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 | 既然我們有上帝視角就該學著旁觀者清
最近在看一個電視劇,大家既然能點進來看我在這里表達觀點,自然也知道我說的是哪一部電視劇,多半也看了不少吐槽這部電視劇的文章或是視頻,有的人真的自己去看了這部劇,有的人可能就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去看。
當然看與不看也沒那么重要,它確實只是一部電視劇而已,有人喜歡就肯定有人不喜歡,不同的人肯定對此都會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就我個人而言的看法,我看的挺樂呵。
當然它不是一部多么值得推崇值得獲獎值得教育觀眾的電視劇,它里面也有不少的漏洞,我熟悉的行業(yè)的還有我不熟悉的一些行業(yè)的內容,專業(yè)的東西我不好去評說,畢竟我沒有對此有過什么深入的探索和了解,畢竟這對于我來說就是一部電視劇,我也沒有那個精力去對一個影視作品進行深入的考究,但它作為一個正常的電視劇一個正常的故事,是真的沒有一些人所說的爛到極致,甚至是什么上半年爛劇榜首之類的評判。
不至于,真的不至于。
我能理解一部分人做出這樣的評價,是因為真的很氣憤真的很不能接受故事里的人物和劇情,因而說它是一部爛片,但其實在我看來真正讓我們氣憤的是這樣的人和這樣的事,但作為一個故事它本身是完整的,也是在它的主線上進行的,并沒有脫離軌道,也沒有離經叛道。
當然大家討厭其中一些不好的行為觀點是對的,全民主流的喜好代表著我們主流的價值觀,代表著我們所追求的事真善美,但這不能讓我們變成一個看不了假惡丑甚至到了一種只是看到了一個故事里出現(xiàn)了一個這樣的人物或者劇情,就想要把這個故事撕碎的人。
我看到的一些對于該劇吐槽的言論,大多是針對以下幾點,男主人設不行人品極差,女主吊兒郎當不像個樣子,師父師娘的很多行為很幼稚很失智,故事中的很多邏輯關系存在問題,對部分職業(yè)有抹黑嫌疑。
我曾經看過這樣的一段話,在故事創(chuàng)作中,會成長的角色才是有血有肉的角色,會變化發(fā)展的劇情才是會引發(fā)人感觸的劇情。
這個故事里的每個人都只是人而已,他們有的年紀大一些有的年紀小一些,有的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的在艱難中拼命掙扎,他們有他們的閃光點,自然也就有性格上的缺陷,習慣上的缺點,人無完人才真實,在經歷的過程中成長才有厚度。
我們?yōu)槭裁凑f有的角色會很臉譜化,因為他的某種行為或者某些話,甚至她的所有行為所有話都是為了某一種或好或壞的人設而服務的,怎么讓角色擺脫這種片面,生硬,就是成長,角色的成長能讓一個角色有厚度有高度,能讓角色真正的立起來。
故事還沒有大結局,但我相信同樣的事情,開頭時的孫頭頭和結尾時的孫頭頭一定會有不同的看法和做法,相反同一個時期的孫頭頭面對不同的情景也會有不同的反應,就比如現(xiàn)在劇情所到達的程度,現(xiàn)在的孫頭頭,再面對送餐撒謊的這件事,她還會像之前那樣做嗎?
不是這兩種做法孰好孰壞,而是一個人物成長了,她看待事情的角度和高度也會不同。
為什么任天真一開始會對那樣一個無關痛癢的謊言反應如此巨大,因為他的餐出現(xiàn)了問題,因為在他的認知里一個撒謊的人就不配讓人尊敬或者說不配讓他平等地對待,當這兩件他都不能理解不能忍受的事情發(fā)生在一起的時候,他生氣是合乎情理的。
后面我們也看到任天真是家里一脈單傳的獨生子,是身邊人寵著捧著長大的人,在他不經意之間他已經習慣了別人對他的好,別人去幫他承擔責任,所以在孫頭頭替他背鍋的時候他沒有站出來我覺得在他的角色人物里,很正常,甚至這件事他都從來沒有考慮過可能是不應該的或者說是需要感恩的。
那他在故事中第一次承擔自己的責任是什么時候,偷采人參的時候。
為什么,因為這件事真正牽扯到了他的利益,關系到了他已經明確心意知道自己喜歡的人身上,甚至這個時候這個他喜歡的人已經被趕下山了,他知道這件事情有多嚴重,他也知道自己有多想要保護她,甚至替她來背鍋(雖然這里不是背鍋)。
說的嚴重一些我甚至認為他這個人物從這里開始學會承擔責任了,開始明白自己要有擔當了,這個時候也許在他的價值觀里撒謊頂包也不是什么不能容忍的事情了。很多人氣憤任天真把孫頭頭灌醉扔在公園的情節(jié),這種氣憤是應該的,因為這么做不對,但這是他這個人物會做出來的事,為什么這件事不是那個兒科醫(yī)生不是廣權做的甚至不會是劉長青或者劉長青的兒子做的,因為這些人都知道那種情況下把一個女孩子放在那可能會發(fā)生什么。
可是任天真不那么覺得,為什么,因為他是一個被嚴絲合縫保護的太好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孩子,他心目中能想象到的惡最惡能是什么樣,尤其在那個時候的他看來孫頭頭就跟個男人差不多,也許在他那個傻子一樣的腦子里,自己做的這件事最壞的結果不過就是孫頭頭著涼了生病了,僅此而已。
他傻嗎,真傻;討厭嗎,是真討厭。
可是從角色的角度來說這就是他能做出來的事,只有他能做出來的事,就好像他第一次給萌萌看病誤診一個樣子,他的人生受到的挫折太少了,他的人生見過的善與惡也太少了,如果他一輩子都是這樣子,那他也一輩子就是這樣子了。
可他這個人物也是在成長的,在經歷了第一次萌萌差點因為他誤診而喪命到第二次萌萌自殺身亡,他身上的變化在我看來是很顯而易見的,說到這也就說到他跟萌萌之間的關系了,我在看的時候也很討厭她倆在一起的那段時間,真的就是打心眼里反感,對待自己的病人真的需要這樣嗎,一個病人真的會像萌萌那樣嗎?
我想這大概是編劇和導演太想在這里體現(xiàn)出所有人都以為天真喜歡萌萌而用力過猛了,反而顯得這兩個人物一個渣一個茶,但說兩個人物本身,天真對于萌萌的情感大抵也在于對他自己經歷的一些緬懷,他是全家人的希望,他是在很好的照顧精細的規(guī)劃下長大的孩子,萌萌也是,而萌萌的經歷明顯要比他的經歷來的更壓抑更痛苦,他雖然活在所有人的規(guī)劃注視里,但他從不缺少陪伴,而他自己心底里向往自由的力量讓他去追尋刺激,喜歡一些極限運動來發(fā)泄這種憋屈。
萌萌也去追尋發(fā)泄了,可是后果卻和天真的完全不同,成年的邊緣未婚先孕已經是一件難以承擔的事情了,可是這件事如果真的只是懷孕,也許還真能成為她反抗家庭的第一聲炮響(當然我不是支持這種行為,現(xiàn)實中就算是要跟家庭對抗,也該要先保護好自己),可她是宮外孕,很危險甚至差點要了她命的情況。
接受完治療在她虛弱無助根本無法反抗的時候,家人為了保護她,使用了近乎囚禁的方法將她逼的精神錯亂,但精神錯亂不是傻,她只是沒有辦法待在那個讓她痛苦的環(huán)境里,她沒有辦法再繼續(xù)面對那樣的高壓,所以我回顧萌萌這個人物之后就發(fā)現(xiàn),她之所以偷玩平板啊之類的舉動,很多人覺得她是裝病,但其實只是說在任家她能真正的放松下來,她不是個傻子,能自己去開一家美甲店的高中生在放松的時候想要看看手機平板好像也不是那么的離譜。
當然明白這個人物之后我還是很不喜歡電視劇里她們兩個的劇情,因為真的是看著就是一個渣男一個綠茶的既視感,我真的帶入不了。
之前網上還有不少惡搞就是萌萌心機勾引想讓天真接盤之類的劇情,其實看了最新的預告,萌萌是沒活到那個時候的,整個劇情的介紹就沒有說萌萌有愛慕之心,我看到的就是依賴,當然角色呈現(xiàn)的有些用力過猛這個真的是讓人有點不太喜歡。
有人問萌萌存在的原因是什么,我的觀點可能比較冷血一些,但是作為故事的角度來看,她就是促使主角成長的一個人物,跟她相處的經歷以及她的死亡,對于主角性格的塑成,非常重要。
這就又回到我前面提到的會成長的角色才是一個有血有肉的好角色,試想如果一開始我們的主角們就像我們想象中的他們應該的那樣,那這個故事會怎么發(fā)展,這個故事甚至會毫無波瀾,如果人一出生就像是能夠知天命那樣的程度,那我們又為什么要在這世間經歷這么一遭呢?
人生就是會有遺憾,就是會有做錯的時候,就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選擇和看法,我們如果認識不到這一點,我們就沒辦法好好地接納我們自己,更遑論接納他人接納人生了。
有人很討厭師母,因為她冤枉頭頭的時候真的很不講理,但說實話如果換做是我媽,躺在那里快死的人是我,我不覺得我媽還能有什么理智在身上。
而我們之所以能夠高高在上的說哪個角色不好不對,無非是因為我們有上帝視角我們知道或者說我們大概能推斷出這個故事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所以我們會去鳴不平,會哭會怒會有各種各樣的情緒,但既然我們擁有上帝視角,才更應該學會旁觀者清,我們更應該明白這件事到底是怎么就變成這樣了,然后用我們從中思考出的一些道理,解釋我們的經歷和遭遇,為我們所用,才能真正去靠近我們想要追求的本真的東西,如果我們已經站在上帝視角了卻還是當局者迷,還只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而不愿意去想這個故事為什么會發(fā)展到這個地步,這個人物為什么會走向悲劇或喜劇,那我們大概也就永遠只能去追求本真,卻沒辦法去探索本真靠近本真。
既然有了做一次上帝的機會,又干嘛只是因為人間的一場雞毛蒜皮而那么生氣或開心呢,即便這是一個不怎么好的故事,甚至你覺得是個爛故事,可是這世上不是本來就有很多鬧劇嗎。
你可以選擇走過去不關己事,或者圍觀,或者站隊替某一邊發(fā)聲,又或者想想這件事是怎么回事并用思考的結果來武裝自己,畢竟在我們自己的人生里,多得是當局者迷,而破局,需要學會旁觀者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