逆轉骨骼衰老的線索,通過對不同年齡段的骨骼干細胞進行基因表達分析,發(fā)現(xiàn)隨著衰老,骨骼干細胞分泌破骨細胞成熟因子CSF1增多,而促進骨軟骨再生的因子TGFβ分泌減少,當骨骼干細胞再生能力低于破骨細胞骨質吸收能力時,骨質代謝失衡,出現(xiàn)衰老相關骨質疏松表現(xiàn)。

圖注:年輕的骨骼干細胞分化為成骨細胞,是骨新生和骨折修復的關鍵。衰老的骨骼干細胞分泌CSF1增多,促進破骨細胞骨吸收活動,影響骨新生,破壞骨質
CSF1增多導致骨吸收增加,TGFβ降低導致骨新生減少,針對這兩條通路雙管齊下,研究人員最終發(fā)現(xiàn)了逆轉骨骼衰老的“配方”——BMP2聯(lián)合CSF1拮抗劑。
BMP2作為TGFβ家族中的一員,具有促進骨骼干細胞向成骨細胞分化,誘導骨、軟骨生成。事實上,已經有很多人體臨床實驗報道BMP2在骨折部位局部應用有助于骨損傷修復[5],美國FDA在2002年批準BMP2(INFUSE, Medtronic)在脊柱融合術中的應用,它的臨床效果非常顯著,但也帶來了高昂的費用。

除了BMP2之外,針對衰老引起的破骨細胞活動增強,研究人員還加入抑制骨質吸收的CSF1拮抗劑,對衰老骨骼的再生修復更是如虎添翼。
向24月齡衰老小鼠骨折斷端注射含有“BMP2+CSF1拮抗劑”的水凝膠,就能夠使24月齡的小鼠像2月齡的小鼠一樣擁有高效骨折修復能力,且骨折斷端的骨骼干細胞克隆再生能力和成骨能力都增強。

圖注:2月齡小鼠和24月齡添加不同因子的小鼠骨折斷端10天后修復情況
此外,“BMP2+CSF1拮抗劑”不僅“治標”還“治本”,它成功逆轉了骨骼干細胞衰老相關的基因表達,使得成骨、成軟骨相關的基因整體表達上升。
綜上所述,該研究最終結論為:局部、短時間應用“BMP2+CSF1拮抗劑”能夠激活骨骼干細胞功能、促進骨新生,同時抑制破骨細胞骨吸收,使衰老的骨骼煥發(fā)生機,擁有年輕的骨骼的修復功能。
時光派點評
讓老年人像年輕人一樣實現(xiàn)高效骨折修復,縮短住院時間和臥床時間,避免長期臥床帶來的并發(fā)癥,不僅減輕老年人的痛苦,也減輕了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這項研究揭示了骨骼衰老根源在于骨骼干細胞的衰老,針對干細胞衰老,應用BMP2+CSF1拮抗劑逆轉干細胞衰老,從而促進衰老骨骼的再生修復。
只是小鼠與人類骨骼干細胞的調控可能有所差異,“BMP2+CSF1拮抗劑”適不適用于人體,能不能進入到臨床應用,需要科學家們進行充分考量比較后,才能真正造福老年人群。
—— TIMEPIE ——
不想錯過延壽前沿精彩內容?
那就點進時光派主頁關注吧!

參考文獻
[1]Ambrosi, T.H., et al., Aged skeletal stem cells generate an inflammatory degenerative niche. Nature, 2021.
[2]Boskey, A.L. and R. Coleman, Aging and bone. J Dent Res, 2010. 89(12): p. 1333-48.
[3]Zhang, L., et al., 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aging in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and their niches. J Hematol Oncol, 2020. 13(1): p. 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