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江湖
日常 | 金庸的江湖
2020-02-17
最初金庸以為儒學(xué)是大道,于是他寫了《射雕英雄傳》,塑造的是儒式俠客,后來他覺得儒家不是終極,于是研究了老子與《道德經(jīng)》,以為道是可以解決問題,寫了《笑傲江湖》,后來他又研究佛法,感覺佛法才是終極歸屬,寫了《天龍八部》,一直到了封筆,金庸才突然悟道,一切大道,萬法不過是紅塵而已,寫了他的顛峰之作《鹿鼎記》。
金庸雖然拿了很多國外的獎?wù)?,但是他的小說卻很少被翻譯出外文,畢竟他的小說大部分都是中國文化的底蘊(yùn),這是慢慢學(xué)習(xí)的結(jié)果;
虛竹的北冥神功來自《莊子·逍遙游》;
全真七子的天罡北斗陣,偷師《易經(jīng)》;
張翠山的武功“銀鉤鐵畫”,從書法中得來;
段譽(yù)的凌波微步,源自曹子建的《洛神賦》;
楊過的黯然銷魂掌,取自江淹的《別賦》中那句“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

《連城訣》中有唐詩劍法,招式即詩句;《俠客行》里的武功秘籍,更是來自大詩人李白的詩作: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魯迅評《紅樓夢》,說經(jīng)學(xué)家看見《易》,道學(xué)家看見淫,才子看見纏綿,政治家看見排滿,流言家看見宮幃秘事。而實際上,很多人看金庸小說也是如此。
而金庸小說里面的人物,往往反派都很有個性,言出必行,感覺行為端正,而正派卻永遠(yuǎn)沒有正派的樣子,最典型的張無忌卻是最大的花心大蘿卜!
————完————
笑古笑今,笑東笑西笑南笑北,
笑來笑去,笑自己原來無知無識。
觀事觀物,觀天觀地觀日觀月,
觀上觀下,觀他人總是有高有低。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