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林斯頓大學offer,來自,五角場旁的某個學校

基本背景:
本科專業(yè):上海五角場旁某個拉著學生刷早鍛的學校,金融學+數(shù)據(jù)科學
三維:Finance系2+DS系5,G 332+4,T 109
實習:買方量化私募2段+賣方金融科技公司1段
訪學:UPENN
去向:Princeton Master in Finance
其他錄?。篊olumbia MFE,MIT 金融,CMU MSCF等
申請中最大的感觸就是這是一個系統(tǒng)性工程。感謝所有在申請過程中給予我真誠和無私幫助的老師、實習的老板、學長學姐和同學們。
當然,需要特別特別感謝我在世畢盟的培訓師和神仙mentor。我的培訓師L老師超級耐心,基本秒回我的所有信息,而且在申請的問題上都能提供專業(yè)、有幫助的回答。
我的神仙mentor是一位被Stanford ICME和Princeton MFin都錄了的清華超級大佬,人美聲音好聽又溫柔又聰明啊啊啊啊啊,而且人還特別nice。我覺得mentor給我的最大幫助不僅僅是申請細節(jié)上的,更是想法和視野上的,在對業(yè)界的了解、看問題的深度、處理問題的老練程度等方面mentor都比我強了太多,這也是我從mentor處學習了很多的地方。
英語:
大四上申請季還在考英語是對自己的一種懲罰。
實習+科研:
實習和科研是了解就業(yè)市場和學界的絕佳機會。在實習中可以探索自己的興趣點,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和適合做這個職業(yè)。因為在探索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如果不喜歡做一份工作,后半生都要做這個工作真的是太痛苦了,不如躺平。
另外每一份實習都需要有收獲,而不是單純地“刷實習”。實習最能學到的就是technical skills了,還有對市場的理解,還能認識不同背景的一起實習的小伙伴。
我很幸運在三段實習中都遇到了非常非常好的老師,他們在工作上給了我一定自由度、給予我及時而專業(yè)的反饋和指導,也在關于業(yè)界和職業(yè)生涯的問題上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訪學:
大三上的時候我去了賓夕法尼亞大學交換。在那段經歷中,我覺得對申請可能有幫助的一個點就是,可以把自己平常不敢學的課(誰會和數(shù)院大佬們搶A呢)在UPENN學。比如說我在沃頓商學院學了一門數(shù)理統(tǒng)計(Mathematical Statistics),老師課程設計合理,講得也非常好,聽馬老師的課就是一種享受。另外我覺得更重要的是在交換過程中看看自己是否真的喜歡這種在國外的生活。
在美國交換的時候還可以多出去玩,反正實習簽又拿不到還不如做干飯人。
推薦信:
推薦信方面我開始聯(lián)系的有一些晚了,大四上才給好幾位之前上過課的老師發(fā)郵件,同時和實習的導師聯(lián)系。一方面我建議大家提早聯(lián)系老師,并且一定要聯(lián)系熟悉的老師,保證能拿到老師的強推,同時也要注意老師的要求,例如推薦信數(shù)量的上限、先確認愿不愿意給推薦然后再發(fā)過去鏈接等等。
文書:
文書在碩士申請中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不必說某些項目沒有面試直接發(fā)decision(例如Stanford的一些項目),即使是有面試的項目文書也是通過初篩的重要依據(jù),文書一定要請許多厲害的學長學姐/老師/實習的老板幫忙修改,保證結構上、表達上、技術細節(jié)上都沒有問題,不同背景的讀者能提出不同的、很有價值的修改意見。
CV是大學四年一直都在積累的,平時找實習套磁都會用到,不是最后臨時趕出來的,所以申請季基本也沒有改動太大。
面試:
Princeton面試之前,我保證每天至少把所有題目自己錄一遍,一般在2h左右,要相信認真準備一定有回報。
個人相信MFE申請技術面與業(yè)界的實習面試接軌會是一個趨勢,普林金融今年已經讓申請者們幫忙測題,就是線上編程與數(shù)學類的選擇題,不知道明年會不會增加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
關于世畢盟:
由于專業(yè)背景相同,mentor在科研、實習、課程方面的經驗都直接適用于我,我因此非常感謝世畢盟在分配mentor時的細心安排。不過令我最驚喜的是,mentor對我的幫助不僅僅是為了申請學校,而是著眼于整個未來的職業(yè)發(fā)展。申請并不是終點,只是整個職業(yè)生涯的一個中轉站。每當我面臨選擇猶豫不決時,我的mentor都會用長遠的眼光幫助我分析利弊,抓住主要矛盾。
我的培訓師L老師真的有如我私人秘書一般,有問必答,隨問隨答。作為一個重度焦慮癥+強迫癥患者,在申請季最忙的日子里,交給培訓師的事情都很放心、很安心。無論是關于申請金工的普遍問題,還是極為個性化的例如網申系統(tǒng)中一個pdf文件命名的小問題,培訓師都竭其所能給我提供幫助。世畢盟在申請金融金工方面的資源是非常充分的:各個MFE項目都有好幾年很詳細的面經,今年感覺壓中了許多面試題。
留學只是生命中很短暫的一環(huán),拋開所有的留學經驗、申請技巧,最終要的還是自己最喜歡做什么。如果已經決定將未來二三十年的時間投入這個領域,那么早一年還是晚一年申請到好學校/直接讀書還是先工作再讀書,其實我感覺也沒有那么大的差別。
現(xiàn)在回顧我這3年多在金工道路上的奔跑,最后到底有幾個offer、去了哪個學校,也許并沒有那么重要。我最難忘的也是最應該感恩的,是一路走來被我“問煩了的“學長學姐們、我身邊一起焦慮一起吐槽的朋友們、以及世畢盟的神仙mentor和培訓師L老師對我一直以來的付出。若干年后,在我記憶中浮現(xiàn)的,將會是大三交換時跟H學長和Z同學的深夜暢談,是L學姐、H學長對我找實習的無私相助,是我的mentor在十分忙碌時還跟我語音的耐心,是學長學姐們幾年如一日地解答我各種問題、幫我修改文書的關照……在最美好的年華遇到你們,是我的幸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