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視與改變
總的來說,雖然過程中有沖突和困境,但結(jié)局是溫暖的。
故事中的兩位主角,Tony和Don,無疑是兩個對立面。身為白人的Tony,是夜總會的保安,能吃能打,在魚龍混雜的環(huán)境中游刃有余。能夠用一頂帽子換取一位老板的友誼,也算有勇有謀。而技藝精湛高朋滿座同時舉止文雅的鋼琴家Don,卻是一個在當(dāng)時飽受歧視的黑人。
兩人因為Don的州際巡演而相遇,Don需要一位善于變通的人來作為他的司機和助理幫助他順利的去充滿歧視的南部巡演,而Tony因為夜總會的翻修暫時失業(yè)需要找工作。面試的過程并不順利,一方面Tony對黑人是有歧視的,這一點在開始部分Tony扔掉黑人維修工用過的水杯就有所表示,而Don當(dāng)時的高姿態(tài)和額外的工作要求也加重了沖突,兩人不歡而散。但Tony的經(jīng)濟并不寬裕,為了房租要和人比吃熱狗,還把自己的手表典當(dāng)了,所以在Don再次來電之后他還是接受了這個工作。
在Don的巡演過程中,他遭遇了有各式各樣的歧視,比如需要住接待有色人種的酒店,晚上去酒吧會被白人毆打,西服店里不讓試穿衣服。而這些時候Tony都幫他一一解圍,在Tony的幫助下,演出一場場順利進行,Tony也在此過程中被Don的鋼琴和素養(yǎng)折服。兩人在路途中相互幫助,Tony在Don的監(jiān)督下變得文明,Don也被Tony影響變得隨和開朗。最后一場演出Don的拒絕和在黑人酒館的表演和剛開始的嚴肅高傲有了巨大反差。
在回紐約的路上再次被警察pull over,本以為又是被歧視的待遇,但卻是警察提醒他們爆胎了。離開時警官的一句Merry Christmas讓故事格調(diào)變得溫暖了起來,Tony家圣誕的歡聚和最后Don的到訪讓這種溫暖達到了頂峰。我很喜歡最后結(jié)局的這一部分,在展現(xiàn)了各種人種的歧視之后又添加了人性的溫暖,給人強烈的對比。